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简介:
阿坝师范学院创办于1978年,所在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大无畏长征精神的主要发源地。学校原址汶川县威州镇,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迁至成都郫县古城、团结两镇和彭州市“一校三区”异地复课,2011年迁址汶川县水磨镇,2015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学校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四川省教育厅主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831人,其中本科生8572人。在艰苦的办学岁月中,学校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逐渐孕育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阿师精神。
【办学思路】学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锚定“教师教育类学科专业实力较强、民族教育特色鲜明、服务四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突出、区域一流的应用型大学”奋斗目标,坚持“两评估、两转型”发展战略,实施“1+7”高质量本科建设工程,将学校建设成为民族地区师资培养的摇篮、民族文化传承的基地、民族团结进步的阵地。
【办学条件】学校占地面积69.28万㎡,建筑面积24.72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4.62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31亿元。现有基础性实验室59个、专业实验室87个、实训室86个,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图书馆拥有馆藏纸质图书136.01万册,特色书库4个,期刊数据库6个,电子期刊43.27万册。校园网出口总带宽3.4Gbps,覆盖校园信息点10925个。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843人,其中,专任教师494人,生师比为19.53:1。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41人,副高职称112人,高级职称占比30.97%;博士学位18人,硕士学位405人,硕士以上学位占比85.63%;“双师双能型”教师174人,占比35.22%。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二级教授2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四川省优秀教师1人,阿坝“英才计划”菁英人才3人。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1个,四川省省属高校科研创新团队2个,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2个。
【教育教学】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突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初步构建“一体化、两对接、三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设有14个教学单位,26个本科专业。现有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2个;省级“卓越教师”计划2个;省级一流课程、示范课程及特色课程13门;省部级教改项目29项。文科改革成果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优秀案例,并在第八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作大会交流。2021年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学校与基础教育学校合作申报的《六爱三径:小学生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校本实施策略》《学科育人视域下小学数学课程群的开发与实施》获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独立申报的《转型视域下汉语言文学专业“4-3-7-3”实践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获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科学研究】学校确立了教育学、数学2个重点学科,民族学、艺术学2个特色学科。现有省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院1个,州级专家工作站1个。升本以来,教师承担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43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48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项,其中一等奖1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2370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295篇,SCI/EI/CPCI收录155篇;专利授权325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8项。1项成果被国家社科成果要报收录,呈报中央政治局。
【文化传承】学校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藏羌非遗艺术保护与传承,以建设民族文化传承基地为牵引,以培养学生懂民族知识、会民族文化艺术技能、有民族情怀为目标,开展课程建设、科学研究、艺术创作和校园文化活动。组建民族文化与艺术教育教学团队,开设《藏羌排舞》《藏族历史与文化艺术》《藏羌文化及文献翻译》等民族文化类课程22门。出版《嘉绒语研究》《羌族释比经典》《羌族石刻文献集成》等著作18部,开发羌族传统体育项目23项。开展藏羌锅庄比赛、岷江魂艺术节等系列主题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先后获得四川省一等奖、教育部二等奖。
【社会服务】学校投入经费301.8万元开展凉山支教助力脱贫攻坚,投入经费718.9万元开展校地结对共建助力乡村振兴,学校荣获四川省脱贫攻坚嘉奖集体。承接地方横向项目33项,签约经费628万元。2017年与阿坝州共建科技企业孵化器,共孵化企业92家;近三年企业年均提供就业岗位418个,共创营业额近1.2亿元,贡献税收217.28万元。投入经费292.21万元,与汶川县共建“汶川南部学区教育联盟”,引领汶川基础教育发展。自2017年始,与汶川县政府合作开展“熊猫指数”研究,发布县域居民健康指数与幸福指数,为政府医疗卫生、疾控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育人成效】学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18年9月,我校师生被选派到俄罗斯参加中俄文化交流,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普京总统亲切接见。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获奖886项次,其中国家级58项次;考取研究生428名,本科学生考研平均录取率超过7%。2022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90.83%,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根据麦可思调查数据显示,我校2021届毕业生的通用能力总体达成度达到93%,育人成效较好。
