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晴川学院

普通本科
武汉晴川学院
毕业生数据

3733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教育部办学条件评估验收合格高校

◆湖北省转型发展试点本科高校

◆湖北省“平安校园”

◆全国同类院校中率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高校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前校长、昆山杜克大学校长刘经南教授为首席顾问

◆全国软件设计、电子设计等各类学科竞赛成绩领跑全国同类高校,高于部分985、211高校

◆学生考研率,英语四级、专业八级一次性通过率,毕业生就业率均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

◆办学设施一流,依山傍水,被公认为“最美大学校园”之一

◆传承百年武大文化底蕴,被誉为“最有爱心”、“最具活力”高校

◆2017-2019年度“湖北省文明单位(校园)”

◆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综合办学实力位列全国同类院校20强、2016湖北最具影响力十强民办高校、2016湖北十佳民办本科高校、新华网2020年度“社会影响力民办高校”、央广网2020年度“品牌知名度民办高校”、武汉大学生创业学院、湖北省高校伙食管理及防疫工作先进集体、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2020年度高校电信网络诈骗警情防控先进单位。

武汉晴川学院的前身为武汉大学举办的武汉大学珞珈学院。2016年4月,学校更名为“武汉晴川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本科高校。

【办学基础设施一流】
学校占地面积千余亩,主校区位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中华科技产业园,坐落在4A级龙泉山风景区,校园背靠龙泉山,面朝梧桐湖,依山傍水,空气清新、四季如画,被公认为“最美大学校园”之一,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学校建有现代化、功能齐全的教学区、实验实训区、学习休闲区、住宿生活区、体育运动区。其中现代化的教学大楼、近百个设备先进的实验实训室,可同时容纳13000人上课或实验实训;花园式的学生公寓,均配有独立卫浴、空气能热水器、空调等设施,光纤网络全覆盖;学生食堂(安装中央空调)被誉为武汉高校中“最质优价廉”的食堂,金融服务网点、医院、超市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学科专业特色鲜明】
学校现设会计学院、商学院、计算机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北斗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外国语学院、传媒艺术学院、设计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9个学院,42个本专科专业,涵盖经、管、工、文、艺、教育学6个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近1.4万人。学校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率先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现有2个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已招收6届),1个“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2个湖北省“十四五”高等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群,播音与主持艺术、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4个专业获评为湖北省本科高校一流专业,会计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获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有管理类、计算机类、传媒艺术类等多个应用型专业集群,2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学校在全国同类高校中率先设立北斗学院,开办导航与位置服务、物联网应用等相关专业。

【师资力量雄厚】
学校坚持共享武大优质资源,高起点办学。各二级学院院长均由武大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教师团队中,教授、副教授教师占比近40%,硕士、博士学历教师占比近90%,博士生导师及享受国务院或省政府津贴等专家学者近40人。学校还自主培育了一批“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湖北省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和高素质的“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聘请了一批企业高管、高级工程师等行业精英为特聘教授、客座教授。

【人才培养成果丰硕】
学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坚持协同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在全国同类高校中率先推行分级教学、分段分类培养,努力搭建“横向能拓展、纵向能提升”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获湖北省政府第八届教学成果奖。学校先后与美国TI公司、阿里巴巴、万豪国际、人福医药及湖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等近百家知名企业、行业协会开展合作,打造校企合作“航母”,成立产学研战略联盟(湖北)人才培养基地,开办“金融证券”、“会计信息化”、“网络营销”、“传媒艺术”、“工业机器人”等近20个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班,学生毕业后,优先就业。
就业创业:学校积极推进就业“一把手”工程,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4%,毕业生质量获社会和用人单位广泛认可。晴川学子还可与985、211高校学生一样,拥有在当代集团及旗下各上市公司和名企的就业机会,每年大批晴川学子被优先录用。近百名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企业资产超千万,部分资产过亿。
考研深造:2010年以来,考研录取率逐步提升,大批晴川学子考取英国剑桥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研究生。
学科竞赛:近年来,学生在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全国软件大赛、全国电子商务挑战赛、全国广告艺术大赛等国家级竞赛中的获奖成绩居同类院校前列。
双证融通:学校具有国家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资格,实施“1+x”证书制度,学生在校期间可获多个国家职业资格技能证书,提高就业竞争力。
专升本教育:学校具备“普通专升本”招生资格。专科学生毕业后,可参加学校组织的专升本考试,学校根据考试成绩自主划线录取。

