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普通本科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毕业生数据

4273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是浙江省内唯一一所水利水电特色的工科类应用型本科高校、唯一一所水利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唯一一所获评“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的“双文明”高校。学校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名,其前身可追溯到1953年的杭州水力发电学校、1956年的杭州水利学校和1958年的浙江电力专科学校,历经浙江水利电力学校、浙江水利水电学校、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等发展阶段,并于2022年9月正式启用南浔校区,一代代水院人薪火相传、弦歌不辍,为地方经济和水利事业发展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

2004年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给学校50周年校庆的贺信中,作出了“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水利水电学校”的重要指示。学校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秉承“博学求实”之校训,践行“自强、务实、尚德、求真”之精神,坚持按照“高质量、有特色”发展目标谋篇布局、持续奋斗。2017年获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水情教育基地,成立全国首家河长学院;2019年列入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院校,获批浙江省课堂教学创新校,高质量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0年列为水利部强监管人才培养基地组成单位;2021年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取得突破。

学校拥有杭州钱塘、湖州南浔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701.5亩,总建筑面积75.1万平方米;其中钱塘校区占地1230.5亩、建筑面积28.4万平方米,南浔校区占地1471亩、建筑面积46.7万平方米。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863人,其中本科生12110人(含双高联合培养生616人)、专科生1722人、预科生25人、留学生6人;现有教职工750余人,专任教师55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42%,硕士以上教师占90%,拥有共享院士、国家杰青、外国专家、省一流学科带头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省“151人才”、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对象等高层次人才和浙江高水平创新团队,并有全国模范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浙江省劳模、省级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等20余名。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秉持“理实结合、实践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主推SWH-CDIO-E工程教育模式,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水利精神、实践能力”的行业骨干和领军人才,初步形成了以工学门类为主体,以水利水电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设11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部和2个研究机构,开设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文学等5大学科门类的本专科专业37个,其中本科专业31个。拥有浙江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6个,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省优势专业建设项目1个、省特色专业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

学校注重科技创新与服务,以水利水电特色学科群建设为主线,对接水利和环境生态等领域的重大需求,积极建设高端学术平台和高水平研究团队。升本以来,获批国家级项目25项,省部级项目100余项;荣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浙江省水利科技创新奖16项、浙江省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2项;公开发表四大检索期刊论文及一级期刊论文400余篇;获知识产权授权1500余项;承担横向服务项目900余项,合同到款额1.7余亿元。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是水利行业定点培训机构;建有全国首家河(湖)长学院,是服务全国治水工作的重要基地;2019年以来新增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新型高校智库、省软科学研究基地等8个省级科研平台,省级平台实现从0到8的突破。

学校致力水文化传承与创新,以挖掘、研究和传承水文化为己任,着力打造新时代水利精神和浙江水文化的教育传播高地。学校拥有国家水情教育基地、水利科学家学风传承示范基地、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水文化)、浙江省水文化研究教育中心、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等重要平台,深入开展水文化教育、水文化传播和水文化研究三大工程,构建了“以水育人、以文化人”的特色育人体系,是全国系统开展水文化教育的高校之一。近年来,共承担各类水文化课题40余项,出版水文化书籍十余部,获得各类奖项10余项,为浙江水利事业发展和文化强省建设做出了贡献。

学校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联合国国际小水电中心等机构开展合作,不断贡献中国治水智慧、治水方案。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等十余所海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推进学术科研合作、本硕联合培养。持续深化与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的合作,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教育部批准,合作共建“浙水院-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表面工程研发中心”,浙江-白俄罗斯水利水电安全监测智能化装备与系统联合实验室获批浙江省重点实验室。积极推动境外办学,筹建马来西亚“大禹丝路学院”。

学校始终把教育质量放在突出位置,应用型人才培养喜结硕果。学生在各类学科和体育竞赛中获得了大量国家和省级奖励,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长期稳定在95%以上,以“上手快、后劲足”受到社会普遍认可和广泛赞誉。历届校友中涌现出了大批行业翘楚,不少已成为水利、电力系统管理部门或企业的领导、骨干。水利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分别授予我校“全国水利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等称号,学校被誉为浙江水利水电人才培养的摇篮。

