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威海)

985院校 211院校 双一流
山东大学(威海)
毕业生数据

2374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威海校区创建于1984年,是山东大学与威海市政府联合共建的多学科、开放式、综合性大学校区。她的诞生,开创了我国名校异地办学的先河;她的成长,印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与科学发展的光辉历程。

校区现有12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涵盖文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和医学等八大学科门类,设置37个本科招生专业,可在24个一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18个一级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同时可在17个一级学科招收博士后,已形成了培养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等多层次的教育体系。现有全日制统招本科生13500余人,国际学生300余人,博硕士研究生2500余人;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7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72人;博士、硕士生导师500余人。

基础教学设施完备。图书馆拥有中外文藏书170万册,各类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200余个,是集文献服务、知识服务、个性化服务于一体的多类型、多层次、全开放式管理的现代化图书馆,配备查询、借还、选座等自助设备,建有信息共享空间、学者研讨室等功能空间。教学、科研实验室64个,语音室及公共机房18个,多媒体教室58个,并建有常态化录播智慧教室137个、研讨型智慧教室3个、同声传译实验室3个、专业课程制作室1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5万余台(套),多媒体教室、智慧教室和语音室座位数1.6万多个。

在山东大学一体发展框架下,威海校区坚持一项计划、两大战略、三型校区的发展规划,即深入实施学术提升计划,贯彻落实特色立校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努力建设异地办学的示范性校区、坚持特色发展的高水平校区、加强国际合作的开放式校区,不断提升校区学术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加快建设成为山东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新亮点。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校区现有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2个、一流本科课程10门,优秀教材15部,优秀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分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近年来获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省级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43项,省级本科教学成果奖13项。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软件创新大赛、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汽车竞赛、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挑战杯等课外学术科技竞赛,近三年获得国家奖154项,省奖1000余项。

优化科研环境,提升科研实力。校区近三年先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450余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730余项,发明专利授权448件,获地厅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10余项。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拥有山东省光学天文与日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生物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海洋微生物菌种保藏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法律方法及立法学研究中心 “蓝色经济绿色发展文科实验室”“数字人文文科实验室”韩国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和重点研究基地。智库平台建设有序发展,近年来成立国际问题研究院、自贸区研究院等山东大学特色高端智库,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打造智库品牌,智库成果服务国家战略影响力提高。加强与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协同创新平台的合作建设,在空间科学、智能制造、新材料、海洋牧场以及东北亚区域性研究、海洋经济-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等方向深度参与国际科研合作。在威海市政府大力协作下,已启动文登圣经山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项目建设,并在此基础上规划建设中国东部地区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基地。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年均科普1万余人次。

深化国际交流,拓展国际合作。近年来,校区与15个国家和地区的120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鼓励优秀学生赴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等一批世界顶尖名校进行长短期访学和交流。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山东大学澳国立联合理学院,还分别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西澳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作开办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创人才培养新模式。与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共建先进制造业联合研究中心,在机械电子与自动化、3D打印、先进制造材料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联合培养研究生,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引智新格局。

校区设有多种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奖励,拥有完善的国家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和勤工助学制度,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学生在圆满完成学业后,由山东大学颁发统一的毕业证书。同时,有超过13%的应届毕业生被免试推荐到双一流高校和其他高水平大学以及国家级科研院所等攻读研究生。

作为山东大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威海校区始终秉承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坚持特色引领、内涵发展,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不断提升办学质量,为山东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海洋科学
  •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 国际政治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物理学
  • 电子信息类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应用物理学
  • 生物科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经济学类
  • 法学类
  • 汉语言文学
  • 新闻学
  • 应用化学
  • 金融学
  • 计算机类
  • 智能制造工程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自动化类
  • 数学类
  • 工商管理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具备海洋科学的基 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系统掌握海洋科学特定领域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能在海洋科学 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管理及技术研发工作,具有国际视野以及正确海洋观的高素质科技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海洋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 本知识,学习海洋科学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接受海洋调查、海洋观测、数据分析和海洋科学问题 研究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海洋科学特定专业领域的工作方法,具有在海洋科学特定专业领域开 展实验设计、数据采集、研究科学问题和解决应用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科学精神、敬业精神和海洋意识,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团结合作和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海洋科学(地球系统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掌握海洋科学特定领域专门化系统知识;

3.掌握海洋调查、观测和分析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开展海洋科学特定领域工作的一般方 法和专门技术;

4.具有从事海洋常规调查研究和从事海洋科学特定领域专门工作的基本能力;

5.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了解海洋科学特定领域的重大学术问题、前沿学术成果和国 际学术研究动向;

