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普通本科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毕业生数据

6998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学校创建于1949年,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国家重点大学之一。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条件接收留学生单位,1996年由阜新矿业学院更名并升格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999年被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2年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签署协议共建学校,2013年获批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9年入选辽宁省重点建设的10所国内一流大学之列。

学校现建有阜新校区中华路校园、玉龙校园和葫芦岛校区龙湾校园,占地4240亩。在册学生3.9万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留学生2.8万人。学校着力加强“双一流”建设,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管、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现拥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辽宁省一流学科、7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12个国家一流专业、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0个辽宁省一流专业、12个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研究中心、7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科技研发平台;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个辽宁省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平台、2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4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社科基地。现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拥有2个院士工作站、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1个辽宁省教学团队、2个黄大年式教学团队、2个兴辽英才计划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两院院士(双聘)6人、长江学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52人、辽宁省攀登学者9人、辽宁特聘教授19人、二级教授17人;有3名教师被确定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名教师入选第一批辽宁省学术头雁,26名教师被评为省教学名师,30名教师入选“兴辽英才”计划,124名教师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学校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太阳石精神”为核心、以“家文化、和文化、廉文化、创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文化。

学校始终坚持把本科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建设一流本科和一流专业,着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具有国际视野和“太阳石精神”的一流应用创新型人才。2010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6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首批99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连续两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17万余名优秀毕业生,其中有10余名校友先后当选为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和中纪委委员;有国务院副秘书长,有数十名国家部委领导、省委书记、省长、市委书记、市长,有4名校友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有30余名校友担任国内知名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有一大批校友担任国有或民营大中型企业管理者。

辽宁工大人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加敏锐的思维、更加开阔的胸襟、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过硬的作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实施特色发展战略、质量提升战略、创新驱动战略、人才强校战略、文化引领战略,为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安全工程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应急技术与管理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生物工程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 工程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 工商管理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市场营销
  • 通信工程
  • 会计学
  • 行政管理
  • 人工智能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自动化
  • 电子商务
  • 机器人工程
  • 动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金融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
  • 软件工程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升本)
  • 网络工程
  • 法学
  • 软件工程(专升本)
  • 数字媒体技术
  • 运动训练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升本)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英语
  • 土木工程(专升本)
  • 土木工程
  • 广播电视学
  • 地质工程(第二学位)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采矿工程(第二学位)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采矿工程(创新实验班)
  • 智能建造
  • 地理信息科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第二学位)
  • 测绘工程
  • 理论与应用力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职)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工程力学
  • 工程管理(中职)
  •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职)
  • 能源化学工程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职)
  • 地质工程
  • 机械电子工程
  • 土木工程(中职)
  • 资源勘查工程
  • 工业设计
  • 土木工程(联合培养专升本)
  • 采矿工程
  • 车辆工程
  • 自动化(中职)
  • 矿物加工工程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安全工程(第二学位)
  • 交通工程
  • 金属材料工程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联合培养专升本)
  • 环境工程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联合培养专升本)
  • 环境生态工程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软件工程(创新实验班)
  • 建筑学

该专业紧紧围绕国家发展命脉,致力于水、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以及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及利用。学习不同能量之间如何高效清洁转换及利用的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电能或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流体机械与低温制冷工程;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热能的压缩机;化学能转换为热能的现代锅炉设备;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及电能的汽轮机与火电厂;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转换为机械能或电能的新能源电厂等。

本专业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可从事泵、风机、锅炉、汽轮机、火电厂、制冷工程、压缩机、新能源电厂等工程领域相关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运行、管理和营销等工作。

该专业是国家首批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辽宁省优势特色专业、示范专业、工程教育试点改革专业。在全国安全工程专业中排名第一,在辽宁省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一。

本科期间主要学习安全科学、安全技术与工程、安全与应急管理、职业健康的知识和技能,未来可以在公共安全、矿山、建筑、施工、消防、机械与电气、化工等行业和领域从事安全管理、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研究、安全评价、安全监管与监察、安全检测与监控、应急救援等工作。

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学院提出 “以专业认证为导向、以卓越工程师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理念,将矿山安全方向作为专业特色与优势,同时将公共安全、建筑安全、消防安全、化工安全等作为就业的主要面向。

在人才培养上成果显著,在历届全国“挑战杯”竞赛、全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大学生创新与实践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均获得了优异成绩,每年都有多名学生荣获孙越崎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

专业代码:080503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理论部分:在基础教育系列中重点强调基础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工程技术基础课群;大学外语、马克思主义原理等社会科学课群。在专业教育系列中重点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包括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能源系统工程、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光伏科学与工程、风力发电原理、生物质能工程、核能利用基础等专业平台课群;光伏材料与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场等专业选修课群等。

相近专业:

