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学院

普通本科
汉口学院
毕业生数据

4034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汉口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多学科、综合性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创立于2000年,其前身为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2011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申报,教育部批准,转设并更名为汉口学院,是全国首批由独立学院转设为普通民办本科高校的17所高校之一。2014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成为全省32所同类高校中率先进入二本招生高校,也是湖北省民办高校首批联合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高校之一。

学校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汤逊湖畔,毗邻高新科技产业集聚区——“中国光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环境优美,被誉为武汉地区最美大学校园之一。

学校基础设施完善,建有两个校区,占地1335余亩,建筑面积45万余平方米,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55.9万册,电子图书250万册。

学校设有12院1部共13个教学单位,36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七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1.4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1449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专任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846人,正高职称教师82人,副高职称教师291人,博士学位教师93人,硕士学位教师63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

学校拥有湖北省重点学科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7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湖北省普通高校战略型龙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 个,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项目1个,计算机类专业MOOC教学试点高校项目1个,9门省级重点课程,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同时承担省部级教研项目83项、教育部协同育人计划项目72项,在全省同类高校处于领先地位。

学校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敢为人先、实事求是、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校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建校20年,学校共为国家培养毕业生5万余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92%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在94%以上。培养了全国道德模范刘培,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蔡文霞、聂小丹,荆楚好老师谢薇,湖北省优秀资教生杜占红、邓竹君,全省见义勇为英雄、全省优秀共青团员杨高飞,全省优秀共青团员任志强,滴滴出行五大创始人之一的赵意波等一批优秀人才。学校办学成效赢得社会广泛好评,近年来在湖北省本科录取分数线比省线高出40分,录取率、报到率均位居湖北省同类高校前列。

我校始终坚持“以生为本,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大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学校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载体,发挥“活动育人”的作用效果,着力打造大学生艺术节、科学文化节、社团文化节、创新创业文化节等校园文化平台,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身心素质。在培育应用型人才的实践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在全国、全省重大比赛中表现十分突出。近三年,我校学生获奖共1241项,其中国家级奖项334项,省级907项。2017年在教育部主办的全国大学生“互联网+”比赛湖北省赛中荣获省级金奖,2018年在教育部、团中央举办的“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荣获银奖,2020年荣获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国赛一等奖,2022年荣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三等奖。

学校科研工作喜人,科技成果突出。近三年,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06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青年基金项目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3项,湖北省重大调研课题基金项目2项,湖北省人大理论研究课题2项,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4项。出版著作77部,其中教材61本;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8篇,其中SCI、EI收录31篇;获批国家专利91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

学校国际交流合作成效显著,在英国建立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汉口学院英国研究生院,开展博士、硕士生的中英联合培养工作,在法国、韩国设立办事处;招收和培养短期交流来华留学生,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高校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累计输送校内外师生到海外研修和攻读本硕博层次学位300余人。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十佳独立学院”、“全国示范性独立学院”、“中国民办十大知名品牌学校”、“湖北省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民办高校党建试点单位”、“湖北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全国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试点单位”、“全省红旗团委”等多项荣誉称号。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新的征程中,学校全体教职工将以饱满的热情、执着的信念、严谨的作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把学校建设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办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教育。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学前教育
  • 汉语言文学
  • 英语
  • 网络与新媒体
  • 机械电子工程
  • 智能制造工程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子信息工程
  • 通信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物联网工程
  • 数字媒体技术
  •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 工商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
  • 财务会计教育
  • 电子商务
  • 音乐学
  • 表演
  • 广播电视编导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影视摄影与制作
  • 视觉传达设计
  • 环境设计
  • 产品设计
  • 艺术与科技
  • 投资学
  • 经济与金融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法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保教机构、教 育行政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保教、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学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学前教育技能的 基本训练,掌握保育、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等学 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3.具有设计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和地方有关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学前教育理论和学前教育实践的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

核心课程: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研究方 法、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幼儿园课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 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幼儿园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汉语和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和文学鉴赏能力,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师职业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从事中等学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研究,并能从事文化、教育、传媒、出版、文秘等与汉语言文学相关工作以及其他企事业部门文字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汉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高级人才。同时为硕士研究生教育输送优质生源。