6.具有一定的设计实验方案,创造实验条件,利用观测、模拟、实验、分析等方法进行海洋科 学研究的能力,能够科学规范地撰写学术论文、参与学术交流活动;

7.熟悉国家海洋科学技术政策和海洋科学国际合作研究惯例,能够在知识产权、信息安全、 国际合作协议等有关政策、法规、条约的框架内参与国内外不同团队在不同海域的海洋调查和研 究工作;

8.了解国际海洋法,熟悉国家有关海洋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 发展、保护与合理利用海洋资源的管理模式。

主干学科:海洋科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

核心知识领域:海洋学、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 学、海洋生态学以及海洋管理等某一海洋科学特定领域核心知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海洋学I(64学时)、理论力学(64学时)、流体力学I(64学时)、流体力学实验(48 学时)、海洋调查I(72学时)、计算方法(64学时)、海洋调查实习(2周)、大气科学概论(64学 时)、物理海洋学(80学时)、卫星海洋学(48学时)、海洋要素计算(64学时)、动力气象学(80学 时)、近海海上调查(48学时)、海洋科学初探(32学时)、海洋一大气数据可视化(64学时)、海洋 环流(48学时)、海洋内波(48学时)、风暴潮(32学时)、海浪(32学时)、潮汐(32学时)、极地海 洋学(32学时)、海洋一大气相互作用(32学时)、物理海洋实验(48学时)。

示例二:海洋科学导论(64学时)、理论力学(64学时)、流体力学(I)(64学时)、海洋调查 方法(64学时)、天气与气象基础(32学时)、物理海洋学(64学时)、海洋要素分析方法和预报 (56学时)、海洋工程水文(32学时)、泥沙运动力学(32学时)、海洋环流(48学时)、计算流体力 学(48学时)、计算数学(48学时)、近海与海洋工程(24学时)、海洋灾害及预报(32学时)、海岸 动力学(32学时)、海域使用论证专题(32学时)。

示例三:海洋科学导论(56学时)、动物生物学(56学时)、植物生物学(40学时)、动物生理 学(48学时)、动物组织学(32学时)、微生物学(48学时)、细胞生物学(48学时)、遗传学(48学 时)、分子生物学(48学时)、发育生物学(48学时)、海洋生态学(48学时)、海洋调查与监测技术 (40学时)、海洋地质学(32学时)、海洋浮游生物学(32学时)、海洋底栖生物学(32学时)、海藻 学(24学时)、海洋水文气象(32学时)、海洋资源学(32学时)、海洋环境学(32学时)、药用海洋 生物学(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海洋学综合实习、海洋科学特定领域专门化实验与实习、科技创新类 实验与实践活动、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物理海洋学系列课程实验、海洋化学系列课程实验、海洋生物学系列课程实 验、海洋地质学系列课程实验、海洋环境科学系列课程实验、海洋管理系列课程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专业概况:本专业为适应国家海洋开发战略而设立,培养可掌握现代生物学和食品科学基本知识、理论与技能,具有进一步攻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潜能的学生。要求学生能在实践中运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海洋生物资源有效利用中的实际问题,成为从事水生生物精深加工技术、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及相关专业生产、管理、教学和研究开发能力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进入与海洋生物产品深加工、海洋生物制药、海洋保健品、化妆品、海洋生物材料制品开发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及教学单位。

主要课程:海洋生物资源、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天然产物化学、应用微生物学、发酵工程、酶工程、加工机械与设备、产品质量控制与管理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概况:国际政治专业是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的新设专业,是聚焦东北亚国际政治的重点发展专业。本专业在开设政治学概论、国际政治概论等传统的国际政治专业课程基础之上,将广泛开设涉及东北亚国家间的政治与外交,以及聚焦于地区和国别研究的专业课程,如:俄罗斯政治与外交、日本政治与外交等,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东北亚地区国际政治的教学和研究,使学生熟知国际政治、东北亚政治与经济的发展动态。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国际政治、东北亚政治经济与外交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东北亚国别政治和国际形势研究、社会调查与统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调查研究、分析判断和协调组织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学生除了学习规定的专业课程之外,还将集中学习学术英语以及东北亚国家语言,达到英语精通且至少能够熟练运用一门东北亚国家的语言,成为服务于东北亚政治、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专门型”人才。

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张蕴岭先生为学术带头人,专业领域齐全、梯队结构合理。现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5人,教授4人,副教授5人,讲师2人,且与美、日、韩、朝等国家的大学、智库机构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到对方国家深入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就业方向:中央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国际组织、各高校及科研单位、民间智库机构等。