核物理 核工程与核技术 核反应堆工程专业 风能与动力工程 南昌大学几所高校开设了太阳能建筑一体化 光伏材料专业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在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领域从事相关工程技术领域的开发研究、工程设计、优化运行及生产管理工作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具有较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电子等学科基础知识;2.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管理科学基础知识;3.掌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4.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5.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1、专业概况
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是为适应国家应急管理发展需求而设置的新专业,是全国首批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该专业依托安全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辽宁省一流学科,培养掌握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应急理论、应急技术、应急管理等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公共安全、矿山、化工、消防等行业和领域,从事应急方面的预防与控制、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预案编制与管理、研究与开发、教育与培训等工作的应用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5年左右,能够成为所在单位或部门的技术管理骨干。
为达成上述培养目标,本专业共设置“应急管理学、应急救援装备、灾害风险识别与评估、灾害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监控预警技术、应急法规、应急决策与指挥、应急通信技术”等8门核心课程。在理论课程学习之外,通过“灾害仿真模拟”、“应急预案课程设计”、“检测监控实训”、“监测预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以及在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接受“专业技能培训”、充分利用校内外应急平台开展“应急演练”、到应急局(厅)及其它企事业单位“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充分培养学生应急技术与管理实践能力。同时,通过实行导师制,在导师指导下开展“职业项目与创新训练”,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2、师资队伍
本专业目前共有专任教师24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8人,讲师5人,100%具有博士学位,专业师资力量雄厚。
3、人才培养效果
目前,本专业共有在校生57人,其中19级(大二)1个班28人,20级(大一)1个班29人。考虑到现有师资和教学资源情况,为保证人才培养效果,未来2~3年将维持每年1个教学班(30人左右)的招生规模。

培养具备电工电子、电力系统、控制理论等专业基础知识,能在电气工程和控制科学工程领域内的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环节中,从事电力系统运行与维护、电气设备设计与制造、电气工程系统的监测与控制等工作,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与交流,具有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意识和适应发展能力的应用创新型高级人才。该专业已顺利通过《华盛顿协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该专业是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注重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加强产学研结合,对学生进行科研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工程素质得到训练。毕业后可以进行独立课题研究,并提交专业论文,保研、考研、出国深造比率大。

依据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紧密结合智能电网发展对人才迫切需求而开设的新兴专业。

该专业培养具备电气工程和信息工程理论基础,掌握信息采集和处理基本理论,掌握电力系统通信技术以及生产、运行规律和特点,熟悉智能电网发展动态,对智能电网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有一定认识,能够从事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领域相关的生产制造、工程设计、系统分析、运行维护、技术开发、教育科研、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特色鲜明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该专业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管理学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系统设计研发、数据分析、ERP实施等方面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具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践和研究能力,毕业后能够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组织从事信息系统建设与信息管理。毕业5年后成为系统架构师、数据分析专家或组织信息主管。

将电气工程与控制理论这两个专业有机结合,主要学习电路、模拟电子、数字电子、电机与拖动、信号与系统、电力电子技术、DSP技术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运动控制系统、电力工程基础、智能控制技术等课程。学生能够将自动控制、智能控制相关理论知识应用到电机、电器等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研制开发、运行控制、试验分析、生产管理中去。毕业生可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电力系统运行与维护和电力设备制造与检测等工作。

该专业培养学生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土木工程技术和建设法规等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方法和手段,接受工程师基本训练,服务建设开发单位、建筑企业、工程咨询企业、投资企业、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科研和教育单位等部门,从事工程项目方案论证与决策、工程项目投资(成本)管理和全过程工程项目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级项目管理人才。

该专业主要学习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自然科学与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现代电子信息工程基本理论与技术、通信电路与系统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电磁与微波基本仿真与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验技能、工程实践应用和设计开发能力。毕业后能在信号处理与数字设计、电路与系统、电磁与微波、智能控制等方面从事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工程开发等工作。

该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具备管理定量分析、决策、管理方案优化设计及良好沟通等实践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团队精神的复合型人才,致力于成为智能化时代商业领域优秀的全科医生与领导者。学生适于在工商企业从事经营和管理工作。

该专业使学生在掌握微电子技术基本原理和工艺的基础上,以集成电路设计为核心,兼顾板级电子系统设计及应用;以微电子、信息与通信系统的设计和集成的融合为专业特色,与其他专业紧密结合,突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支撑作用,以育人为根本,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与人文素养,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良好的外语能力,拥有创新意识以及跟踪掌握本专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够在集成电路、射频电路与系统、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电磁与微波等方面从事研究、开发、制作及管理的应用创新型人才。毕业五年左右能胜任电子科学与技术工程师岗位,成为技术或管理骨干。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管 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具备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发现、分 析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策 划、销售管理等营销业务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市场营销及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营销 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现代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市场营销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为企业推出新产品(或新品牌)、开拓新区域 (行业)市场的营销方案进行策划的能力;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基本 能力;

4.熟悉我国有关市场营销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及了解国际市场营销的惯例和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 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

核心课程: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销售管理、广告学、国际市场营销、商务谈 判、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物流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习、毕业实习。

主要专业实验:市场营销模拟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该专业主要研究信号的产生、信息的传输、交换和处理,以及在计算机通信、光纤通信、无线通信、交换与通信网等方面的理论和工程应用问题,学生主要学习现代通信技术、信息处理、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知识,接受相关软硬件开发、系统与网络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同时能够为未来从事5G、互联网+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毕业后能够在网络运营商、现代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科研院所、设计单位、高新技术科技公司及政府、高校等从事专业工作。