基本要求: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汉语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有较强的中文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写作能力及较为丰富的人文知识,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能胜任中等学校语文教学工作和新闻、出版及其他企事业部门的语言文字工作;熟悉国家在汉语文字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及一定的科研能力与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含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论、马克思主义文论与美学、民间文学。

学制:四年

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较熟练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适当的初、中等英语教学工作技能,和一定的经贸、文秘、外事、旅游等专业知识,未来能从事教学、翻译、商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掌握扎实的英语语音、词汇、语法、文学、语言学等知识;具备英美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人文知识;能运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全面具备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能胜任初、中等学校英语教学工作,并能从事经贸、文秘、外事、旅游等部门的对外交流工作。

主干学科:英语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综合英语、阅读、语音、语法、听力、语音、写作、口语、英美概况、翻译、口译、语言学、词汇学、英美文学、第二外国语。

学制:四年

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本专业的文化艺术修养,对中西方媒体艺术有较全面的认识;能将科技与艺术相结合,增强媒体艺术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能从事媒体艺术领域的研究、创作、设计工作等方面的媒体艺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透视、色彩、摄影、新媒体概论、影像媒体创作。

专业特色课程:新媒体概论、现当代艺术批评、风景写生(野外)、形态构成、图像综合表现、三维动画软件基础、综合性绘画表现、三维影视特效、影像媒体创作、网页设计、音视频编辑、电脑绘画等。

学制:四年

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扎实掌握机械电子工程领域基本理论、专业知识、技能与方法的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能在生产一线从事机械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新产品开发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基本要求: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工程学、自动化基础及计算机应用等基础知识;具有本专业必须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等基本能力;具有本专业所必须的专业知识,能较好地解决本学科领域的工程技术问题,并从事产品设计与研发。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电子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与设计技术基础、电路原理、工程电子技术、数字电路、机电传动与控制、传感与检测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CAD、数控技术等等。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定义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立足“新工科”培养理念,该专业主要研究智能产品设计制造、智能装备故障诊断、维护维修,智能工厂系统运行、管理及系统集成等,培养能够胜任智能制造系统分析、设计、集成、运营的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及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计算机程序设计(Python、Java)》、《智能制造信息系》、《工业互联网》、《数据库技术》、《机械设计基础》、《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等。
就业方向
智能制造行业:智能产品设计及制造、智能制造产品开发、智能产品管理、系统架构规划。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掌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能在工业企业、电力等部门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制造系统自动化、自动化仪表和设备、机器人控制、智能监控系统、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物联网等方面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工作的宽口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自动化工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气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电气自动化领域的基本方法及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电气自动化工程设计与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课程:电路、模拟电子电路、数字逻辑电路、电子电路CAD、电机学、传感与检测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发电厂电气工程、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工程、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有坚实的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系统等方面知识,具有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及利用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电子信息产业、通信产业和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网络与信息系统工程研究、设计、应用、开发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电子信息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是一个电子与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要求学生掌握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计算机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能力。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基础、通信原理、嵌入式系统、VHDL语言、Matlab及其应用、电子设计自动化、电子测量、电子信息系统综合实验等。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具有软件开发基本能力和初步经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管理和服务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系统、网络技术和软件工程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编码能力。熟悉常用的编程语言及其应用开发平台,能够按照软件工程规范编写、调试、维护软件代码,具有一定的软件项目组织的能力。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等。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物联网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多个产业群的特点,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本专业培养具备掌握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通讯和传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及物联网应用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开发、部署、运行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工程建设人才。

培养要求:学习掌握物联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理解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关联,具有感知、传输、处理一体化的核心专业意识。掌握物联网就是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通讯工程。

核心课程:物联网导论、物联网通讯技术、RFID原理及应用、物联网软件设计、物联网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统设计、传感网原理与应用、物联网工程规划、物联网与智慧思维、移动人机交互技术等。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与数字 媒体相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 方法,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和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在互动媒体、媒体网络、新媒体工程等领域从事 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和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数字媒体 技术领域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网络化、交互性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数字媒体领域的核心技术,了解数字媒体创作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 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够为数字媒体内容的创作和传播提供基本的技术解决方案,具备设计、开发 数字媒体系统的基本能力;

