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本专业相关领域工作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适应建筑工程生产一线的技术、管理等职业岗位群要求的技术技能人才。主干课程: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基础、建筑制图、建筑材料、建筑测量、房屋建筑学、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施工质量与验评等。就业方向:主要在建筑施工企业作为土建专业技术负责人或从事工程项目组织、现场施工管理、质量验收、施工安全、材料检测、技术资料、及工程造价等方面的技术工作,也可以在建设单位、建设行业管理部门、监理、设计和物业房管单位从事一般的技术及管理工作。主要工作岗位有:施工员、测量员、质检员、安全员、资料员、材料员,相关工作岗位有:监理员、造价员等。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建筑工程基 础理论、建筑财务会计、投资审计、建筑物资管理基本知识,具备建筑财务会计、投资审计、 建筑物资管理能力,从事建筑财务会计、投资审计或建筑物资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 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造价、会计与审计、工程项目管理等咨询企 业,从事建筑财务会计、工程成本核算、投资审计或建筑物资管理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工程项目概预算文件编制、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能力;
3.具备编制建筑物资供应计划,进行物资采购招标工作和购销合同管理、现场物资管理、 物资成本核算和物资管理信息处理的能力;
4.具备运用计算机处理会计、审计、物资管理业务的能力; 5.掌握会计核算、财务会计报告编制的方法,具备熟练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 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能力; 6.掌握工程成本核算方法,具备熟练进行各生产要素费用的核算、工程成本的计算和分 析的能力; 7.熟悉常用建筑材料的性能,掌握常用建筑材料检测、储备保管、应用等方面的技能。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财务会计、施工企业会计、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建筑工程概预算、审计基础与实务、建 筑与装饰材料、招标采购法律法规、建筑企业物资管理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财务会计业务处理、施工企业成本核算、建筑工程概预算、投资审计、财务 会计综合、建筑材料检测、物资采购招标文件编制、工程项目物资成本核算,以及财务会计 综合实训、工程项目物资管理综合等实训。
在建筑施工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材料员会计员审计员劳务员资料员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无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工程管理会计学审计学工程造价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在供热、给排水、消防、楼宇智能化、智能空调、建筑供电与照明等建筑设备工程领域中,具备“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团队合作、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主干课程:建筑设备智慧运行管理、人工智能及物联网技术应用、室内供暖工程施工、建筑供电与照明工程施工、空调冷热源工程施工、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室内给水排水工程施工、计算机辅助设计、BIM技术等。就业方向:面向建筑安装行业生产、服务、施工和管理领域的安装施工员(智能化)、智能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助理、安装预算员(智能化)、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智能化)等职业岗位,主要从事工作为施工组织策划和技术管理,进度、成本和质量控制,建筑智能化施工图设计,施工现场技术服务,成本控制,建筑设备工程计价文件编制,建筑设备工程成本控制,机电BIM建模及应用等。
专业特色:2011年建筑设计专业被评为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创建了工学结合“2.5+0.5”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了项目导向+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构建了以项目导向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的课程体系;编写了与课程体系改革相配套的教材;打造了由专业带头人引领的年龄结构合理、职称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实践能力突出(四名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和一名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的师资队伍;输送了五名毕业生到泰国易三仓大学留学深造;建成了与建筑设计过程相适应的建筑设计中心;创建了按照设计院工作环境从设计构思到设计实施的一体化教学平台;实现了专业教学目标与职业对接、专业主干课程与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最终实现了与企业、社会机构、国际院校之间的无缝对接。主干课程:建筑设计、建筑快速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制图、建筑表现、BIM技术应用)、建筑绘画、建筑初步、建筑形态构成、建筑制图与阴影透视、建筑构造、场地设计、中外建筑史、建筑物理、建筑设备。就业方向:能在建筑设计及科研部门从事建筑设计和建筑设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所对应的工作岗位:建筑方案设计岗位、建筑施工图设计岗位、建筑设计管理岗位。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专业特色:项目导向+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前两年半教学模式以项目导向为主、案例和任务教学为辅贯穿在整个教学中,聘请企业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教学,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工程实践,延伸与企业的合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使专业核心课教学与企业工作岗位过程对接。最后一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期间,按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工作的监控体系指标监控实习教学,达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就业方向:主要就业单位类型:设计院、室内装饰装潢设计公司、监理公司、室内效果图设计公司等。主要就业部门:城市建设部门、室内外效果图,建筑装饰公司,环艺设计单位,城市规划部门,房地产企划,房产行销,各级建筑设计院,建筑动画设计,模型设计师等相关领域的工作等。岗位证书认定:国家认证的室内设计员(中级)、装饰施工员(中级)证书以及行业认证的室内建筑师职业资格证书。