该专业培养与时俱进、善于沟通、创造价值、熟悉大数据与区块链、具有跨界思维与管理理念的会计人,能够从事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投资理财、税务筹划和财务审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高级会计专门人才。毕业后可以选择进入研究生阶段求学、考公务员或出国留学进一步深造,也可以选择到企业单位、金融机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高等院校、国家机关从事会计、审计、财务、税收等岗位的工作。

该专业培养学生系统学习公共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方面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注重专业实践能力训练。开设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社会学、行政管理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共政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心理学、中国行政管理史等核心课程。通过信息检索与学年论文、专业情境训练、业务实习、专题社会调研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活动,培养领导决策、组织协调等方面基本能力,具备社会调查分析、信息技术应用、办公事务处理等专业技能,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完美融合。毕业后能够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从事行政管理、管理规划、宣传策划、高级行政文秘、政策法规分析和科学研究等工作。

专业定义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例如:人脸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基于用户兴趣的智能算法推荐技术。

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社会与人文》、《人工智能哲学基础与伦理》、《先进机器人控制》、《认知机器人》、,《机器人规划与学习》、《仿生机器人》、《群体智能与自主系统》《无人驾驶技术与系统实现》《游戏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问题表达与求解》、《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I》、《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

就业方向

实际应用: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


该专业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例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公积金和企业年金等政策和具体操作方式,熟悉党和国家有关社会保障方针、政策、法规,具备中外社会保障文献资料检索、查询能力,具有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处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实务能力,掌握现代管理手段与方法。毕业后不仅能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从事社保劳资具体实务操作,同时能在企业从事人力资源、劳资关系协调与纠纷处理等专业性工作,毕业生多供职于社会保障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企事业单位、社区等。

研究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自动化单元技术、集成技术及其在控制系统的应用。主要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工业过程控制、运动控制、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研究领域。

培养具备自动化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系统分析、设计、运行及开发的基本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各行业的自动化系统领域发挥作用的应用创新型高级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计算机、电子商务等方面知识,具备人文精神、 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站网页设计、网站建设维护、企业商品和服务的营 销策划、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电子商务活动的策划与运作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电子商 务系统工程的开发、应用与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电子商务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有关电子商务问题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具有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能力;

3.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信息采集、信息分析能力及分析和解决电子商务问题的基本 能力;

4.熟悉国内外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和国际惯例;

5.了解电子商务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 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计算机、经济学。

核心课程: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电子商务营销写作实务、电子 商务管理实务、ERP与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含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商务模拟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或经济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机器人技术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交叉融合了自动化、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电子信息、电气工程等学科,它以研发出能够最大限度模拟生物体的机电控一体化智能系统为目标,需要有合理的机械结构、灵敏的感知和认知、实时准确的动作控制、灵活的智能分析和自然和谐的人机交互等。作为一类特殊的智能化精密机械设备装置,机器人的设计、制造、装配和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机器人工程专业是面向新兴产业——机器人的“新工科”专业,位列《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十大重点领域的第二位,是研究开发具有明确作业功能(用途)的机器人技术、实现其工程应用并不断提高应用性能、拓展应用领域的专业。简单地说,就是“建造有用的机器人,拓展机器人应用,造福人类”。


专业前景


机器人既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也是改善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点。无论是在制造环境下应用的工业机器人,还是在非制造环境下应用的服务机器人,其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014年6 月9 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决定实施的制造强国战略中,机器人领域位列十大重点领域的第二位,并将其作为推进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支点。


随着智能化改造升级的需求日益凸显,机器人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中国,对机器人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都是极其紧迫的,这个行业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毕业学生的就业和深造前景十分广阔。


该专业是阜新市人民政府重点扶持的特色专业,在煤矿安全动画演示、科普动画、主旋律题材动画制作领域独具专业优势。

该专业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质、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适应数字时代与信息社会发展,具有较开阔的事业和良好的沟通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学生掌握动画、漫画、游戏设计的创作、制作及相关工具应用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在传媒及文化产业相关领域从事动画、漫画的策划、创作、制作、传播、运营或管理的创新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动画造型基础、动漫色彩、动画软件基础、动画原理、美术设计、动画导演基础、动画后期合成、动画音频制作。

毕业前景广阔,能够在影视制作公司、动漫企业、广告公司、传统新闻媒体、网络与新媒体、图书出版等行业工作。

该专业主要学习和研究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计算机网络以及与智能信息处理等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面向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培养学生成为能够解决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软件服务业”“互联网应用”等重大领域发展问题,能够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运行与维护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适合到计算机及相关行业的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与计算机系统相关的研制、教学、设计、开发、维护、管理等方面工作。同时能够为未来从事海量数据分析、虚拟现实、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该专业培养经济金融理论扎实、实践与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与互联网思维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突出培养学生的投融资决策分析能力、金融数据量化分析能力、金融前沿与政策解读能力、金融形势研判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能胜任金融机构、上市公司及其它企事业单位有关金融数据分析与应用、公司金融决策、金融资产定价与交易决策、金融风险分析与管理等领域相关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该专业主要学习软件工程相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先进和主流的软件开发技术和工程规范,能够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和工具进行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维护和管理工作。毕业后在国家机关、科研机构、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移动开发、商业智能、云计算技术、嵌入式软件和大数据技术等软件研发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本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能够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掌握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现代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熟悉世界贸易组织及不同国家经贸法 规和业务流程,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能够熟练使用 一门国际通用的外国语言,能够熟练运用信息通信技术从事日常事务和涉外经济工作,具有广泛 的知识面,对人文社会科学有广泛的涉猎,具有良好的沟通、应变、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 神,能在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实际业务、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成为适应经济全球 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应用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国际经济 与贸易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训练,具备优良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等。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务操作能力和 分析方法;