5.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终生学习意识强烈,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 术、新知识、新创意的能力;

6.了解数字媒体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具备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信息技 术以及艺术创作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具有专利和版权的保护、利用、经营等创业意识;

8.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 能力;

9.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程序设计、网络与应用、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数字视音频处理、计算 机动画、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虚拟现实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32+32学时)、造型基础(16+32学时)、图像信息处理(32+16 学时)、数字摄影(16+32学时)、计算机图形学(32+16学时)、场景设计与表现(16+48学时)、数 字媒体资源管理(32学时)、数字视音频处理(40 +16学时)、计算机动画(32 +16学时)、计算机 视觉(32学时)、人机交互技术(32学时)、角色形象设计(32+32学时)、计算机游戏程序设计(48 学时)、数据结构基础(32+16学时)、数据库系统原理(32+16学时)、计算机网络基础(48 +16学 时)。

示例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32+16学时)、计算机网络协议基础(40 +16学时)、数字信号 处理(48 +16学时)、数字图像处理(32 +16学时)、多媒体原理与应用(32 +16学时)、现代电 视技术(40+16学时)、信息论与编码原理(48学时)、媒体内容安全技术(32+16学时)、计算 机图形学(32+16学时)、媒体网络与交互电视技术概论(32+16学时)、多媒体系统设计(16+ 32学时)。

示例三:数字媒体技术导论(32学时)、媒体制作软件(32+24学时)、3D图形程序设计 (32+16学时)、多媒体画面艺术(24+8学时)、游戏架构设计(16 +16学时)、三维造型与动画 技术(32+24学时)、计算机图形学(40+8学时)、数字图像处理(40+8学时)、实时虚拟现实 技术(32+16学时)、游戏开发(64+32学时)、动画设计(64+32学时)、影视制作与合成(32+ 1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需要设置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数字图像处理实验、计算机图形学实验、动画原理与设计实验、数字视音频处 理实验、虚拟现实技术实验、多媒体原理与应用实验、数字媒体制作实践、网络应用技术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力学基础和飞行器总体设计、气动设计、结构与强度 分析、试验技术等专业知识,能够从事航空航天工程、适航等领域的设计、科研与技术管理等工作 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应掌握飞机总体设计、飞行器结构设计、空气动力学、控制系统原 理、飞行器制造工艺及设计、实验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飞机总体设计、气动设计、 结构分析与设计、大型先进通用计算软件的应用能力及相关的处理与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生应当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飞行器总体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飞行器结构设计的分析方法和实验方法; 3.具有飞行器结构设计的工程能力; 4.熟悉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的有关规范和设计手册等; 5.了解飞行器设计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 核心知识领域:结构力学、空气动力学、飞行器总体设计、飞行器结构设计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固体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空气动力学实验、微小型飞行器设计与创新实 验、综合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经济、企业管理及法律方面知识和能力,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团结与协作精神,以及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责任感;学习和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受到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能力;熟悉国家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并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有较强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主干学科:管理学。

核心课程:政治经济学、C语言、微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法、市场营销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物权法、商务谈判、现代物流管理、商务英语、企业经理学、房地产金融、财务管理学、产业组织理论、财政金融、人力资源管理、数据库管理、运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房地产经济学、建筑工程概论、城市经济学、房地产估价、工程管理、城市规划等。

学制:四年

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管理、经济、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团结与协作精神,以及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责任感;学习和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系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的基本能力,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掌握文献检索、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管理学。

核心课程:管理学原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运筹学、西方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统计学原理、经济法、劳动法、招聘与录用、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社会保障学、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

学制:四年

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在政府或企事业单位胜任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及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团结与协作精神,以及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责任感;学习、掌握本专业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具有自主学习、独立获取知识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国家财务会计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有较好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与计算机应用能力。

主干学科:会计学。

核心课程: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经济法、税法、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西方经济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

学制:四年

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电子商务是融计算机科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法学和现代物流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法律、计算机、电子商务等方面知识,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站建设和维护,企业商品和服务的营销策划、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电子商务活动的策划与运作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学习掌握计算机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电子商务系统工程的开发、应用与管理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电子商务问题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计算机、经济学。