专业简介: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原名楼宇智能化技术专业,是国家首批示范性院校省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群、省级双高建设专业、国家建筑设备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立项专业。本专业面向智能建筑产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能够在各类建筑智能化公司、建筑设备安装公司、建筑弱电公司等胜任智能化系统设计、智能化项目实施、智能建筑运营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端技术型人才。为适应现代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市场的需要,建有面积超过200平方米的“建筑智能化实训中心”,可完成面部识别系统、智能安防、智能消防、智能建筑通信等多个实训课程。主干课程:可视化建筑构造识读、AutoCAD、电工与电子技术、建筑供电与照明工程、建筑智能化施工技术、建筑信息设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楼控系统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计价、建筑智能化施工组织、综合布线与通信网络、消防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建筑电气控制系统与PLC、建筑信息模型(BIM)、电梯维修与保养等。就业方向:本专业与中建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和欣运达科技有限公司等数十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实现了专业共建、资源共享、工学交替的人才共育模式,学生在顶岗实习及毕业后经双向选择进入设计院、建筑智能化工程安装公司、监理公司、工程咨询公司、物业管理公司、装饰装修公司等,从事相关技术及管理工作。
专业特色: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从1989年开始组织招生,具有30年的专业办学历史,累计培养毕业生5000余人,2006年11月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被评为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2008年开始实施了这项由国家财政支持的教学改革计划。实施校企深度融合的“2345”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适合本专业的“三线合一,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1+1+1的课程体系。为适应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和行业岗位技能要求,按建筑企业行业标准建设有七个国内一流的建筑装饰工程实训室。2015年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获得了省级领军人才梯队的称号。2019年实施3+2中高职贯通直通车,农民工教育教学;先后多次承办黑龙江省中高职建筑装饰技术应用职业技能大赛。主干课程: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图绘制与设计、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别墅室内外设计、公共空间室内外设计、建筑装饰工程经济标编制、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标编制、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管理技术、建筑工程水暖设备施工技术、建筑工程电气设备施工技术、建筑装饰工程内业综合技术、室内环境质量检测与治理等课程。就业方向:(1)建筑装饰工程公司装饰工程项目施工岗位;(2)建筑装饰工程公司装饰工程项目内业岗位;(3)建筑装饰工程公司装饰工程项目造价岗位;(4)建筑装饰工程公司装饰工程项目安全岗位;(5)建筑装饰工程公司装饰工程项目材料岗位;(6)建筑装饰工程公司装饰工程项目设计岗位。
培养目标:面向国内外高星级酒店行业发展需求,培养具备分析解决酒店服务、管理问题的能力,可胜任国内外高星级酒店及相关服务业服务、管理、销售、行政、人事等岗位,具有较强认知能力、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信息化应用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及管理人才。 核心课程:酒店英语、酒店营销实务、宴会设计与管理实务、酒店服务礼仪、餐饮服务与数字化管理、前厅客房服务与数字化管理、酒水服务与酒吧管理主干课程:酒店信息化管理实务、酒店督导管理、服务心理学、酒店公共关系、茶文化与茶吧运营等课程。实践环节包括校内实训、校外综合实训、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国内外高星级酒店、酒店管理公司及相关服务业的服务、销售、管理等岗位。包括:酒店前厅、餐饮、客房等部门的服务岗位和基层管理岗位;酒店人力资源、财务、预定、销售等部门的行政、人事、销售岗位;酒店管理公司及相关服务业的咨询、接待、培训、销售等岗位。
培养目标: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敬业精神、创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现代旅游服务与管理基本知识、理论与技能;具备较强实践工作能力与创新精神,适应现代旅游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从事旅行社、景区、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等旅游企业服务与管理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核心课程:导游实务与计调、旅行社OP操作实务、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主干课程:旅游英语、会展策划实务、旅游电子商务运营管理、专业认知实训、导游技能综合实训、研学旅行综合实训等课程。就业方向:旅行社导游、计调、外联等操作与管理岗位;景区导游、接待、市场营销、产品设计开发等岗位;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策划、编辑、运营推广等岗位;会展项目策划、项目执行等岗位;旅游行政部门或旅游企业办公室的客户服务、行政管理等其他岗位。
(黑龙江省首批1+x证书试点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人员、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计算机软件测试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编码、软件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主干课程:Java 程序设计、MySQL 数据库、 HTML5 与css3程序设计、 JavaScript 程序设计、UI界面设计、Java Web 应用开发、软件测试技术、Java 开发综合实战、职业技能证书考试实训等。就业方向:可在IT企业、企事业单位等从事软件开发方面的需求调查、编码、测试、维护、营销及售后服务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具有在企业一线的大数据分析师,对外贸易事物数据分析师,电子商务中网络信息收集技术工程师,适应计算机技术在企事业单位中发展、应用需要的高端技术应用型人才。