2.能够较好地运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分析方法对国际经济与贸易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研究;

3.熟悉本国和主要贸易大国的贸易发展方针、政策和法规;

4.熟悉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理论前沿和行业需求;

5.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熟练运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 流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6.具有能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7.具有综合不同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主干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学。

核心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 财政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含社会调查、实习等)、科研和论文写作(含毕业论文、学年 论文、科研实践等)。

主要专业实验:国际商务实践模拟、证券交易实务模拟、国际商务谈判模拟、统计分析软件 应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该专业主要学习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各类网络系统的组网、规划、设计、评价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获得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与通信系统的设计、开发及应用方面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毕业后可在国家机关、科研机构、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移动互联网应用及网络技术的研究、设计、开发及系统维护等工作。

该专业主要学习法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掌握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具有公平正义理念和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开设民法总则、物权法、刑法总论、刑法分论、商法、知识产权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公法等核心课程,设置模拟法庭、业务实习、学年论文、法律诊所、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毕业后能够进入更高层次院校深造或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与数字 媒体相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 方法,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和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在互动媒体、媒体网络、新媒体工程等领域从事 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和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数字媒体 技术领域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网络化、交互性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数字媒体领域的核心技术,了解数字媒体创作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 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够为数字媒体内容的创作和传播提供基本的技术解决方案,具备设计、开发 数字媒体系统的基本能力;

5.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终生学习意识强烈,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 术、新知识、新创意的能力;

6.了解数字媒体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具备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信息技 术以及艺术创作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具有专利和版权的保护、利用、经营等创业意识;

8.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 能力;

9.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程序设计、网络与应用、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数字视音频处理、计算 机动画、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虚拟现实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32+32学时)、造型基础(16+32学时)、图像信息处理(32+16 学时)、数字摄影(16+32学时)、计算机图形学(32+16学时)、场景设计与表现(16+48学时)、数 字媒体资源管理(32学时)、数字视音频处理(40 +16学时)、计算机动画(32 +16学时)、计算机 视觉(32学时)、人机交互技术(32学时)、角色形象设计(32+32学时)、计算机游戏程序设计(48 学时)、数据结构基础(32+16学时)、数据库系统原理(32+16学时)、计算机网络基础(48 +16学 时)。

示例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32+16学时)、计算机网络协议基础(40 +16学时)、数字信号 处理(48 +16学时)、数字图像处理(32 +16学时)、多媒体原理与应用(32 +16学时)、现代电 视技术(40+16学时)、信息论与编码原理(48学时)、媒体内容安全技术(32+16学时)、计算 机图形学(32+16学时)、媒体网络与交互电视技术概论(32+16学时)、多媒体系统设计(16+ 32学时)。

示例三:数字媒体技术导论(32学时)、媒体制作软件(32+24学时)、3D图形程序设计 (32+16学时)、多媒体画面艺术(24+8学时)、游戏架构设计(16 +16学时)、三维造型与动画 技术(32+24学时)、计算机图形学(40+8学时)、数字图像处理(40+8学时)、实时虚拟现实 技术(32+16学时)、游戏开发(64+32学时)、动画设计(64+32学时)、影视制作与合成(32+ 1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需要设置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数字图像处理实验、计算机图形学实验、动画原理与设计实验、数字视音频处 理实验、虚拟现实技术实验、多媒体原理与应用实验、数字媒体制作实践、网络应用技术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专业定义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主要研究计算机科学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大数据应用的三个主要层面(即数据管理、系统开发、海量数据分析与挖掘)出发,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例如:今日头条通过算法匹配个人更偏爱的信息内容,淘宝根据消费者日常购买行为等数据进行商品推荐,电子地图根据过往交通情况数据为车辆规划最优路线等。
课程体系
《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Java语言程序设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数据建模》、《大数据平台核心技术》。
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IT类企业: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研究、数据管理、数据挖掘、算法工程、应用开发。
考研方向
大数据系统研发类、大数据应用开发类和大数据分析类、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统计学。

该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辩证思维能力和高质量人文素养、合作能力与自主实践能力强的国际化商务英语人才,灵活适应日新月异科技变化的国际外语教育人才,具有科研潜力和科研精神的高素质科学研究人才。毕业生既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又有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知识和必要的相关专业知识,能在经贸、商务、外事、文化、教育等部门熟练运用英语从事经贸、商务、外事、翻译、管理、教育等各种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该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能胜任建筑工程及相关各类土木工程的设计、建造和维护等工作,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面、较强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能面向未来的应用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就业领域主要包括各类土木工程结构的勘察与设计、施工与监理、管理与维护、科研与教学等领域。

该专业是市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支撑专业。在辽宁省教育厅组织的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综合评价中,该专业排名第二;《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7-2018)》显示,该专业在全国176所高校中位居13名。

