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大学

普通本科
贵州民族大学
毕业生数据

2826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贵州民族大学创建于1951年5月17日,隶属贵州省人民政府,是新中国创建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是贵州省重点建设高校、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高校。学校现有两个校区,花溪校区坐落于山清水秀、被誉为“高原明珠”的风景名胜区贵阳市花溪区,大学城校区坐落在产城融合创新、生态文明示范的国家级贵安新区,占地面积2183亩、校舍面积76万平方米。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671人。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5万余名各级各类人才,为贵州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245人,其中正高职称人员185人,副高职称人员695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575人,硕士学位人员555人,博士生、硕士生指导教师591人。教师队伍中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贵州省省管专家、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贵州省高校教学名师等优秀人才近百名。

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办学基础不断夯实。学校现有81个普通本科专业,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有1个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I类学科群,4个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4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12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5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2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点,3个区域一流课程群。

学校是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人才培训基地。建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和团队50余个,包括省级新型特色智库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贵州省人才办人才培养基地、贵州省社科联人文社科示范基地、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省部级以上研究基地(中心)12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贵州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等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贵州省社科联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省级创新人才团队等团队8个,省级科技工作者之家1个,贵州省教育厅协同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基地、创新团队及创新群体等平台和团队14个,以及校级研究平台、实验室9个。

学校设有贵州民族科学研究院、多彩贵州文化协同创新中心、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法学研究院、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西南傩文化研究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水书文化研究院、贵州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喀斯特湿地生态研究中心、民族建筑设计研究院、贵州山地旅游与民族经济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另外,贵州省民族文化学会、贵州省苗学会、贵州省布依学会、贵州省侗学会、贵州省彝学会、贵州省土家学会、贵州省仡佬学会、贵州省水家学会、贵州回族学会共9个省级民族学会及其研究机构挂靠学校,形成了较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矩阵。

近三年,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7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自科基金国际(地区)重点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

学校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挪威、新加坡、荷兰、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互派留学生、学术交流、合作办学、教师培训和科研合作。现有来自美国、俄罗斯、韩国、老挝、越南、柬埔寨、哈萨克斯坦等20个国家留学生近300人。

学校先后5次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2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多次被中宣部、团中央和教育部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多次获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学校党委多次被评为全省先进党委。学校先后被评为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贵州省文明单位、贵州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贵州省优美校园、贵州省绿色大学。2020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全省文明校园。

学校历来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贺龙、胡耀邦、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李瑞环等同志先后到校视察。江泽民同志来校视察时,作了“发展民族教育、加强民族团结”的题词并为我校题写校名;我校50华诞,江泽民同志又作了“努力发展民族教育,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题词;胡锦涛同志任贵州省委书记时与师生在花溪校区共同植下“共青林”。

71年来,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秉承服务贵州,服务民族地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办学宗旨,已发展成为贵州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科技研发基地、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创新基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基地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智库。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汉语言文学
  • 人工智能
  • 日语
  • 公共管理类
  • 文物与博物馆学
  • 自动化
  • 软件工程
  • 经济学
  • 金融学
  • 社会学
  • 认知科学与技术
  • 材料类
  • 应用化学
  • 统计学
  • 社会工作
  • 药学
  • 会计学
  • 图书馆学
  • 历史学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应用心理学
  • 机械电子工程
  • 土木工程
  • 法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工商管理类
  • 旅游管理类
  • 建筑学
  • 城乡规划
  • 中药资源与开发
  • 工程管理
  • 英语
  • 越南语
  • 应用物理学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制药工程
  • 民族学
  • 思想政治教育
  • 文化产业管理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老挝语
  • 泰语
  • 学前教育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基础写作、中国现当代文学、马克思主义文论、外国文学、民间文学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一定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或中等学校、科研机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文学评论,以及文化、宣传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民族团结精神,本领过硬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应掌握本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工作。报考要求:高考英语或日语成绩达到及格以上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主要课程: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考古学、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陈列设计、博物馆藏品管理、博物馆经营管理、民族学、文物学、文化遗产学、文化遗产管理与法规、古文字学、古代工艺美术、民俗学、文物与考古技术、各类文物的鉴定专题、文物保护基础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文物与博物馆学方面知识,能在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旅游部门、新闻出版和教育单位从事文物与博物馆管理和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 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能在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制造系统自动 化、自动化仪表和设备、机器人控制、智能监控系统、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物联网等方面的工程设 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工作的宽口径、高素质、 复合型的自动化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自动化领域的基本 方法及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自动化工程设计与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具有较强的人文素质、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具有较 高的道德修养并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和保证职业诚信;