主修课程:政治学概论、国际政治概论、东北亚政治与外交、国际政治经济学、东北亚历史与文化、东北亚经济与贸易、国别政治与外交、西方政治思想史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专业概况:本专业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由学校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联合制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英语交流能力和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能在机械电子工程及设计制造自动化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运行管理等工作的国际化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充分贯彻“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思想,强化核心能力培养,在宽厚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知识的基础之上,立足于机电工程领域,注重培养学生的机电一体化系统理论建构及应用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开拓能力的综合素质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装备制造业领域的科研、教学、产品设计开发、制造、生产运行管理等工作。

主修课程: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控制工程基础、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现代材料测试方法、冲压工艺与模具、现代材料连接技术、微机控制原理与应用、机电传动控制技术等。此外,部分专业课程如材料力学、固体力学、可再生能源系统、机械设计等课程将引进RMIT的课程体系和教材,并由RMIT派教授来校授课。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本科四年可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就读,学习期满成绩合格者获得山东大学工学学士学位证和本科毕业证;也可选择“2+2”方式,后两年到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就读,两校互认学分,学习期满符合两校学位授予条件者,获得山东大学工学学士学位证和本科毕业证以及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工学荣誉学士学位证。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物理学及相关前沿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同时也培养 能将物理学应用于技术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经过学习和训练,本专业学生应具备在 物理学及相关学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能达到毕业后从事研究、教学、技术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工 作的要求。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原理,接受科学思维和物理学研究方法 的训练,具有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作风和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 能力和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具有职业道德和爱国敬业精神;

2.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比较系统扎实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具备本专 业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职业安全意识;

3.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其他自然科学 和相关工程技术的初步知识;

4.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应用外语的交流能力 以及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普及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能力;

5.具有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科技 开发能力;

6.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7.对近代物理学和物理学的新发展在高技术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物理学相关学科和技 术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主干学科:物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运动现象与规律、热运动现象与规律、电磁和光现象与规律、物质微观结 构和量子现象与规律、凝聚态物质结构及性质、时空结构、物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力学(68学时)、热学(51学时)、电磁学(51学时)、光学(51学时)、近代物理(51学 时)、原子核物理(68学时)、理论力学(51学时)、电动力学(51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51 学时)、量子力学(68学时)、固体物理学(85学时)、数学物理方法(68学时)。

示例二:力学(54学时)、热学(54学时)、电磁学(72学时)、光学(72学时)、原子物理学(54 学时)、数学物理方法(72学时)、理论力学(72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72学时)、电动力学 (72学时)、量子力学(72学时)、固体物理学(72学时)、半导体物理与器件(72学时)。

示例三:力学(64学时)、热学(56学时)、电磁学(64学时)、光学(64学时)、原子物理学(56 学时)、数学物理方法(72学时)、理论力学(64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64学时)、电动力学 (64学时)、量子力学(72学时)、计算物理基础(32学时)、固体物理学(5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研究性训练、大学生创新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专业方向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专业概况:本专业设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两个专业方向,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使学生在经过四年学习后,初步具备在基础数学或应用数学某方向从事当代学术前沿问题研究的能力,为其成为高级数学专业人才打好坚实基础。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从事数学及相关学科的科研工作,可到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的基础数学、应用数学及其他交叉学科攻读研究生。

主修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数学物理方程、概率论、数理统计、实变函数、近世代数、普通物理、C++ 语言程序设计、数学模型、泛函分析、微分几何、拓扑学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专业概况:本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本专业的设立是为了适应我国信息科学和新材料的发展,满足国家对半导体行业和功能材料方面的人才需求,注重培养具有良好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半导体物理和功能材料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在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集成电路、功能薄膜与光子晶体器件、材料模拟计算和现代制备与测试技术等方面具有一定研究的专门人才。本专业与国内知名企业密切合作,共建“产学研”相结合的育人基地。并定期组织学生到中科院相关院所进行见习。

就业方向:本专业自设立以来为国家级科研机构和高校相关学科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优秀研究生,毕业生也可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技术、光电子应用技术、光电传感技术、光电检测技术、军事科学、功能薄膜材料研发、医学物理、测试计量方法和仪器开发等领域从事应用研究和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模拟电路及实验、数字电路及实验、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物理、集成电路工艺、薄膜物理与技术、现代材料测试技术、光电子技术、纳米材料与纳米器件、材料模拟与计算、计算物理与实验、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导论、基础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材料物理专业实验、C++语言设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专业概况:本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本专业培养生命科学基础型人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生物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和掌握生命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了解生物科学发展前沿和发展趋势,同时掌握现代生物学技术,接受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工作。