该专业立足于新闻传播学的内在规律,着眼于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前景,培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政治立场和方向,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较高的人文修养、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娴熟的专业技能、宽阔的国际视野和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够适应全媒体传播特点,在广播电视机构以及其他传媒、企事业单位从事策划、采访、写作、拍摄、编辑、主持、推广等工作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核心课程: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中外新闻传播史、电视摄像、编辑理论与实践、新闻采访与报道、广播电视新闻写作、新闻评论学、网络与新媒体实务。

毕业前景广阔,能够在各级广播电视台、网络与新媒体以及企事业单位新闻宣传部门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该专业培养具备从事建筑环境控制与建筑能源应用等相关领域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能力,获得工程师基本素质并具有创新精神,能在设计研究、工程建设、设备制造、运行维护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供热、通风、空调、净化、制冷、燃气、建筑智能化及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规划设计、研发制造、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及系统保障等技术或管理岗位工作的应用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学生掌握数据分析技术、计算技术、运筹与决策的数学基础。培养学生具有良好数学思维能力,接受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解决金融和工程领域中的数学问题、科学计算问题与数据分析的管理决策等实际问题。学生毕业后可以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行业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数据分析、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该专业培养具备水质控制、水的采集和输送、水系统设备仪表与控制、水工程建设与运营、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等的专业知识,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的工程设计、管理规划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技能,能够从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规划、咨询和研究开发的应用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水利部门、规划部门、市政部门、环保部门、建筑部门、设计单位、自来水公司等水务部门、大型工矿企业、咨询机构、科研单位等从事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城镇给水排水、建筑给水排水、工业给水排水和城市水系统等领域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咨询和研究开发等工作。

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技术与计算技术的数学基础。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计算机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础理论、方法与技能,接受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实际问题。学生毕业后可以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行业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专业定义

本专业适应国家建设需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数学和力学基础,能熟练掌握土木工程专业的基本知识,精通工程结构智能设计原理、构件生产和施工技术,能够应用相关计算机开发语言和工程建造的一般机械和控制工程原理,完成现代土木工程的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和全过程运行维护管理,并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行业人才。例如:可从事土木工程项目的智能规划与设计、智能装备与施工、智能设施与防灾、智能运维与管理等工作。

课程体系

《工程力学》、《结构设计原理》、《计算机语言》、《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PYTHON程序设计》、三大力学、《建造机械控制原理》、《BIM技术基础》、《智能测绘》、《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装配式结构设计与智能化设计》、《建筑工程和绿色建筑》。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以选择勘察、设计、施工、房地产、监理公司等传统建筑工程行业,也适合进入BIM全过程应用管理及智能建造设计生产等高新技术单位。


以测绘学科高新技术为依托,在加强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相关仪器和软件动手能力、系统开发能力和综合解决专业相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在城市和工矿企业

暂无此专业简介

依托于测绘工程优势学科,通过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环节,采取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基础宽厚、零适应期、矿业特色、国际视野”的测绘人才,以适应21世纪空间信息科学发展对应用创新型高素质测绘人才的需求。

毕业后能在各类工程建设、城市规划和建设、国土资源规划和整治、自然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灾害预防、陆地与水域运载工具导航等领域从事测绘工程设计、实施和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建立、测绘科学研究和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并适应工程建设、城镇规划、土地管理等相邻专业业务工作。

该专业在辽宁省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一

主要学习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振动力学、计算力学、实验力学、工程热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大型工程分析软件及应用、随机振动与模态分析、测试技术与信号分析、噪声与振动控制等课程。毕业生能够在高校、研究院所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也可以在机械、土木、水利、航天航空、汽车等工程领域中从事有关力学计算、分析和设计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成为高层次研究人才。

暂无此专业简介

依托测绘学科发展优势,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测绘、摄影测量与遥感手段,进行地理空间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与服务的综合能力,重视理论与工程实践的密切结合,突出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自主创新意识与团结协作作风。

毕业生主要在城市发展与规划、国土资源与开发、环境、交通工程、海洋、农业、林业、水利、国防建设等领域的科研单位、企业与行政管理及生产部门,从事与遥感技术相关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从事专业教学科研工作。