核心课程: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管理实务、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电子金融、客户关系管理、ERP原理及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等。

学制:四年

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

力的音乐教师,培养能表演、能教学、能管理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 声乐、钢琴、舞蹈、中外乐器、视唱练耳、音乐基础理论、和声学、即兴伴奏、歌曲写作基础、音乐教学法、曲式和作品分析、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外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艺术概论。

主干学科:艺术学、教育学 。

专业特色课程 : 中国民族音乐、外国民族音乐、通俗演唱、声乐表演、声乐教学法、钢琴教学法、钢琴伴奏艺术、MIDI制作基础、教师语言与礼仪、理论作曲、配器法基础、舞蹈编排、合唱与指挥、播音与主持。

学制:四年

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戏剧、戏曲舞台表演或影视表演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相关专 业文艺表演团体、文化馆站和中小学从事戏剧、戏曲和影视表演、教学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按戏剧、戏曲、音乐剧及影视表演的不同专业方向,主要学习相关专业 方向的表演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表演艺术方面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和训练,掌握和具备独立完成不同人物形象创造和戏剧表演(含音乐剧)、戏曲表演及影视表演 等方面的基本技巧与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基本了解党和国家对戏剧、影视及文化艺术领域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2.基本掌握话剧(含音乐剧)、影视表演、戏曲表演、戏曲音乐等表演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 知识,具有“艺术源于生活”的理念,养成向生活学习、从生活中吸取养料的艺术创作习惯,掌握 深入生活、观察社会的方法;

3.基本掌握表演创作的方法和技巧,具备分析理解剧本和角色创造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 完整人物形象的塑造。作为话剧(含音乐剧)、影视表演方向,要掌握表演基础训练、表演片段训 练、表演多幕剧训练各阶段的教学内容和主要任务;作为戏曲表演方向,要掌握经典剧目教学、戏 曲角色创造、戏曲把子功、戏曲基本功、中国戏曲史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主要任务;作为戏曲音乐 表演专业,要掌握主修乐器、弦乐合奏、民乐合奏、钢琴基础、和声学、唱腔写作、中国戏曲史、中外 音乐史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主要任务;

4.基本了解和掌握戏剧、影视作品的艺术创作过程中各环节的工作程序,具有很好地与他 人合作的素质,具有整体和大局的意识;

5.基本了解戏剧、戏曲(含音乐剧)史、主要流派、代表性作家及其作品、发展简史、理论和方 法,了解国内外戏剧与影视表演艺术创作等方面的发展动态、研究和行业需求;

6.具有对戏剧与影视艺术作品进行鉴赏和进行一定分析的艺术及逻辑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戏剧与影视学。

核心课程: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方向包括戏剧影视表演基础训练、台词训练、声乐训练、形体训 练、话剧(含音乐剧)多幕剧排练、影视镜头表演、语言发声及歌唱、音乐剧演唱、舞蹈训练、视唱 练耳训练、戏剧概论、戏剧史、戏剧表演基础理论、电影发展简史、经典戏剧(含音乐剧)影视戏曲 作品赏析;戏曲表演专业方向包括戏曲折子戏训练、戏曲大戏排练、基本功、把子功、武功、视唱练 耳及曲牌、中国戏曲史、角色创造。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各个教学阶段的表演专业课教学实习,戏剧、影视创作实习,社会艺术 机构的参观培训,参与相关的社会文化艺术活动,实习演出和毕业剧目创作实践等。

主要专业实验:戏剧小品、剧本片段、实习剧目演出与毕业剧目公演、影视剧的实习拍摄。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等方面的能力,具备电视节目策划和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在广播电视系统、文化部门和网络公司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

主要课程:艺术概论、电视艺术概论、电视作品分析、视听语言、电视节目制作、电视节目策划、纪录片创作、广播电视节目主持、视听语言、电影作品赏析、电视写作与分析、表演基础等。

学制:四年

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播音学、主持艺术、新闻传播学、汉语言文学、艺术学、美

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基础和扎实系统的播音学基础理论知识及较强播音与主持实践能力,擅