【社会影响】办学四十余年来,我校培养的学生熟悉民族政策,专业功底扎实,靠得住、留得下、干得好,受到四川民族地区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我校校友在阿坝州13个县担任现职县处级领导干部90余人,约占10%;在阿坝州教育行业工作达2500人,约占20%。特别是升本以来,学校应用型办学取得了长足进步。学校是全国首批72所高校转型与课程改革联盟单位之一、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首批试点院校、四川省民族团结先进集体、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单位。学校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光荣称号。学校教育教学、教师爱岗敬业、学生崇德向善的先进事迹先后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央电视台、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学校“对标竞进”工作经验在全省高校交流。2022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489名,较2021年提升49位。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信息技术、 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等基础知识和网站(网店)运营相关知识,具备商务信息处理、网络营 销、网店内容维护与管理、网络交易管理、网络客户服务与管理等能力,从事网站(网店) 规划与运营及网络客户服务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电子商务应用企业,在网站(网店)运营管理、网络客户服务管理、网络信息 编辑等岗位群,从事商品信息采集与处理、网店装修、商品采购与销售管理、营销活动策划 与推广、网络客户服务、数据分析应用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较强的产品推销和网络沟通能力,能够建立和维护客户关系;
3.具备网络信息采集、筛选和编辑能力,能够从事互联网内容建设;
4.具备熟练使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络零售和外贸活动的能力;
5.掌握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具备跨境电子商务运营管理的能力:
6.掌握网站(网店)运营管理、商品采购与销售管理、网络交易管理的能力;
7.掌握市场营销基础知识,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网络营销工具开展网络营销活动,并能够 通过数据分析进行效果监测;
8.熟悉互联网产品的运作流程,并具备策划、设计实施与管理的能力。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电子商务基础(概论)、商品信息采集与处理、网站内容编辑、网站建设与管理、网络客 户服务与管理、网络营销、交易管理、电子商务综合实训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商品拍摄、图像图片处理、网店装修、市场调研与分析、网络推广、交易管 理、网络客户服务、网站内容编辑、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网络创业等实训。
在生产、流通和服务等电子商务应用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电子商务师(三级) 客户服务管理师(三级) 网络编辑师(三级)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电子商务 客户信息服务 市场营销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电子商务市场营销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能胜任学前、中小学体育教学、管理、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一专多能应用型体育人才。1、学制:学制:2-5年,标准学制为全日制专科三年。
2、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相关课程,最低毕业学分为130学分,符合毕业条件,颁发毕业证书。
六、主干课程
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学概论、田径、体操、足球、篮球、排球、健美操、武术、网球、体育舞蹈
七、主要实践与教学环节
(一)实践性环节:军事训练、公益劳动、教育试讲与见习、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等。
(二)教育见习与实习
1、见习
专业见习安排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进行,要求学生必须到中小学进行专业见习,并由见习单位出具见习成绩;试讲和见习时间不低于2个月,在教材教法课程中计入成绩。
实习
校内实习:体育教育校内实习以《体育模拟教学》、《体育教学技能训练》两门课程为载体实施。
校外实习:专业校外实习安排在第三学年第二学期进行,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由实习单位和学校共同出具成绩,实习不合格者不予毕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较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较强的日语语言运用能力,宽领域的人文、社科、电脑、经贸、跨文化交际等知识,能在外贸、外事、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教学、研究工作的日语实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基础日语、日语精读、日语语音、日语听力、日语口语、日语泛读、日语语法、日语翻译、日语写作、外贸日语、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实务、社交礼仪、社会公共关系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各企事业单位从事外经、外贸、旅游、外事等口译、笔译工作以及管理、文秘、经济贸易、公共日语教学等工作。
核心课程介绍