该专业在辽宁省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一

主要学习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振动力学、计算力学、实验力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大型工程分析软件及应用等课程。毕业生能够在土木、机械、能源、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中从事与力学问题相关的工程设计与分析、技术开发及技术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成为高层次研究人才。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为响应国家“新工科”专业建设战略,本专业于2018年开始申报,2019年3月教育部正式批准(教高函〔2019〕7号),2019年9月迎来首批本科生。本专业属于测绘类中的特设专业,在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计算机领域内向工科方向调整,融入“新工科”理念,围绕工程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开展建设。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是围绕“地理位置”开展空间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和展现研究的跨学科前沿工科专业。利用测绘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解决地理空间数据从采集到应用服务的工程技术问题,培养具有地理空间信息工程设计、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能力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毕业生主要在测绘、国土、规划、市政、城管、公安、房产、林业、水利、生态、环境、交通及军事等领域工作,亦可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与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有关的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具有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硕士学位授予权和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师资队伍
拥有教师14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高级工程师1人,教师中获得博士学位3人。
人才培养
本专业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坚持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理念,确立“创一流学风、建一流学科、育一流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遵循学生成才的规律,积极探索教育教学工作新途径和新方法。加大课程建设力度,拥有稳定的课程教学梯队;以合作教育为载体,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实施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模式、教与学模式改革;在对二、三年级学生开展科研训练与科技竞赛的基础上,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组建本科生科技创新团队。学院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技术大学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每年互派本科生到对方学校开展专业实习和文化交流。以上措施保障了每名学生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熟练,获得了“真刀真枪”的实践锻炼,提升了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生充分体现出了就业“零适应期”的特点。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能在测绘地理信息、自然资源调查与管理、城市规划建设、智慧城市等行业从事地理空间信息挖掘、专题软件系统开发等工程项目的设计、实施、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测绘科学技术中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基本测量、遥感技术、定位导航技术)和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技术(空间数据建库、三维建模、地图制图、空间分析)等专业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地理空间信息工程的系统应用、开发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3)主干学科
测绘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核心课程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原理与应用、数字地形测量学、数字摄影测量学、地图制图学基础、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地理空间数据库原理、GNSS原理与应用、计算机地图制图。
(5)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地学综合实习、数字测图综合训练、GIS软件应用综合训练、GIS课程设计、GIS开发综合训练、GIS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6)主要专业实验
数字地形测量学实验、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实验、遥感原理与应用实验、数字摄影测量学实验、GNSS原理与应用实验、地图制图学基础实验、计算机地图制图实验、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实验、地理空间数据库原理实验、空间分析实验、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实验、GIS算法原理与开发实验、ArcGIS应用与开发实验、无人机测绘实验等。
(7)修业年限
四年
(8)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9)专业特色
以测绘学科高新技术为依托,在强化测绘与计算机科学核心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利用高新设备和软件工具获取、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能力,特别是突出自然资源领域的专题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能力的培养。

该专业是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为基础,融入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交叉学科,主要任务是运用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以实现产品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掌握必备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毕业后能在现代装备制造业领域及相关交叉领域内(制造装备、航空航天、汽车制造、高速铁路、工程机械等)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生产管理和技术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暂无此专业简介

利用化学与化工的理论与技术解决能量转换、能量储存及能量传输问题,以更好地为人类经济和生活服务,其核心是掌握含碳能源洁净利用,普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知识,控制能源利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实现能源科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本专业培养具备材料科学和机械科学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在材料加工理论、材料成型过程自动控制、成型工艺过程及装备设计、先进材料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生产组织与管理,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产业是我国着力发展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具有技术高度密集,研究与开发投入高,产品的附加值高,生产与市场的国际性强以及应用范围广,发展前景好等特点,其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装备部件及新材料的应用不仅取决于材料本身的各种性能,还取决于其可加工成型性能。材料成型行业一直伴随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不断进步。可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在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产业人才培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我国工科院校普遍开设的重要专业。

本专业研究热加工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宏观性能和表面性状过程中的相关工艺因素对材料的影响,解决成型工艺开发、成型设备、工艺优化的理论和方法等问题。该专业涵盖铸造、焊接、锻压三个专业方向。

暂无此专业简介

该专业培养学生具备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岩土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后能在能源交通、土木水利、国土防灾、城镇建设、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单位从事水文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监测与保护、资源勘探与采掘的工程设计与施工、工程管理与监理等方面工作。

该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和良好社会责任感,掌握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交叉学科基本理论及应用技能的应用创新型人才,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力电子、控制算法、数控技术、可编程控制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强化学生对智能化机电产品的设计技能。毕业生具有计算机软硬件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机电系统设计和机器人总体设计,可到各类机械制造企业、电子及电器企业及其它生产部门、科研与教学部门从事设计制造、系统集成、运行管理、教学科研、开发应用等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是在1960年创建的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99年按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为地质工程,2009年正式调整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1995年获得矿产普查与勘探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地质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获批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在2013年被列入“辽宁省教育厅本科综合改革示范专业”。

截止2017年末,本专业已培养本科毕业生1845人。很多毕业生成为地质行业内的优秀人才,在地勘单位或矿山企业担任经理、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的创意创新能力、设计表现能力与工程知识、人文知识协调整合能力的工业设计师。

该专业依托工作室制培养模式,通过学习工业设计史、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造型材料与工艺、设计心理学、人机工程学、设计表现、产品系统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UI设计、产品数字化展示设计等主要课程,打破学科界限,融合机械工程、设计艺术学、经济学、人文科学及其它工学等知识,实现机电、材料、结构、工艺与设计学等多学科知识协同,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习惯,处理产品造型与色彩、形式与材料、结构与工艺、人-机-环境-社会相统一的能力。

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可以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科研院所从事产品设计及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设计、开发、研究、策划、服务、体验及管理等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固体矿床(煤、金属及非金属)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 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在采矿领域等方面从事工程设计与施工、矿山安全工程、矿山经营与管理 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矿山地质、岩体力学、采矿原理与开采设计、矿山安全工程的 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接受到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掌握矿山规划与开采设计、岩层控制技术、 矿山安全技术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创业的品质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以及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采矿工程工作必需的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掌握扎实的矿山开采方法与技术、矿山压力及岩体工程监测、矿山灾害预防及应急救援 等技术,了解固体矿产资源开采技术的前沿及发展趋势;

