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医药大学

普通本科
辽宁中医药大学
毕业生数据

1485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辽宁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8年,时称“辽宁中医学院”,是经辽宁省委批准,由辽宁省中医进修学校(成立于1955年)、辽宁省中医医院(成立于1956年)合并成立的辽宁省唯一一所中医药高等院校。经教育部批准,2006年更名为“辽宁中医药大学”,经辽宁省批准,2013年增具“辽宁省中医药科学院”名称,2017年牵头共建“辽宁省中医药健康产业校企联盟”,2019年牵头共建“辽宁省中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2020年建立“辽宁省中医药博物馆”。辽宁中医药大学是首批博士、硕士授予权高校,首批有条件接收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高校,首批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首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首批“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委托培养高校、首批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全国中医药文献检索分中心、首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

党的建设及获得荣誉。学校党委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工作理念,紧密结合中医药专业特色抓党建,形成了“党建统领,培根铸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格局。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辽宁省先进集体、辽宁省新时代党建工作示范高校、辽宁省教育系统雷锋式学校、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辽宁五一奖状、辽宁工人先锋号、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党委、辽宁省高等学校先进党组织、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辽宁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辽宁省文明单位、辽宁省文明校园、辽宁省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

办学规模及机构设置。学校总占地面积1000余亩,主校区位于辽宁省会城市沈阳,分校区分别位于滨城大连和药都本溪,形成“一校三区”办学格局,确立了“南药北医中基础”发展布局,协调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学校设置医、理、工、管、文、法、农等7个学科门类,27个本科专业,现有各类学生21000余人。内设 18个学院、4 所直属附属医院、1个教学部、3个教学实验中心、1个实验动物中心、1所科学院、3所研究院、3所图书馆,是辽宁省唯一一所培养中医、中药、针灸推拿、中西医临床医学、高级护理和医学相关人才的高等院校。

学科与学位建设。中医药主干学科全部位列省一流学科,拥有 1 个国家重点学科、26 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4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21 个辽宁省中医药重点学科;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 2 个辽宁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有 3 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教育教学。拥有 1 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 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 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 个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个省级教学团队、22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精品视频公开课、94门省级一流课程、9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7个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6 项省级本科教学成果,主编131部国家级、行业规划和特色创新教材,获批1部国家级优秀教材,8部省级精品教材、12部省级优秀教材,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综合基地、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中医类别)、全国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考试工作基地、全国“标准化病人”(SP)实践教学示范基地。

人才工作。在国家人才层面,拥有3名国医大师、4名全国名中医、3名岐黄学者、3名青年岐黄学者、2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名“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1名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1名“岐黄中医药传承发展奖”获得者、1名“岐黄中医药传承发展奖”传承人奖获得者、1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高校委员、113人次入选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6名国家卫生计生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4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全国优秀教师、2名国家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名全国普通高校百名“两课”优秀教师、80名全国中医(基础、临床)优秀人才、1名教育部高校“双带头人”。在省级人才层面,拥有1名辽宁省院士后备人选,2名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2名辽宁省领军人才、11名辽宁省优秀专家、26名辽宁省教学名师、12名辽宁中医大师、98名辽宁省名中医、31名辽宁省青年名中医、30名辽宁省第一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2人次入选辽宁省高校“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特聘教授、3名辽宁省学术头雁、1名辽宁省最美医务工作者、1名辽宁省教育系统“最美教师”、5名辽宁省优秀教师、17人及2个团队入选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2个团队入选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46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87人次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

科学研究。拥有 1 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3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三级实验室、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省科协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基地、1 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1个省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平台、4个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办3种中医药学术期刊,《中华中医药学刊》是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位列全国中医药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级;《辽宁中医杂志》《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位列中医药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

对外合作及开放办学。具备中国政府留学生奖学金招生院校资格,是中国-中东欧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中国-泰国中医药中心、中国辽宁-泰国中医药合作基地,在斯洛伐克医科大学设有中医孔子课堂,与新西兰Ara坎特伯雷理工学院合作举办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学校具有孔子学院奖学金接收院校资质,是辽宁省政府留学生博士奖学金招生院校。学校立足亚洲,面向欧美,拓展非洲,放眼全球,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35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医疗机构或学术团体建立合作关系。