2.掌握从事自动化领域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电子电气、计算机与通 信等技术基础知识,具有初步的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法律、环境保护等人文与社会学的知识;

3.掌握本专业中“信息、控制和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和优化设计的 基本原理,了解自动化领域的前沿和发展动态;

4.掌握工程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一般方法,具有较熟练地解决工程现场一般控制系统问 题的能力,具有能够独立从事工程实际中控制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基本能力;

5.具有对自动化系统或产品中的技术进行分析、改进、优化和独立设计的能力;

6.具有创新意识和对自动化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 能力;

7.了解自动化专业领域技术标准和相关行业的法规;

8.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

9.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可进行跨 文化环境下的沟通和交流。

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及电子学基础、自动化基础理论、计算机技术基础(硬件、软件、网络 等)、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运动控制技术、过程控制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原理(64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64学时)、数字电子技术基础(48学时)、 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48学时)、数据结构(48学时)、信号与系统分析(64学时)、计算机原理与 应用(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自动控制理论(1)(64学时)、运筹学(48学时)、电力电子技 术基础(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检测原理(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电力拖动与运动控 制(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过程控制(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自动控制理论(2)(48 学时)、计算机网络与应用(48学时)、人工智能导论(32学时)、应用随机过程(48学时)、系统辨 识基础(48学时)、计算机控制系统(48学时)、模式识别基础(16学时)、数字图像处理(48学 时)、计算机仿真(48学时)、系统工程导论(32学时)、CIM系统导论(32学时)、控制理论专题实 验(16学时)、过程控制专题实验(16学时)、运动控制专题实验(16学时)、检测技术系列实验 (16学时)、机器人控制综合实验(16学时)、自动化综合实践(48学时)。

示例二(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电路(64+8学时)、数字逻辑电路(56+8学时)、模 拟电子线路(56+8学时)、工程电磁场(42+6学时)、信号与系统(32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8 学时)、现代控制理论基础(48+8学时)、建模与辨识基础(24+8学时)、自动控制元件(26+6学 时)、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56 +16学时)、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16+16学时)、微控制器应用及 系统设计(24+8学时)、VISUAL C++(48 +16学时)、软件技术基础(32学时)、网络与数据通信 (34+6学时)、工业自动化网络技术(32+16学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26+6学时)、自动测试系 统(24+8学时)、电力电子技术(36+4学时)、嵌入式控制系统及应用(32 +16学时)、运动控制系 统(36+12学时)、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36+12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电路分析(48 +16学时)、数字电子技术(48 +16学 时)、模拟电子技术(48 +16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32 +16学时)、计算机软件基础(48 +16学 时)、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48 +16学时)、控制工程数学基础(48学时)、自动控制原理(80 +10 学时)、现代控制理论(34+6学时)、计算机控制系统(46 +10学时)、自动控制系统仿真(32+16 学时)、检测技术与仪表(46 +10学时)、电力电子技术(36+4学时)、电机与拖动(54 +10学时)、 运动控制系统(48+8学时)、过程控制(48+8学时)、工业计算机网络与通信(32+8学时)、微控 制器技术课程设计(24学时)、现场总线技术课程设计(32学时)、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32学 时)、集散控制系统(22 +10学时)、现场总线技术(32+8学时)、嵌入式系统(26+10学时)、基于 网络的智能控制(32+8学时)、先进控制理论(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电类基础课程实验、电子工艺实习、计算机技术类课程实验、电子技术 综合设计、计算机程序综合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综合设计、过程控制系统或运动控制系统综合 设计和自动化技术综合设计,以及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和课外学术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 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实验、信号处理技术课程实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实 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验、计算机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或运动控制系统课程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 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 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 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 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 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 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 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 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 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 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离散数学(64学时)、计算系统基础(64+48学 时)、计算与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Ⅱ(小组级软件开 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Ⅲ(团队软件工程实践)(16+96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 (64+48学时)、操作系统(48+48学时)、计算机网络(48+48学时)、数据库系统(48+48学 时)、软件需求工程(32+32学时)、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32+32学时)、软件构造(32+32 学时)、软件测试与质量(32+32学时)、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32+32学时)、计算机组织 结构(限选)(48学时)、软件工程统计方法(限选)(48学时)、软件过程与管理(限选)(32学 时)。