4.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先进的生产组织和技术管理基本能力,以及新工艺、新技术研究 和开发的基本能力;

5.熟悉国家有关固体矿产资源勘探、开采、利用、安全生产和矿山环境保护的技术标准以及 行业政策、法律和法规;

6.掌握利用计算机及网络等工具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现代信息获取 与加工处理以及职业发展学习的能力;

7.具备团队合作、组织协调、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以及较强的沟通交流、环境适应以及 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能力;

8.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地质学、工程力学、测量学、采矿学爆破工程、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井巷工 程、采掘机械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理论力学B(64学时)、材料力学B(64学时)、流体力学(32学时)、工程测量(48学 时)、矿山地质与工程地质(40学时)、岩体力学(48学时)、金属矿床地下开采(72学时)、凿岩爆 破工程(56学时)、井巷与隧道工程(40学时)、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48学时)、露天采矿技术 (40学时)。

示例二:工程力学A(l)(72学时)、工程力学A(2)(80学时)、测量学A(32学时)、流体力 学及流体机械(32学时)、煤矿地质学(56学时)、矿山岩体力学(40学时)、采矿学(80学时)、采 矿系统工程(40学时)、井巷施工技术(32学时)、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或边坡稳定)(48或40 学时)、矿井通风与安全(或露天采矿工艺)(56或40学时)、采掘机械(或露天矿用设备)(32或 48学时)。

示例三:理论力学(72学时)、材料力学(80学时)、测量学(32学时)、流体力学及流体机械 (36学时)、矿山地质学(60学时)、岩体力学(48学时)、煤矿开采学(80学时)、矿山压力与岩层 控制(48学时)、矿井通风与安全(48学时)、井巷工程(40学时)、非煤矿床开采(30学时)、采掘 机械(48学时)、矿井特殊开采(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地质实习,金工实习,采矿认识、生产及毕业实习,计算机应用及上机 操作,课程设计(机械零件、采矿学、矿井通风与安全等),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各类专业课程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该专业以专用汽车结构设计为特色,围绕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新能源汽车开展教学活动,以汽车运行性能检测、汽车制造工艺方法、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为重点,培养学生在汽车生产、设计、制造、运用、检测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通过专业学习,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可独立完成车辆的结构设计、工艺设计、性能分析、实验测试、方案论证,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车辆及其系统进行整体性能的评估与分析。毕业生能够在汽车企业及科研院所从事汽车设计制造、工程应用、技术开发、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于2000年立项建设,于2003年7月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本科专业于2004年10月被辽宁省教育厅正式批准,2005年按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方向招生。2006年被列入“辽宁省教育厅本科示范专业和紧缺人才培养基地”,2009年矿物加工学科被辽宁省教育厅批准为辽宁省重点学科;2009年矿物加工与利用实验室被辽宁省教育厅、科技厅批准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2012年被辽宁省教育厅批准为“辽宁省普通高校重点支持专业”;2015年获批辽宁省重大科技平台“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采及洁净利用工程研究中心”。截至2018年9月,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共培养本科毕业生近1300人。

本专业培养在矿物加工方面具备系统扎实合理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技术和管理工作能力,成为所在企业和单位的技术或管理骨干,具备良好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测控技术与仪器是信息科学技术的源头,研究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理论和方法;融合仪器科学、控制科学等多学科领域,主要学习传感检测技术、控制理论、智能仪器、嵌入式系统等专业知识。“测”是前提,“控”是目的,“仪器”是手段和工具,从民用电子产品到智能家居,从自动化生产线到智慧工厂,从精密仪器系统到智能制造……测控技术紧跟时代发展,为你开启“工业4.0”时代的“智慧人生”。该专业正在进行工程教育认证,同学们毕业时,将会获得中国仪器仪表协会颁发的见习工程师资格证书,可在全球华盛顿协议成员国择业,从事测控与仪器系统分析、设计、研发、生产运行管理、设备销售维护等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该专业培养具备交通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从事交通规划与设计、交通运营与管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高级应用创新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为政府交通规划与管理部门、道路与交通设计单位、交通工程研究单位,以及中铁、中交等大型国有企业。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系统的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及应用技能,能在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质量检验、工程应用、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金属材料工程是国家经济建设的支柱,在航空航天、能源化工、国防军工、冶金机电等各行业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具有独特的声、光、电、热、磁等性能的特种金属材料,以及较传统金属结构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韧性和耐高温、抗腐蚀等性能的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和高性能复合材料等新材料作为“十三五”规划中产业升级的主要驱动力,成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先发展的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本专业始建于1979年起开办“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本科专业,迄今已有38年的办学历史,1999年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改为“金属材料工程”本科专业。到目前,已培养本科生2400余人,其中我校本科毕业生中第一位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徐惠彬教授,就是毕业于我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专业毕业生中还涌现出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董事长、高校党委书记、国家青年千人等杰出校友,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率为100%,签约率在95%以上,就业良好。