医疗服务。设立4所直属附属医院(临床学院),分别增具辽宁省中医医院、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辽宁省肛肠医院、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名称,均为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拥有11个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7个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2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54个省重点专科,拥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科研基地、国家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基地、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及紧急医学救援双基地、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国家临床药理基地;6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8个临床教学实践基地。

校园环境及条件。聚焦“健康校园、美丽校园、现代校园”理念,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不断推进人文校园、节约校园、平安校园、智慧校园建设,为高质量办学提供服务保障;学校拥有基于云计算的高效、安全的数据中心,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实现了覆盖沈阳、大连、本溪三个校区的高性能网络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数据信息化服务能力,学校获批辽宁省首批数字校园试点建设单位。沈阳、大连、本溪,一校三区图书馆,以中医药学为特色构建丰富厚重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基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和校本文化构建一脉相承的文化叙事空间。以人为本,创新服务,为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创新提供支撑与保障。

进入新时代,乘势谋发展。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下,辽宁中医药大学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遵循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厚德博学、继承创新”校训精神,着力推进高质量办学内涵建设,不断增强办学治校硬核实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和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进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正向着内涵丰富、特色优势突出的一流中医药大学的奋斗目标扎实迈进,以新的更大成绩迎接中医药发展的美好明天!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中医养生学
  • 中医康复学
  • 康复治疗学
  • 针灸推拿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市场营销
  • 物流管理
  • 英语
  • 医学检验技术
  • 方剂学
  • 护理
  • 生药学
  • 思想政治教育
  • 药理学
  • 针灸推拿学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中药学
  • 中医儿科学
  • 中医妇科学
  • 中医骨伤科学
  • 中医基础理论
  • 中医临床基础
  • 中医内科学
  • 中医外科学
  • 中医医史文献
  • 中医学
  • 中医骨伤科学
  • 中西医临床医学
专业代码:100511TK 学制:五 学位:医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进步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具有良好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中医药文化底蕴、较强中医思维能力、传承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扎实中西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在高等院校、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工作的中医师。坚持“立德树人”、“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教育理念,培养掌握宽厚中医学基本理论、较强中医养生学专业理论和临床技能,熟悉西医学基础知识和技能,重视人文素养和培养创新精神,能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养综合体、运动保健中心以及健康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中医养生保健的临床、教育和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中医药高级养生专门人才。
毕业生就业行业及岗位:能够在高等院校、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工作的中医师;能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养综合体、运动保健中心以及健康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中医养生保健的临床、教育和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中医药高级养生专门人才。
专业代码:100510TK 学制5年 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适合国家现代化发展战略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合理的知识结构,一定的创新精神,系统的中医学理论、康复医学理论、传统康复方法和对常见功能障碍进行中医康复临床诊疗能力,具备初步的中医康复科学研究能力,具备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方面工作的中医康复学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就业行业及岗位:本专业学生授予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可到各省市级综合医院中医康复科、康复医学科,专科医院等从事中医康复医师工作,也可到疗养院、保健中心、体育医院或运动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从事康复治疗工作,还可在教育培训和医疗设备器械等领域从事医疗教育、科普宣传、器械制造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学科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专业代码:101005 学制4年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德、智、体、美、劳等全方面发展的,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卫生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掌握中医药和现代医学核心知识,具备扎实的康复治疗学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技能,熟练运用现代康复治疗基本技能和传统康复技术从事临床常见疾病的康复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各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康复治疗工作,从事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
毕业生就业行业及岗位: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中心(康复医院)、康复门诊从事康复治疗师技术工作,也可到疗养院、保健中心、体育医院或运动队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单位从事康复治疗工作。还可以从事医疗、护理、卫生,美容、保健,制药、生物工程,教育培训和医疗设备和器械等领域的工作。岗位为康复治疗师、理疗师及其他。
专业代码:100502K 学制5年 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品德好、专业知识精、实践能力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富有社会良知和责任感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以及与医药相关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较为系统的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现代医学知识,系统掌握针灸推拿学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中医思维与临床实践能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富有创新意识和中医药针灸推拿岗位胜任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就业行业及岗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学及针灸推拿学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中医针灸推拿学专业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指导临床诊疗疾病,胜任于中医针灸推拿相关的各种岗位。