【奖助体系完善】
学校率先在全国同类高校中成立了教育基金会,资金主要用于扶贫济困,支持优秀学子创业,奖励品学兼优的晴川学子等方面。学生奖、助、贷、免、勤工助学体系完善。每年发放各类奖助学金近千万元,奖助覆盖率达到40%。

【校园文化浓郁】
学校设立了万瑞兴文化艺术基金,全力打造以“美丽晴川、大爱晴川、魅力晴川、特色晴川、平安晴川”为特征的一流校园文化;成立了晴川艺术团(下设舞蹈团、民乐团、流行乐团、合唱团等10个分团),20多位国家级艺术名家加盟;成立了晴川书院,国学名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李敬一教授任院长,开设“国学大讲堂”,弘扬国学国粹;组建了湖北省大学生京剧团、当代美学与文化研究所、全国高校首支中国女子围棋甲级联赛队、赛艇队、足球队。现有学术类、实践类、艺术类、体育类、公益类社团近50个,形成了“爱尚晴川”、“金秋文化艺术节”等十大品牌活动,师生在全国及湖北省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中多次荣获一等奖。
【对外交流广阔】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国际化办学,通过联合开展“2+2”本科双学位教育、“4+1”“3+1+1”本升硕硕士教育、交流生、文化交流等多种形式,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有关高校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供用电技术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金融服务与管理
  • 电子商务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电工、电子、 电机拖动基本知识,具备配电设备及线路的监控、运行、检修、安装、调试能力,从事变配 电运行、配电线路及设备维护与检修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供电、电气工程建设、能源电力服务等企业,在配电网运行、检修、电能计量, 电力营销岗位群,从事变配电设备安装与调试、用电营业管理、电能表校验、装表接电等工 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基本的电气测量、电路分析能力:

3.具备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异常运行及故障的电气量的分析能力,异常处理和事故处理 能力;

4.具备中低压供配网电气一次、二次部分的初步设计能力;

5.具备中低压变配电设备及线路运行、检修和事故处理能力;

6.具备供用电工程安装、调试能力;

7.具备电能表检定、计量误差分析、电能计量装置检查、分析判断、电能计量装置配置 及安装能力;

8.具备电力营销业务处理能力。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电工基础、电机与拖动、供配电网络与设备、配电线运行及维护、电力安全生产技术、 配电系统自动化、用电营业管理、电能计量与装表接电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配电设备及线路的运行与维护、事故处理、检修、安装以及配网自动装置的 运行与维护、电能表检定、装表接电等实训。

在供用电、电气工程建设等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变电站值班员 农网配电营业工 电能计量检修工装表接电工进网电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供用电技术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设备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熟悉电子技术、 通信技术等知识,具备电子设备安装调试、系统调试、工程实施等能力,从事电子工程实施、 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电子信息行业,从事电子信息产品的系统集成、系统运行维护及制造中的产品 测试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使用通用电子仪器完成电子产品调试、测试的能力;

3.具备实施弱电工程和网络工程的综合布线能力;

4.具备工程制图和识图能力;

5.具备识读技术文件、工程文件的能力;

6.具备系统集成产品调试和测试能力;

7.具备典型系统运行与维护能力;

8.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

9.掌握典型通信产品的基本原理、结构和主要性能参数。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及应用、射频技术、EDA技术应 用、数据通信与网络、电子测量技术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电工、EDA技术、电子产品调试及检验、综合布线等实训。