暂无此专业简介

该专业是全国矿山环境特色专业,注重提升学生的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设计能力,着力培养学生具有与本专业及其相关联学科如环境化学、生态学领域的科研创新能力。毕业生可在环境领域继续深造,也可进入规划设计院所、市政工程、政府环保机构及各种环保大中型企业从事规划设计、检验分析、设备开发和工程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培养具备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理论及应用技能,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材料的制备、材料成型与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新材料技术作为高新技术的基础和先导,它与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并称为二十一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国际上发达国家在科技发展战略中都把新材料的发展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我国制定的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等六大产业中,也将新材料列入其中。在新材料产业“十二五”重点产品录里面涵括了新能源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石墨负极材料、特种玻璃、特种陶瓷等共61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国家极为重视无机非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长远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在我们国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家“十三五”规划指出,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础。一直以来,我国对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出台了众多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措施,同时,无机非金属材料类企业人才缺口较大,因此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有很大的就业空间和发展前景。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工程设计等方面基础知识,掌握环境生态学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工程治理基本技能,能够在环境与生态保护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或教育部 门从事环境生态学研究、生态修复与建设、生态规划与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影响下生态系统所发生变化的过程、退化 机理、影响评估以及生态系统保育及修复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生态学学科思维、生态环 境问题分析方法与技术以及生态修复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保育生态系统、治理生态环境 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化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扎实的生态学、环境 科学和工程设计科学的基础知识;

2.掌握环境要素、生态因子效应分析的方法,生态规划、生态工程设计方法,以及生态修复 和环境治理工程使用的常规技术;

3.具有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较强实验和野外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计算机运用能力, 初步具备独立开展修复受损生态环境相关工作的能力;

4.熟悉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及其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6.具有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敢于质疑的批判性思维,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 和初步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

主干学科: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环境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生态工程学、产业生态学、环境工程学原理、生态毒 理学、生态规划与管理、生态经济学、生态监测与评价、流域生态工程学。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生理生态学(40学时)、种群生态学(32学时)、群落生态 学(32学时)、生态系统生态学(32学时)、景观生态学(32学时)、遗传生态学(40学时)、植被生 态学(32学时)、生态工程学(32学时)。

示例二(按每16学时折合l学分):环境学(48学时)、生态学导论(32学时)、景观生态学 (48学时)、生态监测与评价(40学时)、生态工程学(48学时)、环境工程学(64学时)、保护生物 学(48学时)、产业生态学(32学时)。

示例三(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64学时)、普通生态学(80学时)、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48学时)、遥感导论(48学时)、环境监测(48学时)、景观生态学与生态园区 设计(48学时)、环境影响评价(32学时)、生态工程(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理论课实验及野外实习、见习。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代码:080414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概论、近代物理概论(量子物理、统计物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应用电化学、薄膜物理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材料物理化学、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研究方法与现代测试技术、新能源材料设计与制备、新能源转换与控制技术、储能材料与技术、半导体硅材料基础、硅材料检测技术、化学电源设计、化学电源工艺学、半导体照明原理与技术、薄膜技术与材料、太阳能电池原理与工艺、太阳能发电技术与系统设计等。

相近专业: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冶金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复合材料与工程 焊接技术与工程 生物功能材料 功能材料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材料、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学科基础,系统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造工艺、测试技术与质量评价、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等方面的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研究和开发新材料、新工艺的初步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电子等学科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管理科学基础知识;2.较系统地握新能源材料、器件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具有研究和开发新材料、新工艺的初步能力;3.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备、加工与改性、性能检测和产品质量控制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选择和设计新能源材料与新能源器件加工工艺、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的初步能力;4.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本专业必须的制图、设计、计算、测试、调研、文献查阅、实验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5.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听、说、读、写的初步能力,达到国家、学校规定的英语水平考试;6.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和技能;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勇于进行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探索、开发和应用;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暂无此专业简介

该专业培养学生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城乡建设需要,具有较好的建筑学专业知识和规划、设计实践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开放视野、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理念。毕业后主要在建筑设计、城乡规划与管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单位,教育和科研机构,管理部门等,从事建筑设计、城乡规划、风景园林规划、历史建筑保护设计、教学与研究、开发与管理等工作。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565    本科毕业人数:6433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地质工程(第二学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职) 工程管理(中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职) 自动化(中职) 安全工程(第二学位) 软件工程(创新实验班) 采矿工程(第二学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职) 土木工程(中职)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第二学位) 资源勘查工程 采矿工程(创新实验班)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能源化学工程 矿物加工工程 环境生态工程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 应急技术与管理 地质工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机器人工程 智能建造 理论与应用力学 金属材料工程 广播电视学 电子商务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工业设计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 建筑学 交通工程 市场营销 人工智能 采矿工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生物工程 劳动与社会保障 动画 工商管理 数学与应用数学 金融学 地理信息科学 数字媒体技术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行政管理 土木工程(联合培养专升本)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联合培养专升本) 信息与计算科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联合培养专升本) 电子科学与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升本) 国际经济与贸易 能源与动力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遥感科学与技术 环境工程 英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升本) 工程力学 车辆工程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工程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土木工程(专升本) 机械电子工程 测绘工程 自动化 运动训练 电子信息工程 软件工程(专升本) 会计学 法学 网络工程 通信工程 安全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土木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软件工程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