专业代码:120401 学制4年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特别是卫生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并熟悉现代医学和中医学基础知识,具有公共意识、公共精神、公共责任,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具备一定的领导、协调、组织、决策能力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毕业生就业行业及岗位:毕业生适合在公共事业管理机构,尤其是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药品与食品监督、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等,以及各类健康产业相关单位从事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健康管理等工作。
专业代码:120202 学制4年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和创新精神,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具有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掌握市场营销知识与相关技能,熟悉医药知识和技能,具有国际视野、本土情怀、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沟通技能,能够在医药生产企业、流通企业以及其他生产流通企业和各级医疗机构以及政府有关部门,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策划、销售管理等营销业务及管理工作,也可从事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营销人才。
毕业生就业行业及岗位:毕业生主要就业于生产企业、商贸企业以及金融企业,特别是医药生产、流通企业和各级医疗机构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策划、企业顾问、客户关系管理、商务拓展、商业数据分析、市场开发、营销管理、推销服务等岗位。
专业代码:120601 学制:四年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较系统地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了解医药相关理论及医药政策法规,掌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系统分析、设计、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流运作,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在企业、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特别是在医药生产、流通企业和各级医疗机构从事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系统优化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就业行业及岗位:主要为生产制造企业、商贸流通企业、物流企业、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特别是医药生产、流通企业和各级医疗机构的采购管理、生产物流管理、销售物流管理、运输与配送管理、仓储及库存管理、物流信息管理、货运代理等岗位。
专业代码:050201 学制4年 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又具备中医药基础知识以及中医专业英语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语言技能从事英语教育、翻译、以及中医药相关国际文化交流工作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毕业生就业行业及岗位:毕业生主要从事中医药翻译、中医药文化交流、英语教育、翻译等。岗位有英语教师、翻译、对外贸易专员、公务员等。
专业代码:101001 学制4年制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病理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备医学检验技师的工作技能,能胜任二级以上医院检验科、病理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及科研机构从事医学检验或病理检验工作,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检验应用型高级人才。
毕业生就业行业及岗位: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呈现多元化,基本的就业方向包括:各级医院检验科、病理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血站及卫生检疫部门、计划生育研究所、药检所、海关、血站、独立医学检验中心等从事临床检验、病理检验、卫生检验、药品检验、商品检验、环境保护、海关检疫等工作;也可从事管理、医检设备维修、试剂研制及营销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100501K 学制8年 授予医学硕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现代医学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能从事中医医疗以及预防、保健、康复工作的毕业生,并为他们将来在中医教育、科研、对外交流、文化传播以及中医药事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具备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素养,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具有系统的中医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较强的中医思维与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传承能力与创新精神,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关爱儿童、思想品德好、专业知识精、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中医儿科领域应用型、创新型高级人才为根本目标。
毕业生就业行业及岗位:在各级医疗单位、医学科研单位从事中医学儿科临床医疗或教学、科研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学科或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促进订单式中医药儿科人才培养,全面拓展学生就业广度和深度;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平台,鼓励中医药人才自主创业。
专业代码:100513TK 学制5年 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现代医学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具备较强的中医思维与骨伤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传承能力与创新精神、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从事中医医疗以及预防、保健、康复工作,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富有创新意识的中医骨伤科学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就业行业及岗位:适应于各级综合性医院、中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骨伤、康复医疗、科学研究及卫生、教育、管理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专业代码:100601K 学制5年

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系统掌握中、西医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中西医结合思维与临床实践能力,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较强的传承能力与创新精神,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较强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能够运用中、西医知识和方法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及急重症,具备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工作能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并为从事中西医结合教育、科研、对外交流、文化传播以及医疗卫生事业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毕业生就业行业及岗位:在各级医疗单位、医学科研单位从事中西医临床医疗或教学、科研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学科或相关专业硕士学位。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579    本科毕业人数:906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方剂学 护理 生药学 思想政治教育 药理学 针灸推拿学 中西医结合基础 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药学 中医儿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临床基础 中医内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医史文献 中医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西医临床医学 中医养生学 中医康复学 康复治疗学 针灸推拿学 公共事业管理 市场营销 物流管理 英语 医学检验技术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