长广播、电视、网络等电子传播媒体中各类节目播音主持工作,也能够胜任文化传播机构、

企业和相关部门宣传、公关工作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形体训练、

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播音创作基础、广播电视法规、中国文学史、主持艺术和技巧、

中国新闻史、才艺表演、新思维课、心理学、世界新闻史、艺术语言等。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中国播音学、新闻传播学。

学制:四年

学位:艺术学学士

专业代码:130311T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图形图像基础、数字暗房、摄影基础、创意摄影、广告摄影、广告设计、婚纱化妆与造型、婚纱套版与设计、影视前期拍摄基础、影视后期编辑、影视片制作、影视后期包装、婚庆活动策划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较高艺术素质,有较强婚庆摄影和影视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适应珠港澳地区的摄影与影视制作发展的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影视摄影与制作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受到相应学科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摄影、影视编导、广告设计等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影视摄影与制作的基本知识;2.具备广泛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3.适应我国影视行业发展需要;4.熟练掌握英语语言应用能力;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 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 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为国学习的思想和为社会服务的理念,了解专业相关的法律 法规,具有较为系统的视觉传播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学生应在设计创新,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社会交流沟通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锻炼,并符合国家考级的外语水平。本专业培养规格为应用 型创意人才。

根据市场、中等设计学校和研究机构的需要,毕业生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1.在专业能力结构方面,要注重创意、美学、技术表现三方面能力的培养。创新时代创意为 先,美学质量和技术表现是完善创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从理论课程、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三个模块中建立起一个体现这个培养方向的正确指导思想,即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要贯穿于创 新教学之中,在培养学生创意能力的同时提高其美学和技术能力。

2.在专业素质结构方面,要求学生不仅有很强的创意能力,还应具备较好的创意解说能力、 文字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很好的社会沟通能力。这四种能力是专业素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 为设计不仅要有个性化,更要注重通过语言、文字、行为和作品与人沟通、与市场和社会沟通。

3.在综合知识结构方面,要求学生除了已确定的本科专业知识外,同时具有一定的文学素 养,以提高设计的创意想象能力,具有一定的数学、物理知识,使设计具有理性的思维方式和有条 理地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具有广阔的视野和交流能力,以及掌握软件应 用、获取信息和文献检索的能力。

主干学科:艺术学、设计学、传播学、美学、心理学。

核心课程:中外设计艺术史、艺术概论、大众传播学、广告学、美学、消费心理学、公共关系学、 装饰与图案、图形创意、文字与版式、平面(印刷)设计与印刷制作、展示与陈设、数字媒体设计与 制作、企业形象、品牌形象策划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总体实践教学体系是将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教学内容密切地 联系在一起,一是课程教学和上机熟悉软件结合,二是应用性专业除了研究性课题外,结合社会、 企业的项目课题进行实践训练,为学生积累就业经验。

主要专业实验:在传统车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在纸艺车间、木工车间、模型加工车间和 金属加工车间进行相关设计制作和材料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可以胜任在室内外环境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展览展示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等领域从事研究、教学、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人才。

课程设置: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视觉语言、空间造型、室内外环境设计、表现技法、室内设计原理、人体工程学、透视制图、现代设计史、中外美术史、环艺设计软件、摄影、景观设计原理、建筑装饰材料与构造、装饰陈设、家具设计、照明与灯具设计、展览展示设计、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装饰雕塑。

学制:四年

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产品造型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产品造型设计、以及相关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课程设置: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视觉传达设计、图形设计、标志设计、现代设计史、产品造型方法学、人机工程学、工程材料、产品造型表现技法、机械设计基础、产品造型专业软件、产品系统设计、材料研究、设计管理、设计法规、设计工程技术基础、价值工程学、设计心理学、设计美学等专业课程。

学制:四年

学位:艺术学学士

专业代码:130509T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主干学科:艺术学、工学、文学主要课程:素描、色彩、三大构成、装饰基础、透视学、工程与制图、展示设计、环境设施设计、展示空间表现技法、电脑设计软件应用、广告设计、印刷制稿与工艺、展示模型设计与制作、展示道具设计与制作、人体工程学、材料与预算、国画、书法、会展概论、会展广告及传媒、会展法规、大型活动组织与管理。主要实践环节:写生、采风、市场调研、专业考察、会展企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相近专业:

