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普通本科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毕业生数据

3754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全国先进独立学院

●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

●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

●教育部——中软国际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深度合作伙伴

●教育部——凤凰卫视集团.凤凰教育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基地

●湖北五一劳动奖状

●湖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湖北省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湖北省平安校园

●武书连2022中国独立学院综合实力前50名

●中国民办大学和独立学院就业质量前100名

学院简介

学院国标代码:13238

湖北招生代码:C233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始建于2002年,是由湖北工业大学举办,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

【办学理念先进】

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奋斗目标,秉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产教融合、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锻铸“明德明志 力新力行”的校训精神。培养专业素质优良,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积极推进“432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专业核心+职业核心”的双核心能力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发展产教融合和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的办学新路。

【办学优势明显】

学院位于国家中心城市湖北省武汉市,地处风景秀丽的武昌南湖之滨,毗连湖北工业大学,学术氛围浓郁,地理位置优越,地铁直达,交通方便。

学院教学及生活设施齐全,师资与管理队伍精良,是莘莘学子明德修身、探求真知的理想殿堂。

学院各专业均配备高水平教学实验室,并共享湖北工业大学各类重点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图书馆等教学资源。

本院学生报考湖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同等条件优先录取;本院专升本专业丰富、计划充足,为在校学子继续求学保驾护航。

本院学生可直接参加湖北工业大学各类校园社团和科技文化活动。

本院学生与湖北工业大学共享校园人才市场资源,可获得更大的就业空间和高质量就业机会。

【基础设施完善】

学院占地面积千余亩,校舍面积30余万平方米,各类教育教学设施完备先进,学习、生活、运动条件优质齐全。图书馆自有纸质图书95.3万册,与湖北工业大学图书馆并馆运行。学院建有智慧教室、多媒体教室210余间,各类实验室110余间,其中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实验室36间。校园网覆盖校区并建有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学校全方位管理于一体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学生公寓标配双制空调、热水系统。学生食堂引进社会资源建设管理,食品安全可靠,条件一流,品种丰富,味美价廉。

【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全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拥有一支治学严谨、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60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占比55%以上,硕士以上学历的占比90%以上。近五年选派409人次教师“下企业”锻炼,“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0%以上。我院教师获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子线路课程授课竞赛全国一等奖;湖北省楚课联盟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大赛一等奖;青年教师团队获得德国iF设计新秀大奖;湖北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湖北省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暨优秀课程获三等奖等奖项,位列全省独立学院前列。学院通过聘请客座教授或企业导师等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产教融合深化】

学院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学院转型发展突破口,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平台。实施“借船出海”的产教融合战略,主动对接现代通讯技术、物联技术、大数据应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数字媒体、智慧财务等产业战略布局和人才需求,与国际化大公司---中兴通讯、中软国际、吉利汽车、凤凰传媒等进行校企深度合作,共建专业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学院获批“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教育部——中软国际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教育部——凤凰卫视集团.凤凰教育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等国家级平台,成为学院实施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标志性成果。学院还与东风汽车、黄鹤楼酒业、京东京邦达等120余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通过“一专多企”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同时围绕应用型师资培养、创新创业、应用型课程体系开发,强化校企师资融合,业已形成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优势互补的协同育人新生态。

【创新创业彰显】

学院通过构建“万-千-百”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搭建了“创业知识教育、创业思想集聚、学生创业实践、创业项目研发、科研成果转化、创业成果展示”于一体的多功能平台,实现职业能力系列课程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全覆盖。搭建以“创星杯”为主体的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特色平台,发挥“创星杯”品牌示范效应,着力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研究能力,以赛事为抓手助力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学院获批“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沁润,涌现出获得过湖北省大学生科研成果一等奖的王诗怡、国子学创始人费清天、“长江学子”创业校友从赛赛、“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青年创客向远飞等一大批创新创业学生代表。