示例二:程序设计基础(32学时)、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32学时)、数据结构(32学时)、 离散结构(32学时)、操作系统(32学时)、数据库系统(32学时)、计算机网络(32学时)、软件工 程概论(32学时)、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32学时)、软件体系结构(32学时)、软件项目管理 (32学时)、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2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编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面向对 象与交互式应用开发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 库应用系统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软件系统构思综合训练(实验64学时)、软件工程综合实 践(实验64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程序设计基础(60+20学时)、离散数学(64学 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16学时)、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52 +12学 时)、操作系统(62 +10学时)、数据库概论(52 +12学时)、软件工程导论(40+8学时)、网络及其 计算(56+16学时)、软件建模技术(30+10学时)、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32+8学时)、软件项目 管理(32+8学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 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主要课程:金融学、高等数学、经济数学、经济学说史、公共关系学、区域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财政学、会计学、经济法、国际贸易、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民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保险学、经济社会学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经济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微积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数据库应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会计、管理学原理、统计学、金融学、金融市场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保险学、国际金融、国际金融学说史、银行会计、投资银行学、金融工程、证券投资学、农村金融学、国际信贷与结算、商务谈判、外汇交易实务等。

  培养目标: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应用能力较强、适应经济和金融业发展需要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社会学概论、西方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发展社会学、社会统计学、计算机应用、社会调查研究、经济社会学、中国社会思想史、数据处理技术(SPPS)、高等数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较全面的社会学理论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技术,在党政机关、科研机构、社会保障部门、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社会研究与调查、政策研究与评估、社区规划与管理、社会保障、社会发展研究与预测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专业定义
认知科学与技术主要研究认知科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人工智能,文化与认知等,培养未来的心理学家、语言学家、逻辑学家和认知科学家。例如,在科研机构从事脑与认知训练、人工智能与人机交互等应用型工作。
课程体系
《认知科学导论》、《认知神经科学》、《社会神经科学》、《脑与行为》、《心理学》、《语言学》、《逻辑与认知》、《计算机科学导论》、《人工智能》等。
就业方向
学校、科研机构、社会管理机构:科学研究、人力资源测评、用户体验、脑与认知训练、人工智能与人机交互。
暂无此专业简介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

培养目标:培养能熟练地运用数理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分析数据,在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代数、数学分析、概率论、数理统计、实用回归分析、多元统计分析、非参数统计、随机过程、寿险精算原理、非寿险精算、保险学原理、风险理论、复利数学、经济学原理、时间序列分析、抽样调查、会计学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证券投资分析、实用统计软件等。

 主要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统计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高等数学、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个案社会工作、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团体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福利与保障、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操作、社会问题概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一定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及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和社会工作实务操作能力,能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单位、社会团体等部门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心理辅导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制药设备、制药工艺学、药用高分子材料、药品营销、药用植物学、天然药物化学、药事管理学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际技能,能在药物研究和开发、药物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管理等领域从事药物前期设计、药理实验与评价、药物剂型与制剂的设计和制备、药物分析检验、医药营销、食品检验以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管理学原理、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税法、经济法、审计、会计电算化、金融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运筹学、资产评估、预算会计、国际会计、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企业会计制度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现代会计学理论和理财学理论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现代会计分析方法和企业会计准则,能在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和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从事会计基础工作、分析工作、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必备的相关学科知识,拥有熟练 地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搜集、整理和开发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能在图书情报机构、政府部门、金 融机构、数据产品开发机构、出版发行机构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信息部门从事信息服务与管理工 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图书馆学与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文献学、 目录学、信息学、传播学、管理学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扎实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文 献信息搜集、组织、检索、分析研究、开发利用等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图书馆学与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向;

2.掌握图书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从事信息管理实际工作的专业技能;

3.具有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各种信息收集、组织、检索、处理、研究、开发与传递的 能力;