主干课程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大数据数学基础、云计算技术、Linux操作系统、Java基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web前端技术、Python语言程序设计、NoSQL数据库原理、大数据分析与应用、Hive技术编程与应用、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大数据系统运维。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互联网+的企业及需要大数据信息化管理、维护的企事业单位中从事ETL工程设计、大数据可视化开发,前端开发、 运维技术支持、交付等工作。在学生中间推行华为系列大数据认证、阿里云系列大数据认证、大数据运维工程员(师)、web前端工程师认证。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有现代营销思维与创新意识,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营销调研、营销策划、营销管理、推销技巧、客户服务、消费者心理、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法律、财务等多学科理论知识,具备市场调查、营销战略与策略策划、产品及服务推销、广告策划、渠道设计开发与管理、客户服务及管理等能力,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其它群众团体等组织,从事营销管理、营销策划、客户服务管理、推销业务、市场调查、市场监督、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商务礼仪、市场营销学、市场营销策划、推销与谈判、电子商务主干课程:广告理论与实务、市场调查与预测、基础会计、商务数据分析、消费心理学、统计原理与营销统计、创业实训等课程。 就业方向:建筑设备、建筑材料与装饰材料企业营销员、采购员,房地产企业销售、策划人员,商务谈判代表,流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
培养目标: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基本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够熟练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认真负责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核心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施工企业会计、房地产开发会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主干课程:会计信息系统应用、财务管理、税法、审计、建筑企业统计、建筑企业管理、财务报表分析、智能财税单项训练、智能财税综合实训、业财税一体化岗位综合实训、管理会计岗位综合实训等。就业方向:各大中小企业(特别是建筑业)、事业单位、基层金融机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等从事出纳、会计核算、成本计算、纳税申报、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财务机器人应用等工作。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黑龙江省高水平骨干专业、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A类)、IEET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备与人沟通、团队合作能力,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职业伦理与素养,适应市政工程施工生产一线需要,掌握扎实的市政道路、桥梁、管道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市政道路、桥梁、管道施工及管理能力,能解决工程实际难题,具备国际视野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主干课程:市政工程制图与识图、市政工程材料与检测、市政工程测量、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市政管道工程施工、市政工程实务、市政工程养护与维修、BIM建模等。就业去向:面向市政工程、公路工程行业,主要就业单位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监理、养护单位;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监理、养护单位。主要就业部门是工程部、质检部等。主要就业岗位是施工员、质量员、资料员等。
(国家交通类专业建设示范点、黑龙江省高水平骨干专业、国家三年行动计划骨干专业、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A类))培养目标:培养掌握一定道路桥梁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具备较强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能在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一线,从事技术管理、工程测量、工程预算、质量检验、施工安全、材料应用与保管等专业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工程力学、BIM建模基础、工程测量、道路工程材料与检测、道路与桥梁维护、建筑法规;道路施工与管理、桥梁施工与管理、隧道施工与管理、路桥检测技术;试验员实务、监理员实务、造价员实务、内业员实务等。就业方向:面向道桥施工企业从事施工、安全管理、技术管理、成本管理工作,也可以在建设单位、道桥管理部门、设计单位从事一般的技术及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互联网、传媒行业的平面设计、视觉设计、新媒体设计职业群(或技术技能领域),能够从事平面、包装、印刷、广告、品牌形象、新媒体设计与制作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主干课程:设计表现训练、设计思维训练、印刷技术、平面广告制作实训、图像处理技术、图形制作技术、平面排版技术、图形创意设计、字体创意设计、版式设计、标志创意设计、书籍设计、广告创意设计、包装设计、VI创意设计、展示设计、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课程。就业方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就业主要面向广告业、印刷业、出版业。能在广告公司、制版公司、包装设计公司、杂志社、报社、出版社、企事业艺术策划部门等从事视觉传达设计、策划、制作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专业简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成立于2003年,原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专业针对工业企业对电气工程和自动化工程相关岗位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能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从事电气设备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检修、技术改造及其管理等实际工作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主干课程: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单片机及其应用、自动控制系统、PLC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维护、自动化检测技术与仪表、供配电系统安装调试与维护、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工业机器人技术等。就业方向: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与青岛海尔、斯达半导体、京东方等多家上市公司和行业领军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学生在实习期间以及毕业后进入并就职于电子行业、电气行业、自动化领域、工业机器人领域、工程施工企业、设计院等。在制造业企业从事生产线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检测、运行、维护和管理;自动控制设备及产品制造、生产管理、售后技术支持与服务工作;同时可在企业从事供配电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工作。