【教学质量稳固】

学院以湖北工业大学“绿色工业”学科优势为依托,立足学院办学定位,以“43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着力建设机械制造、电气通信、土木建筑、生化工程、工业设计、经济管理、外国语等七大专业群,设有42个本科专业和16个专科专业,业已形成以工学为主,经、管、文、理、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先后获批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3项,“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2项,拥有1个湖北省大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个湖北省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3个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湖北省教学团队,4个湖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1门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1个湖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团队,学院教师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5项,并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两项,各项成果位居同类院校前列。

【育人成果丰硕】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注重通识教育和专业培养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教学与树人相结合。在全国本科院校中率先开设职业核心能力、大学艺术修养系列课程,成立大学生艺术教育中心,开展美育教学与赛事指导工作。

持续深化“党旗引领”和“立德修身”两大工程建设,涌现出以“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王诗怡、朱傲冰为代表的学生先进典型、以“至臻”志愿服务队——湖北省本禹志愿服务队为代表的志愿服务典型。近年来学院多名优秀学子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长江学子”“天翼”电信奖学金等国家级、省级荣誉。

学院以“金石合唱团”——国家二级合唱团为代表的优秀文工团典型,拥有大学生艺术团、体育运动大队等40多个学生社团,多次在湖北省及武汉市各类文、体赛事中荣获金奖,三全育人成效显著。

学院打造“一系一赛”工作模式,将思想教育、科技创造等融入学生各项活动中,大大提升了育人实效。五年来在学科与科技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0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60余项。我院连续三次荣获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一等奖,排名全省同类院校第一。特别是在“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和“挑战杯”竞赛两项国内顶尖赛事中,连续四次获得湖北省挑战杯系列赛金奖及总成绩“优胜杯”、连续六次获得湖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奖及集体贡献奖,创新创业竞赛成绩位居同类高校榜首。

【奖助体系完备】

学院在校本专科生可以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除此之外,学院还设有学业奖学金、学术创新奖学金、文体竞赛奖学金、精神文明奖学金、素质发展奖学金、考研(留学)奖学金、企业冠名奖学金、创新创业竞赛专项奖学金、特殊困难补助、困难毕业生求职补贴等,同时,学院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协助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政策。拥有完善的学生奖、助、贷、勤、补、减体系,使学生困有所助、优有所奖。