主要课程: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专业概况:本专业由教育部批准学校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联合培养,是为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要而设立的应用型本科专业。本专业借鉴国际专业培养规范,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适应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方案,系统地培养计算机科学理论与技术人才。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备计算机硬件软件设计与应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求实创新的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具备基础知识与科学方法运用于系统开发的初步能力,能够从事系统设计、科技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从事计算机领域的科研、教学、技术开发、软硬件测试、工程实施及项目管理等工作。

主修课程: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主流数据库应用、编译原理与技术、高性能计算、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计算机图形学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本科四年可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就读,学习期满成绩合格者获得山东大学工学学士学位证与本科毕业证。也可选择后两年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就读,两校互认学分,学习期满符合两校学位授予条件者,获得山东大学工学学士学位证和本科毕业证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高级计算荣誉学士学位证。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专业概况:汉语言专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丰富深厚的人文素养,开阔的国际视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文化使命感。培养学生人格健全,身心健康,有较高综合素质。要求学生掌握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有较高阅读理解、鉴赏评论和研究写作能力,有较强沟通、协作,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掌握查找、利用文献资料的基本方法,具有进行初步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提升自我,成为国家、社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名家辈出,形成优良传统。现在本专业师资力量强,科研水平高,多个领域的研究居全国前列。教师爱岗敬业,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了众多优秀毕业生。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专业优势,也可继续攻读研究生。学生可从事汉语言文学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企事业单位的文化宣传、文书秘书工作,新闻出版单位的新闻报道、编辑出版工作,对外汉语的教学与涉外企事业单位文字工作,并能适应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公共关系等方面的工作。

主修课程: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美学概论、马列文论选读、中国文学批评史。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专业概况:本专业与山东大学共同拥有新闻学与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新闻学专业以经典新闻教育模式为基础,注入切合当今网络传播和媒体融合需要的内容,紧密结合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与实务发展趋势,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培养具有新闻学理论基础和实务技能,具备先进传播理念和自主创新精神,具备新兴媒体及最新信息技术素养,能够在全媒体环境下实现综合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新闻传播高级人才。

本专业重视全媒体能力训练,学生将不仅获得传统新闻记者所强调的良好的文字训练,而且能够摄影、摄像、采写和编辑适应不同媒体形态的新闻报道,熟练运用多种媒体技术从事新闻传播。适应媒体对专业化人才的需要,将在本科高年级设立法治新闻、财经新闻、数据新闻方向,重点培养具备法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知识的复合型新闻人才。同时强化传播学理论和技能培养,培养新媒体环境中具备公共精神和公民理念,较强人文素养和沟通能力,较好的社会政策分析能力和传播理论素养,熟悉各类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新媒体传播工具的使用和运作,懂管理、善策划、会传播,具备全媒体素养和整合沟通能力的现代应用传播人才。

本专业设置有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中心,拥有全媒体加工与发布实验室、电视演播室、广播实验室、新闻摄影实验室、广告实验室、新闻编辑实验室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胜任多种媒体类型,适合在报刊、广电媒体、新闻网站、手机报、互联网企业等各类媒体机构从事新闻工作,也可在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联络、品牌传播、公共关系、文化交流、营销推广、社会沟通等工作,亦可通过推荐免试等途径进入新闻学、传播学、媒体经营管理等专业的硕士课程升读高级学位。

主修课程:新闻学概论、大众传播学、广告学概论、基础新闻实务、网络传播学、大众传播法与伦理、媒介经营管理、公共关系学、出镜记者与现场报道、融合新闻学、数据可视化与数据新闻。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专业概况:本专业主要培养既具有扎实深厚的化学基础,又具有广阔的应用视野的复合型化学专门人才。本专业既强调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和主干课程的学习,也注重化工基础、化工制图、波谱解析、材料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及科研素养。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化学、精细化工、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胜任科学研究、新技术开发、传统技术改造等应用科研和高层次管理工作。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大多进入国内“双一流”高校和中科院系统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并有学生被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名校录取。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化工基础、化工制图、化学工艺与设备概要、仪器分析、波谱解析、材料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生物化学基础及有关实验课程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专业概况:本专业由教育部批准,学校与澳大利亚西澳大学联合培养,是为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要而设立的应用型本科专业。本专业借鉴国际专业培养规范与教育部教指委制定的专业规范,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系统地培养面向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有关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和高级应用型金融人才。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有较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各种金融工作的专业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和国家金融方面的方针政策,具有创新意识、开拓能力和协作精神的综合素质优质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进入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亦可考取公务员、出国留学深造或者进入企业等单位工作。