4.熟悉我国文化、教育、科学和国家信息化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具有较强的信息素质、一门以上外语语言能力,以及人际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管理学、文献学与传播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图书馆学基础、文献目录学、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服务、信息 分析、图书馆管理、数字图书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习、毕业实习、参观访问和社会调查,以及综合性的学年论文或 设计、毕业论文或设计。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主要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导论、考古学通论、古代汉语、中国断代史、专题史、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中外关系史、中国民族史、方志学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在国家机关、文化、教育、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各企事业单位等部门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工程技术与科学基本知识以及过程装备与控 制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化工、石油化工、冶金、轻工、能源、制药、环保、建材等领域从事 过程装备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监测控制、安全保障、运行维护等工程技术,以及教育、管理工作 或进入相关学科继续深造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科技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热能工程、工艺过程及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 基本知识,接受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技术、过程(化学)工程技术、监测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基本 训练,掌握机械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力学、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工程材料、过程原理、电工电子技术、检测与控制技术、过 程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熟悉过程装备特别是压力容器的设计方法和相关标准,能根据工艺要求进行过程装备的 设计、制造、监控、评估和管理; 3.熟悉机械加工过程及机械设计方法和相关设计标准; 4.了解过程装备与控制的现代设计方法、学科前沿、国内外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具有对先 进过程装备及其成套技术进行开发的初步能力; 5.具有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具有保证过程装备安全可靠性的基本知识; 6.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7.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具有拓展知识面和跨专业、跨文化的学习交流能力,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8.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一定 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将“过程”、“装备”与“控制”这3个相关知识领域有机紧密地结合在 一起,是以机械为主,工艺与控制为辅的“一机两翼”的复合型交叉专业。本专业核心知识领域 涉及机械工程、热能工程、工艺过程及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工程力学、工程图 学、机械设计、工程材料、化工(或其他工业)过程、检测与控制技术、过程装备技术等知识领域。 此外,本专业还涉及机械加工及机械设计、过程装备特别是压力容器设计等工程技术。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图学(40学时)、工程训练(24学时)、工程化学(32学时)、机械制图及CAD基 础(24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材料力学实验(8学时)、理论力学(64学时)、机械设计(72学 时)、过程工程原理(64学时)、过程工程原理实验(16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学时)、工程热力 学(32学时)、工程材料(32学时)、机械制造基础(32学时)、过程装备CAD(32学时)、过程装备 控制技术(48学时)、过程设备设计(48学时)、过程机械(48学时)。 示例二:现代工程图学(96学时)、理论力学(56学时)、工程材料(32学时)、材料力学(72 学时)、机械原理(56学时)、机械制造技术(40学时)、化工原理(112学时)、机械设计(64学 时)、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24学时)、流体及粉体力学基础(40学时)、工程热力学(56学时)、工 业化学(32学时)、过程设备设计(72学时)、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验(20学时)、过程流体 机械(48学时)、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40学时)。 示例三:工程图学(96学时)、理论力学(72学时)、材料力学(72学时)、化学工程基础(48 学时)、互换性与测量技术(40学时)、工程材料及热处理(32学时)、工程材料成型技术(32学 时)、机械设计基础(72学时)、流体力学(48学时)、工程热力学(64学时)、自动控制原理(64学 时)、过程流体机械(64学时)、过程装备设计基础(64学时)、过程装备制造工艺(40学时)、过程 控制及仪表(48学时)、化工过程(40学时)、过程装备成套技术(32学时)、真空技术基础(48学 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过程原理、机械 设计、过程装备设计等)、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创新及社会实践等。 主要专业实验:过程原理实验、工程力学实验、电工电子实验、机械基础实验、压力容器强度 实验、压力容器稳定性实验、过程流体机械性能测试与监控实验、过程设备性能测试与监控实 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具备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科技、教育和管理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心理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能能胜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测评和培训、人力资源管理、临床心理诊断、社区心理支持与帮助服务,认知心理系统设计、开发与利用,计算机自适应测验技术服务支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应用心理实践研究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心理学导论、认知心理学、心理研究方法、人格心理学、心理咨询与辅导、临床心理诊断与治疗、学校心理健康与教育、人力资源与管理、社会与文化心理、艺术与审美心理、变态心理学、心理测量与统计、心理数据库设计与管理、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跨文化心理学、教育人类学、南方民族志、教师技能综合训练等。