基础日语:商务日语专业一年级学生的学科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日语基础知识,训练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日本社会的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理解能力,为高年级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日语精读:商务日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学科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日语基础知识,进一步地训练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日本社会的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理解能力,为高年级阶段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日语语音:商务日语专业一年级学生的学科基础课程。旨在通过大量的系统性的语音训练培养学生正确、清晰的日语发音,为以后的日语口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日语听力:商务日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的学科基础课。本课程以当代听解理论为基础,重视听解的过程,做到“学”与“教”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听解能力。本教程贯穿“听之前”、“听之过程”和“听之后”的主线,在培养学生听解能力的同时,巩固和加深对日语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读、写、听、说等日语语言综合能力的发展。
日语口语:商务日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的学科基础课程。通过学习日语口语,让日语专业学生了解会话的场景,掌握日语的基础句型和词汇,从而可以进行日常交流和沟通。使用会话教材,全面系统的学习口语表达方式,指导学生积极开展情景对话练习;利用给出的单词和惯用型等进行口头作文;就某一题目作简短发言,逐步提高口语水平。
日语语法:商务日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以日语实用语法为主要内容,系统讲解和重点讲解相结合。通过学习日语语法,让日语专业学生掌握日语的基础语法知识,使学生对日语的语法体系和语法特点有所了解,增强日语语法知识的系统性。对日语语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得到一种系统的训练,从而进一步巩固日语基础,提高日语的正确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
日语翻译:商务日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并能运用翻译的基础理论,初步熟悉中日两种语言的对比,基本掌握翻译的常用方法和技巧,对所学知识能够做到活学活用。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课程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了解并能运用翻译的基础理论,能翻译一般难度的日语文章及浅显的文学原著。要求译文语言通顺流畅,忠实原著。提高日语的正确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
日语写作:商务日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通过课堂讲解和课外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各种问题的文章及论文的写作方法。此外,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从文章的思想内同、组织结构和日语语言的正确使用入手,逐渐把写作重点转移到行文的流畅和文章的内涵上来,从而提高学生的日语语言应用能力。通过日语写作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语语言的特、文化、习惯,掌握各种文体的文章的写法。能正确引用他人的观点,杜绝抄袭现象。注意书写格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字迹清晰。
旅游日语:商务日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以已经基本掌握基础语法,并熟记大量单词的三年级学生为对象。介绍导游人员所必备的基础知识以及开展业务所必须的各种知识。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为有意从事旅游工作的学生提供必须的基础知识。
外贸日语:商务日语专业二、三年级学生的专业方向课程。培养学生成为既具有日语语言知识,又具有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把所学知识能够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外贸函电:商务日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专业方向课程。本课程以已经基本掌握基础语法,并熟记大量单词的三年级学生为对象。写作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学习者的日语综合运用能力,增强日语书面交流的能力。考虑日语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具体需要,同时兼顾社会工作中的实际需求,本课程主要以商务信函的写作为主进行展开性训练。提高学生的日语应用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顺利地适应工作的要求。
小学教育(藏汉双语方向) | 体育教育 | 商务日语 | 小学教育(五年制藏语文) | 电子商务 | 小学教育(五年制汉语文) | 小学教育(五年一贯制) | |
---|---|---|---|---|---|---|---|
北京 | 0 | 0 | 0 | 0 | 0 | 0 | 0 |
天津 | 0 | 0 | 0 | 0 | 0 | 0 | 0 |
河北 | 0 | 0 | 0 | 0 | 0 | 0 | 0 |
山西 | 0 | 0 | 0 | 0 | 0 | 0 | 0 |
内蒙古 | 0 | 0 | 0 | 0 | 0 | 0 | 0 |
辽宁 | 0 | 0 | 0 | 0 | 0 | 0 | 0 |
吉林 | 0 | 0 | 0 | 0 | 0 | 0 | 0 |
黑龙江 | 0 | 0 | 0 | 0 | 0 | 0 | 0 |
上海 | 0 | 0 | 0 | 0 | 0 | 0 | 0 |
江苏 | 0 | 0 | 0 | 0 | 0 | 0 | 0 |
浙江 | 0 | 0 | 0 | 0 | 0 | 0 | 0 |
安徽 | 0 | 0 | 0 | 0 | 0 | 0 | 0 |
福建 | 0 | 0 | 0 | 0 | 0 | 0 | 0 |
江西 | 0 | 0 | 0 | 0 | 0 | 0 | 0 |
山东 | 0 | 0 | 0 | 0 | 0 | 0 | 0 |
河南 | 0 | 0 | 0 | 0 | 0 | 0 | 0 |
湖北 | 0 | 0 | 0 | 0 | 0 | 0 | 0 |
湖南 | 0 | 0 | 0 | 0 | 0 | 0 | 0 |
广东 | 0 | 0 | 0 | 0 | 0 | 0 | 0 |
广西 | 0 | 0 | 0 | 0 | 0 | 0 | 0 |
海南 | 0 | 0 | 0 | 0 | 0 | 0 | 0 |
重庆 | 0 | 0 | 0 | 0 | 0 | 0 | 0 |
四川 | 0 | 0 | 0 | 0 | 0 | 0 | 0 |
贵州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云南 | 0 | 0 | 0 | 0 | 0 | 0 | 0 |
西藏 | 0 | 0 | 0 | 0 | 0 | 0 | 0 |
陕西 | 0 | 0 | 0 | 0 | 0 | 0 | 0 |
甘肃 | 0 | 0 | 0 | 0 | 0 | 0 | 0 |
青海 | 0 | 0 | 0 | 0 | 0 | 0 | 0 |
宁夏 | 0 | 0 | 0 | 0 | 0 | 0 | 0 |
新疆 | 0 | 0 | 0 | 0 | 0 | 0 | 0 |
台湾 | 0 | 0 | 0 | 0 | 0 | 0 | 0 |
香港 | 0 | 0 | 0 | 0 | 0 | 0 | 0 |
澳门 | 0 | 0 | 0 | 0 | 0 | 0 | 0 |
外籍 | 0 | 0 | 0 | 0 | 0 | 0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