美术学 艺术设计学 艺术设计 工艺美术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培养目标

艺术与科技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现代会展经济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现代会展设计知识与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艺术与科技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进行会展设计、组织策划等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熟悉我国的文艺方针、政策;2.具有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3.了解艺术与科技的发展动态;4.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独立完成创作和教学的能力;5.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6.在掌握外语工具方面,应具有较强的阅读本专业书刊的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投资学科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专业技能,通晓相关学科主要理论和方法,熟悉地方区域经济环境与投资现状,了解国家投资法规及行业政策,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有较强的组织、决策、管理、协作能力的中基层应用型人才。

主干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

核心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含微观经济、宏观经济)、计量经济学、管理学原理、民商法通论、会计学、财务管理学、产业经济学、运筹学、公司金融、投资学、投资银行学、国际投资学、投资价值分析与评估、项目评估、金融衍生工具。

专业特色课程:个人理财、金融中介学、国际金融管理(双语)、证劵投资学、投资银行学、信用管理、金融风险管理、统计分析软件、金融学理论前沿、投资学、金融市场交易实务、商业银行综合业务处理、证劵投资分析等。

学制:四年

学位:经济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既掌握系统的经济学与金融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又具备解决现代经济特别是金融领域中实际问题的技能、既具有国际视野同时也了解中国国情,具有较宽厚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从事金融业务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能胜任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领域,及其他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中介咨询评估机构、政府管理部门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

核心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金融学、公司金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双语)、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金融会计、中央银行学、保险学、金融工程等。

专业特色课程:个人理财、金融中介学、国际金融管理(双语)、证劵投资学、投资银行学、信用管理、金融风险管理、统计分析软件、金融学理论前沿、投资学、金融市场交易实务、商业银行综合业务处理、证劵投资分析等。

学制:四年

学位:经济学学士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素养,较扎实的外语基础,较强的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掌握国际商务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能在企业、银行及基层政府部门从事与外贸有关的实际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培养要求: 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及国际商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从事与国际商务有关工作的业务能力;熟悉国家对外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运用外语开展国际商务活动。

主干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学。

核心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法、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原理、管理学、会计学原理、世界经济概论、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经济学、市场营销、商务谈判、商务英语、进出口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外汇交易、国际市场营销、国际投资与信贷。

学制: 四年

学位:经济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深厚的法 学专业知识功底,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创 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和涉外活动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 级专门人才,同时兼顾培养能够在各高等、中等学校从事法学教学的教师。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 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从 事法律工作和法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法学 基础知识,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如法学理论、刑事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学、国际法 学、环境法学等)系统深入地掌握该方向的知识体系。

2.深刻掌握法学学科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基础知识 素养、求实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公正的品质、综合分析素养、法律意识和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精 通法律,熟悉法律和相关业务。

3.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法学和法律实务之中。毕 业生应特别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独立自主地学习并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社 交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根据本专业不同的任务检索相关文献。

(2)应用知识的能力

具有在获得相关法律基础知识与法学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应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解决实 践中遇到的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

(3)实践能力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

(4)创新能力(精神)

掌握进行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能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创业思维和探索能力。

4.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与相关领 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法律与法学 文献检索,掌握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应用基本的数据库,掌握法律写作的基本知识。

5.了解中国和相关国际法律、法学的理论前沿,把握法律实践的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法学理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国际法(在本科阶段所有学科均在法学一 级学科下招生培养)。

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司法部门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0302 政治学类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0    本科毕业人数:3202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832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国际经济与贸易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通信工程 物联网工程 工商管理 智能制造工程 产品设计 投资学 人力资源管理 数字媒体技术 网络与新媒体 广播电视编导 艺术与科技 经济与金融 电子商务 机械电子工程 表演 电子信息工程 学前教育 播音与主持艺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财务会计教育 环境设计 英语 法学 影视摄影与制作 音乐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视觉传达设计 汉语言文学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