主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学术英语(1-4)、政治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基础会计学、公共经济学、金融学导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计量经济学、应用财务管理、衍生工具策略与定价、投资分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西方货币金融理论、衍生产品市场、中央银行学、经营分析与评价。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本科四年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就读,学习期满成绩合格者,可获得山东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证和本科毕业证;学生也可选择后两年到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就读,两校互认学分,学习期满符合两校毕业要求及学位授予条件者,可获得山东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证和本科毕业证以及西澳大学商学学士学位证。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专业定义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立足“新工科”培养理念,该专业主要研究智能产品设计制造、智能装备故障诊断、维护维修,智能工厂系统运行、管理及系统集成等,培养能够胜任智能制造系统分析、设计、集成、运营的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及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计算机程序设计(Python、Java)》、《智能制造信息系》、《工业互联网》、《数据库技术》、《机械设计基础》、《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等。

就业方向

智能制造行业:智能产品设计及制造、智能制造产品开发、智能产品管理、系统架构规划。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453    本科毕业人数:1921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经济学类 电子信息类 应用物理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物理学 数学类 计算机类 自动化类 新闻学 法学类 工商管理类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外国语言文学类 海洋科学 汉语言文学 生物科学 应用化学 智能制造工程 金融学 国际政治
北京 2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0 0 0 0 0 0 0
河北 4 7 4 3 3 4 7 10 7 7 3 0 10 2 8 2 2 4 4 4 4 0
山西 4 6 0 0 2 3 4 8 4 5 2 7 10 5 8 6 2 0 0 3 4 2
内蒙古 4 4 0 0 0 0 5 5 3 4 0 6 11 1 10 1 2 0 0 4 0 2
辽宁 4 3 5 4 3 5 2 4 3 3 0 0 6 2 6 2 2 4 5 2 4 0
吉林 4 3 2 2 0 0 2 3 3 2 0 3 5 3 4 6 2 3 3 2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2 2 0 0 0 0 0 0 0 3 0 0 3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2 6 0 0 2 2 8 12 7 5 4 0 13 0 12 0 4 0 0 4 4 0
浙江 6 2 0 2 3 6 2 4 0 3 0 4 8 3 5 4 4 0 0 0 6 0
安徽 4 2 3 3 3 3 6 9 2 4 3 9 10 6 8 7 3 4 5 4 5 4
福建 2 5 2 2 0 2 4 10 5 4 2 2 8 0 8 0 2 2 0 0 4 0
江西 4 2 0 0 0 0 2 4 3 2 0 2 8 6 5 5 2 2 2 0 0 0
山东 8 6 40 40 37 50 7 7 7 7 3 5 14 5 10 7 6 30 30 8 39 0
河南 4 8 6 6 9 9 10 22 10 5 3 9 6 7 7 7 2 8 7 3 4 5
湖北 2 3 2 2 2 0 3 3 0 3 0 2 5 0 4 0 2 2 2 0 2 0
湖南 4 3 3 2 3 3 5 9 2 4 3 2 8 0 7 0 2 3 2 0 4 0
广东 5 5 2 3 2 2 7 12 3 4 0 2 9 2 10 2 2 2 2 5 4 0
广西 4 3 0 0 0 0 0 0 2 3 2 8 8 8 8 6 2 0 0 2 0 0
海南 2 0 0 0 0 0 0 0 0 2 0 0 3 2 3 0 0 0 0 0 0 0
重庆 2 0 2 3 2 2 2 3 2 3 2 0 6 0 4 0 0 0 0 0 4 0
四川 4 5 2 2 2 2 4 8 2 5 3 7 8 5 9 6 2 2 3 3 2 0
贵州 4 2 0 0 0 0 0 2 0 2 2 2 2 4 4 5 2 0 0 2 0 0
云南 2 2 0 0 0 0 0 2 2 2 2 3 6 5 4 5 2 0 0 2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4 3 3 2 2 2 0 3 3 2 0 2 5 2 4 3 2 2 2 2 0 0
甘肃 2 3 0 0 0 0 0 2 2 2 2 8 8 3 6 4 2 0 0 2 0 4
青海 2 0 0 0 0 0 0 0 0 0 0 2 4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4 0 0 0 0 0 0 0 0 2 0 2 0 2 4 0 0 0 0 0 0 0
新疆 4 3 0 0 0 0 0 0 4 2 2 3 7 3 5 4 2 0 0 2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