本专业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民族团结精神,本领过硬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应掌握机电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工程机械、家用电器、航空航天、武器装备、仪器仪表、机器人、电力系统、医疗器械等领域,从事各类机电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试验和开发工作。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砌体结构、钢结构原理与设计、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建筑项目策划与管理、施工技术与管理、工程概预算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土木工程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并进行土木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土木工程设计、研究、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隧道工程、道路桥梁等工程中设计、研究、施工组织、教育培训、行政管理、投资开发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具有科学民主的法制观念,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和法律实务技能,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法律事务机构、各类学校等部门从事法律工作的专门人才。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主要课程:建筑制图、美术、建筑设计初步、建筑力学、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历史、外国建筑历史、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室外环境设计概论、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设计概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概论、室内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建筑施工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独立进行建筑设计和多种方法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能从事建筑设计、项目策划、民族村镇规划、图纸绘制、工程组织管理、环境设计、室内装饰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报考要求:须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学生进校后须参加学校组织的美术测试,成绩不合格者由学校酌情调整到其他专业。色弱、色盲的考生不能报考该专业。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城乡规划、城乡生态与环境保护、城乡交通、城乡市政工程规划、区域规划等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城乡规划设计等基本训练,掌握城乡规划、城乡设计和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精细化工、高分子化学、萃取化学、药物化学、化工原理、仪器分析、色谱分析、农副产品综合利用、食品分析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化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能从事化学化工、化学分析、科技开发、新产品研制、企业管理和化学教育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经济学、应用统计学、运筹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工程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市场学、计算机应用、经济法、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合同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工程项目融资、土木工程概论、工程力学、工程结构等课程。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工程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具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立足贵州,面向全国,通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技能、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敬业精神的,能在教育、经贸、文化、新闻出版、外事、旅游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翻译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报考要求:高考英语成绩须达及格以上。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民族团结精神,本领过硬的、能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应掌握物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基本实验技能,具有较扎实的物理学基础和相关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物理学、新能源材料、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光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等相关技术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与应用以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工程光学、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机械设计、先进成图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程序设计语言、单片机及接口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自动控制原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测控电路及装置、机电传动控制、光电检测技术、嵌入式系统、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测控系统原理与设计、过程控制工程、机器人技术、视觉检测技术、电工技术、测控系统综合设计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光学、力学、机械、电子、测量、控制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掌握测控系统设计与制造的全过程,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实践能力,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民族团结精神,能在与测量与控制、机器人技术、智能检测、智能制造、信息工程、计算机应用等相关的科研、生产、教育和管理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市场经营与销售、教育教学和企业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大学物理、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路、电子测量与仪器、电磁场理论、信号与系统分析、信息论基础、通讯原理、计算机应用基础、算法与数据结构、传感器技术、电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及接口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技术、光电子学、机械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高级语言编程、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或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及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代数、线性代数、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操作系统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应用、软件工程、计算机图形学、网络应用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模式识别与图象处理、人工智能基础等。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计算机应用软、硬件设计、开发和应用等必须的基本技能,能在学校、科研和产业部门、政府机构、国防与安全领域等有关单位从事教学、研究、开发应用及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专业定义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主要研究计算机科学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大数据应用的三个主要层面(即数据管理、系统开发、海量数据分析与挖掘)出发,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例如:今日头条通过算法匹配个人更偏爱的信息内容,淘宝根据消费者日常购买行为等数据进行商品推荐,电子地图根据过往交通情况数据为车辆规划最优路线等。

课程体系

《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Java语言程序设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数据建模》、《大数据平台核心技术》。

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IT类企业: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研究、数据管理、数据挖掘、算法工程、应用开发。

考研方向

大数据系统研发类、大数据应用开发类和大数据分析类、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统计学。


品德优良,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民族团结精神,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道德文化修养和健康身心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动手实践能力,本专业面向煤化工、磷化工、稀土、冶金、轻工等过程工业,从分析有关生产工艺、过程和设备的共同规律出发,研究其基本原理、数学模型、发展规律、系统优化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理论和方法,以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从事相关行业新过程、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设备的研究、开发、设计的高级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二、主要课程

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设计、化工分离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学工艺学、化工制图、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等。