在电子信息类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网络设备调试员 无线电调试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电子与信息技术 电子技术应用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通信设备检验员 计算机绘图员 通信技术 通信工程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商业银行临 柜业务、金融服务营销、商业银行产品及理财等基本知识,具备临柜业务处理、产品营销、 客户理财能力,从事个人储蓄业务、现金出纳业务、会计核算业务、银行卡业务、客户经理 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金融、证券等行业的一线岗位,从事个人储蓄处理、现金出纳处理、会计结算 处理、客户经理、银行卡业务管理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快速手工点钞与机器点钞、准确识别假币及现金挑残、熟练使用五笔输入、准确 进行账簿登记与账目核对等技能;

3.掌握金融服务礼仪的基本规范与具体要求;

4.掌握商业银行个人储蓄业务、财务会计核算、银行会计业务核算、商业银行授信、个 人理财业务的基本知识、业务规范与操作流程;

5.掌握必需的英语、计算机和互联网知识的应用;

6.了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国际金融业务、证券投资业务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与相关 的业务要求。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银行会计实务、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金融服务礼仪、金融服务 营销、反假货币技术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会计职业基础能力训练、中文输入、电脑传票输入、点钞技术、货币真伪鉴 别与假币收缴的处理、企业财务核算、企业财务会计软件操作、金融从业人员服务礼仪、银 行会计对公业务操作、商业银行客户营销技巧训练、个人理财方案设计、主要银行产品调查 分析、银行柜面个人业务、银行授信业务操作、全功能银行网点设计、银行柜面业务情境双 语交流调查方案设计与调查报告撰写等实训。

在金融、证券等机构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反假货币上岗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银行业专业人员初级职业资格证

助理理财规划师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金融事务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金融学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信息技术、 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等基础知识和网站(网店)运营相关知识,具备商务信息处理、网络营 销、网店内容维护与管理、网络交易管理、网络客户服务与管理等能力,从事网站(网店) 规划与运营及网络客户服务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电子商务应用企业,在网站(网店)运营管理、网络客户服务管理、网络信息 编辑等岗位群,从事商品信息采集与处理、网店装修、商品采购与销售管理、营销活动策划 与推广、网络客户服务、数据分析应用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较强的产品推销和网络沟通能力,能够建立和维护客户关系;

3.具备网络信息采集、筛选和编辑能力,能够从事互联网内容建设;

4.具备熟练使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络零售和外贸活动的能力;

5.掌握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具备跨境电子商务运营管理的能力:

6.掌握网站(网店)运营管理、商品采购与销售管理、网络交易管理的能力;

7.掌握市场营销基础知识,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网络营销工具开展网络营销活动,并能够 通过数据分析进行效果监测;

8.熟悉互联网产品的运作流程,并具备策划、设计实施与管理的能力。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电子商务基础(概论)、商品信息采集与处理、网站内容编辑、网站建设与管理、网络客 户服务与管理、网络营销、交易管理、电子商务综合实训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商品拍摄、图像图片处理、网店装修、市场调研与分析、网络推广、交易管 理、网络客户服务、网站内容编辑、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网络创业等实训。

在生产、流通和服务等电子商务应用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电子商务师(三级) 客户服务管理师(三级) 网络编辑师(三级)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电子商务 客户信息服务 市场营销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电子商务市场营销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0    本科毕业人数:3299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434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金融服务与管理 供用电技术 电子商务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北京 0 0 0 0
天津 0 0 0 0
河北 0 0 0 0
山西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辽宁 0 0 0 0
吉林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上海 0 0 0 0
江苏 0 0 0 0
浙江 0 0 0 0
安徽 0 0 0 0
福建 0 0 0 0
江西 0 0 0 0
山东 0 0 0 0
河南 0 0 0 0
湖北 0 0 0 0
湖南 0 0 0 0
广东 0 0 0 0
广西 0 0 0 0
海南 0 0 0 0
重庆 0 0 0 0
四川 0 0 0 0
贵州 0 0 0 0
云南 0 0 0 0
西藏 0 0 0 0
陕西 0 0 0 0
甘肃 0 0 0 0
青海 0 0 0 0
宁夏 0 0 0 0
新疆 0 0 0 0
台湾 0 0 0 0
香港 0 0 0 0
澳门 0 0 0 0
外籍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