【就业渠道畅通】

学院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学生管理与就业创业工作研究分会会员单位,与湖北工业大学共享校园人才市场,积极建设系部二级专业人才市场,不断强化建立与企业无缝对接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与中兴通讯、中软国际、吉利汽车、用友新道、凤凰数字传媒集团等知名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对接,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毕业生综合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3%以上,连续多年为湖北省就业核查“免检单位”。2022年学院获批五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现有100余家校企合作就业实习基地,每年进校招聘用人单位数量超过800家,提供岗位数超过万余个,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各项能力满意度均值超过96%。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市场营销
  • 财务管理
  • 物流管理
  • 电子商务
  • 动画
  • 视觉传达设计
  • 环境设计
  • 产品设计
  • 数字媒体艺术
  • 金融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英语
  • 商务英语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机械电子工程
  • 智能制造工程
  • 新能源汽车工程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子信息工程
  • 通信工程
  • 机器人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软件工程
  • 物联网工程
  • 土木工程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生物工程
  • 工程管理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掌握管理学、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数理统计等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大数据采集、处理、分析与应用的技术与核心能力,具备数据思维,能够承担企事业、政府、社会组织等部门的信息处理、分析及管理服务等工作。
主要课程: 管理学、运筹学、数据科学导论、云计算与大数据基础、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据可视化、文本挖掘、管理决策模型与方法、数据统计分析与R语言、商业数据分析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掌握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及相关技能;掌握大数据分析及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拥有较高适应力、意志力、交际力等非专业素质,能在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市场营销及管理、大数据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本专业注重强化学生大数据分析技能及多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将课程体系分为市场营销,统计学,计算机技术三大类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掌握财务管理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财务与会计一线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的的高素质多样化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税法、会计学原理、商务统计学、财务管理、电算化会计原理与应用、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掌握扎实的物流管理理论与物流操作技能,有效融合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知识,具有可从事采购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运输调度、运费核算、信息处理、快递管理等岗位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原理、运营管理、市场营销学、运筹学、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物流学概论、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物流设施与设备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掌握扎实的电子商务应用与管理的技术与技能,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商贸部门从事现代商务管理、电子商务实践活动。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会计学原理、市场营销学、运营管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电子商务金融、电子商务法、电子商务管理实务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动画艺术设计手段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基本技能,具备较高职业素养与较强的想象力与灵活的发散思维能力,能在游戏、影视一线从事对各类角色、场景、道具进行原创制作和动画设计与制作等方面工作。
主要课程:设计素描、设计速写、设计色彩、人体解剖素描、雕塑、物体运动规律、卡通造型技法、原画基础与设计稿、FLASH动画设计、分镜头设计、插画设计 、动画设计法规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现代设计理念,具有较强的广告设计能力,善于捕捉市场信息,能独立组织与开展市场调查,从事广告设计与创意、视频制作以及影视广告制作等方面工作。
主要课程:文字创意设计、图形设计、广告Coreldraw设计、广告Illustrator设计 、图文设计制作、版式设计、广告插画、ICON设计、广告策划与创意、网页与广告、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工艺美术史。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本专业培养掌握园林景观专业设计思维、表达、沟通和管理技能,能胜任景观方案设计、景观建筑设计、景观植物设计、景观施工图设计、景观项目施工于管理、景观项目造价等各类园林景观工程的技术与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 中国建筑史、景观手绘表现、绘画透视学、风景园林制图、植物学、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初步、景观小品及装置设计、园林景观材料、园林规划设计、古典园林抄绘、园林工程概预算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顺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围绕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的培养理念,面向产品设计产业和文化产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人机工程学、产品开发设计(家具)、产品开发设计(灯具)、产品开发设计(玩具)、交互设计等造型设计领域的专业理论知识。
主要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平面构成、透视学、色彩构成、产品原理结、素描、立体构成、产品速写、人机工程学、产品效果图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顺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围绕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的培养理念,面向数字媒体产业和文化产业,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良好的艺术素养,数字媒体设计与计算机技术三者相结合的技能手段与知识体系,具备以艺术创新为基准的设计能力,兼有数字多媒体交互设计、影视特效技能。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速写、构成设计、数媒Photoshop设计、数媒Illustrator设计 、世界现代设计史、UI界面设计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公司金融、证券投资、个人理财、国际金融与金融风险管理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交流、现代化信息工具应用以及金融产品营销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具备较高职业素养与较强调研、分析、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金融服务和投融资管理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 政治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货币金融学、财务报表分析、会计学原理、保险学原理、计量经济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进出口贸易、跨境电商、商务数据分析、国际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流程,具备国内外市场分析、国际商务谈判、外贸客户开发及跨境电商运营与管理的基本技能。
主要课程: 管理学原理、政治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会计学原理、经济法、财政学、国际贸易理论、货币金融学、商务统计学、国际贸易实务、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国际金融、商务数据分析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具有宽广的人文与科技知识,开阔的国际视野,具备较高职业素养与较强英语应用实践能力,能在教育、经贸、文化、新闻、旅游、科技等行业一线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
主要课程: 学科基础课: 英语语音、英语语法、英语专业导论、英语视听说、英语口语、综合英语、英语阅读、英语词汇学、管理学原理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具备商务英语理论与较高的商务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及综合素质,熟悉商务和外贸领域的财务、金融、营销、海关等活动相关的业务知识等。
主要课程: 综合商务英语、商务英语视听说、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口译、商务英语笔译、商务网络阅读、学术论文写作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掌握机械工程、电子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专业核心知识与实践应用能力,能在机、电及相关领域内的工业生产一线进行机械设计制造、机电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