本专业培养具有制药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化学药物与天然药物制备、工程设计与生产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行政部门等从事医药产品开发与研制、分析与测试、工程设计和工艺研究,又能从事药物生产过程及质量管理与控制、医药流通和要争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民族概论、世界民族概论、古代汉语、民族学通论、中国通史、世界通史、民族学调查方法、民族文物与考古、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民族文化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生态学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较为系统的民族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社会团体等部门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从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和行政管理、社会管理工作的基本素养和能力,政治思想坚定、综合素质优秀、组织协调能力强、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能在各级党政机关、高等学校、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部门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原著选读、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公共关系学、社会心理学、社会管理学、法律基础、应用文写作、中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伦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政治学概论、管理学概论、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等。

主要课程: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考古学、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陈列设计、博物馆藏品管理、博物馆经营管理、民族学、文物学、文化遗产学、文化遗产管理与法规、古文字学、古代工艺美术、民俗学、文物与考古技术、各类文物的鉴定专题、文物保护基础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文物与博物馆学方面知识,能在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旅游部门、新闻出版和教育单位从事文物与博物馆管理和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民族语文、民族文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概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翻译理论与实践、民族民间文学、民族文化学、民族教育学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双语言(民族语文和汉语文)文学基础知识和民族学、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和技能,能在民族地区中小学从事双语教学和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的专门人才。

  报考要求:考生须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少数民族语言口试,成绩合格。录取的考生免收学费,由贵州省民宗委全额补贴学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老挝语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掌握对象国和地区语 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等相关知识,能从事外交、外经贸、文化交流、新闻出 版、教育、科研等工作的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扎实掌握老挝语语言、文学知识,了解老挝历史、社会、文化、宗教 知识,以及政治、经济、外交状况,鼓励学生学习英语和相近专业语言、辅修第二学位;要求学生熟 练掌握老挝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了解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 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基础老挝语、高级老挝语、老挝语口语、老挝语视听说、老挝语汉语互译、老挝语写 作、老挝社会与文化、老挝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选读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赴语言对象国、地区学习或国内相关单位实习。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泰语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掌握对象国和地区语言、 文学、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等相关知识,能从事外交、外经贸、文化交流、新闻出版、 教育、科研等工作的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扎实掌握泰语语言和文学知识,了解泰国历史、社会、文化、宗教 知识,以及政治、经济、外交状况,鼓励学生学习英语和相近专业语言、辅修第二学位;要求学生熟 练掌握泰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了解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 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基础泰语、高级泰语、泰语听力、泰语视听说、泰语写作、泰语语法、泰语汉语互译、 泰国文学、泰国社会与文化等课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赴语言对象国、地区学习或国内相关单位实习。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主要课程:心理学基础、教育学基础、音乐学基础、中外儿童故事、中外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学前儿童卫生与健康、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幼儿园舞蹈创编与指导、幼儿园美术创编与指导。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能在各级各类学前教育机构及儿童服务机构从事教学、管理和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282    本科毕业人数:2544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自动化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汉语言文学 药学 新闻传播学类 法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英语 机械电子工程 软件工程 人工智能 金融学 经济学 认知科学与技术 日语 社会学 文物与博物馆学 公共管理类 统计学 材料类 会计学 社会工作 学前教育 应用化学 图书馆学 历史学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制药工程 旅游管理类 应用心理学 城乡规划 土木工程 泰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商管理类 中药资源与开发 建筑学 工程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 越南语 文化产业管理 老挝语 民族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应用物理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化学工程与工艺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1 2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2 1 2 2 2 3 3 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0 0 7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1 0 2 0 0 0 0 0 0 2 0 1 1 1 1 1 1 2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2 2 2 0 0 1 0 1 1 1 1 2 3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0 0 0 0 0 0 0 0 2 3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4 0 0 0 0 1 1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0 0 0 0 0 0 1 1 2 2 3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2 0 0 0 0 0 0 1 0 1 0 0 0 2 1 1 3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2 0 4 0 0 0 0 0 0 0 3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4 0 0 0 2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3 0 1 0 0 4 5 0 0 0 0 2 0 0 0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2 3 0 0 0 0 2 0 0 0 0 1 1 2 2 2 3 3 3 3 0
贵州 136 40 39 84 42 117 51 23 66 53 242 40 26 26 18 16 27 36 85 26 128 55 37 26 41 24 24 41 38 122 35 0 53 20 31 54 41 0 31 36 20 35 20 23 40 41 41 41 45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0 0 4 0 0 1 0 0 2 0 0 0 2 0 0 1 0 0 0 0 0 0 2 3 1 3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