钱塘江畔弄潮生,太湖之滨乘风起。当下,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思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的殷殷嘱托,正加速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浙江省“两个先行”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工商企业管理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市政工程技术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本专业培养具有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计算机系统的实际应用与维护能力,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微机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维护维修,熟悉CAD设计,熟练使用平面设计工具并具备一定美术基础,初步掌握单片机及嵌入系统基础知识和开发方法,能参与计算机系统维护维修和管理、计算机平面设计、网页网站开发、计算机辅助制图、嵌入系统应用与开发,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工商企事业单位、各级政府部门和水利水电建设的各级部门,能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开发、应用、维护以及设备维修管理等工作。

  主干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网络技术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操作系统及应用(Linux),计算机系统配置与维护,网络配置与维护,专业英语,工程制图与CAD,数据库与网络编程,美术基础,平面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基础等课程。

  工商企业管理

  本专业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一定企业经营管理理论知识,精通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并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管理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工业企业、商贸流通企业从事生产、经营、财务、人力资源等专业管理工作。

  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运筹学、企业管理、战略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

  本专业1985年开始招生,是我系历史最长的专业,培养了1000多名毕业生,是浙江省特色专业和校级重点专业。

  本专业团队获评浙江省级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人讲师6人,助教1人;浙江省教师名师1人,校级优秀教师、优秀教学奖4人。《企业管理》课程获国家级精品课程,《会计学原理》获省级精品课程。

  本专业学生参加多项学科竞赛,获浙江省“挑战杯”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省高职高专管理案例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全国高职高专大学生管理创意大赛金奖1项、铜奖1项、优秀奖2项。

  建筑装饰技术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建筑装饰技术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建筑装饰设计与施工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建筑装饰企业、房地产开发公司等施工第一线,主要从事建筑装饰的设计、施工、监理工作及与之相关的管理工作。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桥涵工程、 市政道路工程、市政管道工程施工与管理基本知识,具备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安全管 理能力,从事城市道路、桥涵、市政管道施工与管理和市政工程设施养护维修等工作的高素 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城市道路、桥涵、市政管道施工等企业,在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安全、资料 岗位群,从事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和维护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掌握工程制图基本知识,具备正确识读和绘制市政工程施工图的能力;

3.掌握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管理和维护的基本知识,具备市政工程设施养护维修能力;

4.掌握市政工程施工的基本知识,具备编制市政工程施工方案和指导市政工程施工、现 场监理的能力;

5.掌握市政工程造价的基本知识,具备编制市政工程造价的能力;

6.掌握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具备编制市政工程竣工验收资料、进行市政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城市道路工程、城市桥涵工程、市政管道工程、工程测量、市政管道工程施工、市政工 程计量与计价、市政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工程测量、管道安装、市政工程造价文件编制、市政工程施工方案编制等实 训。

在市政工程、路桥、工程造价咨询等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施工员质量员 安全员 资料员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市政工程施工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机电一体化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强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和管理人才,学生毕业后将面向现代化生产的第一线,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制造、调试、使用、维护、营销、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主干课程:机械制图及CAD、机械设计基础、Pro/E数字化设计、机械制造技术、数控加工与CAM技术、电路与电机、电子技术、机电综合控制技术及应用(包括传感器、低压电器、PLC、触摸屏、变频器等内容)、单片机技术应用、液压与气动技术、数控机床维修、机电设备应用与维护等。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本专业是一个面向信息产业的新型宽口径专业,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能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各种信息的传输、处理、检测与控制,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的应用、运行、维护和开发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主要课程: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电子设计、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传感器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程控交换、移动通信等课程。

  主要实践性环节:认识实习、电工实习、电子实习、综合电子实习、通信与网络技术实践、电子技术课程设计、EDA课程设计、毕业实践等。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0    本科毕业人数:3625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648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机电一体化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工商企业管理 市政工程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北京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河北 0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四川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