主要课程: 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电工电子学、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及装备、机电传动与控制、液压与气压传动、数控技术及自用编程、先进制造技术、CAD/CAM技术、职业核心能力系列课程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掌握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和控制工程的基础理论和技能,具备较强的机械制图、电路图设计、机电产品调试等基本技能,能在工业制造系统的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和工业信息化领域从事智能设备的设计制造、智能制造设备编程与调试、机电产品开发、工业自动化控制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 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电工电子学、自动控制电路应用技术、工业传感器应用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机械建模行业应用、工业机器人在线编程、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智能制造领域智能装备设计与制造、信息管理、工业设备维护等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面向工程实践,发现、分析、解决智能制造工厂复杂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够从事智能制造装备设计、智能制造工厂设备运维、工厂设备通信调试与应用、智慧工厂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工程图学、工程力学、电工电子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智能制造技术基础、智能传感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数控技术及编程、工业机器人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检测、运营等基本理论,具备新能源汽车整车与零部件的设计、制造、检验、生产组织管理、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具备较高职业素养与较强新能源汽车工程应用技术实践能力,能在新能源汽车相关领域一线从事零部件设计开发、制造、检验、新能源汽车运营与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汽车发展史、新能源汽车构造、新能源汽车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CAE软件应用、新能源汽车制造工艺、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与驱动电机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对高分子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进行开发和设计的基本技能,能在高分子材料一线从事高分子材料与助剂的制备、成型加工及模具设计与制造、生产技术管理的工作。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高分子专业导论、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工程、聚合物流变学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电力系统调度 、运行和维护、自动控制及保护、电子通信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具备较高职业素养与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工程以及电子通信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相关电气工程领域一线从事设计、调试、安装、运行维护和开发等方面工作。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磁场理论、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较高职业素养与较强电子信息应用技术实践能力,能在电子信息及相关领域一线从事系统、设备和器件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应用、维护、管理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实验,高频电子电路,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现代交换技术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通信工程专业的基本技能,具备较高职业素养与较强通信工程应用技术实践能力,能在通信工程方向一线从事相关领域中系统、设备和器件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应用、维护、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实验,数据通信技术,通信电子线路,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器人的结构设计、电气控制、传感技术和智能控制等专业知识,具备机器人编程、系统设计、集成应用等专项技能,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并具有独立解决常规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够从事机器人编程调试、集成应用、设计研发、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电工电子学、工业传感器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在线编程、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设计、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目标为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识结构合理、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够胜任的Web前端开发工程师、Java开发工程师、大数据开发工程师、大数据清洗工程师、大数据运维工程师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计算机导论、计算机网络、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目标为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识结构合理、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够胜任的Web前端开发工程师、Java开发工程师、人工智能开发工程师、算法应用工程师、机器学习工程师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计算机导论、计算机网络、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基本技能,具备较高职业素养与较强物联网工程应用技术实践能力,能在物联网工程方向一线从事相关领域中系统、设备和器件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应用、维护、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电子实验,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数字电子技术,RFID原理及应用,物联网技术概论,嵌入式系统设计(LINUX),智能传感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网络及应用,Java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从事土木工程项目设计、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城市道桥工程及相关产业、技术部门一线从事设计、施工、管理、投资、开发、建筑信息应用等工作。
主要课程:土木工程概论、土木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材料、工程识图与AUTOCAD、工程地质、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BIM技术应用、土木工程测量、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掌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学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道路、桥梁工程的设计理论,掌握道路、桥梁工程设计方法、施工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有关企业、事业单位一线从事道路与桥梁工程、隧道工程项目建设规划、设计、施工、养护与维护、试验与检测及工程管理等方面工作。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工程识图与AUTOCAD、BIM技术应用、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建设法规、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测量、土木工程制图等。
培养目标:该专业含工业微生物工程和康养食品两个培养方向,立足湖北,面向全国,搭建校企合作育人平台,培养掌握现代生物工程及其产业化相关的理论与技术,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分离工程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管理学与经济学基础理论以及信息与土木工程相关技术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定量分析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具备土木工程施工、造价、现代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技能。
主要课程:土木工程概论、土木工程材料、CAD基础、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应用统计学、运筹学、土木工程测量、工程力学、工程地质等。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0    本科毕业人数:3191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563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智能制造工程 市场营销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动画 机器人工程 物流管理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生物工程 产品设计 通信工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 商务英语 电子商务 数字媒体艺术 视觉传达设计 电子信息工程 物联网工程 新能源汽车工程 工程管理 环境设计 英语 金融学 土木工程 软件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财务管理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