(国家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省级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群专业)专业简介:数控技术专业办学始于2005年,为国家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省级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群专业,2005年招收第一届学生(学制2年),从2006年起调整学制为3年。2006-2009年,数控技术专业在国家首批28所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期间被列入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辐射专业群建设专业,办学条件得到大幅度提升和改善。目前招生方式为高考和单独招生两种方式。2019年9月首次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进行扩大招生。2020年被列为“1+X”数控车铣加工和数控多轴加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试点专业。经过多年办学积累,数控技术专业形成了"校企合作、人才共育、工学结合、学工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数控技术专业将校企合作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课堂教学、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校外顶岗实习为主线,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技术技能提升和素质养成。在职业核心课程中形成了“一带、五合一”的人才培养特色,即“师傅带徒弟,教室与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员工合一、学生作业与产品合一、课程学习与思政教育合一”,学生的职业素养、爱国情怀、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爱岗敬业品质以及思考与创新能力得以提升。主干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机械基础、机械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数控仿真加工、数控技术、企业管理、尺规绘图训练、金工实训、数控铣削编程课程设计、机械CAD/CAM课程设计、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零件数控车削编程、零件数控铣削编程、电工电子技术、机床电气控制、逆向工程、机械CAD、Pro/E软件应用、先进制造技术等。就业方向:在“校企合作、人才共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面向加工制造企业和生产型服务企业,依托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浙江嘉兴斯达半导体责任有限公司和奥托尼克斯电子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学生顶岗实习以及毕业后可从事机械加工、数控编程与加工、机械产品设计、设备管理与维护、产品质量检测、流水线设备操作与维护和企业管理等岗位工作。
主干课程建筑材料、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施工技术、房地产测绘、房地产法、房地产经营管理、房地产开发、房地产经纪人、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房地产估价、房地产营销、基础会计等。就业方向房地产开发公司从事房地产投资、管理、销售等工作;房地产策划公司从事项目策划;房地产评估公司从事房地产评估工作;房地产经纪公司从事咨询、置业顾问等工作;建筑施工企业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采用“2+0.5+0.5”人才培养模式,即2年专业技术学习+0.5年的职业岗位训练+0.5年的岗位实习,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具有扎实计算机操作和艺术修养的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独立从事数字媒体技术相关工作岗位的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精神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主干课程:设计构成、UI界面设计、三维特效C4D ,网页设计,视频合成技术,广告设计,电商装修项目实训,栏目包装项目实训,游戏引擎技术,Unity3D技术。就业方向:多媒体作品创作工程师,网站设计师,UI界面设计师,电商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广告设计师, VR/AR游戏开发工程师。
培养目标: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专多能且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能够从事服装产品设计、服装工艺设计、服装生产现场管理及基层销售等岗位工作,具有多种技能融合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主干课程:服装材料使用与鉴别、设备使用与维护、基础工艺训练、服装效果表达训练、女装纸样设计与工艺、男装纸样设计与工艺、内衣纸样设计、童装纸样设计与工艺、电脑服装效果图技术、成长设计实务、服装厂板房技术、服装CAO操作技术、服装工艺流程管理、服装企业营销管理、服装跟单、立体设计与裁剪技术等。就业方向:面向全国服装设计与生产企业、服装设计公司、商贸公司、品牌专卖、私人定制等单位的打板师、工艺师、助理设计师、生产组长、工段长、技术员、质检员、跟单员、店长岗位等。
培养目标: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艺术修养、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专业能力、创新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面向数字内容服务及其相关服务行业的影像合成与特效、动画设计或者电视广告等职业群,能够提供剪辑合成、动漫创作制作、网络视听节目等技术服务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主干课程:设计表现训练、设计思维训练、摄影摄像技术训练、绘画实习、影视动画设计概论与分析、动画角色造型训练、分镜头设计训练、二维动态影像技术、节目包装与片头设计、数字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影视后期剪辑技术、原画设计训练与动画运动规律训练、三维建模技术、数字特效合成技术、毕业设计、毕业答辩、顶岗实习等课程。就业方向:毕业生就业领域广泛,涵盖影视媒体、影视文化传播公司、动画游戏制作公司、专业设计机构、互联网视听等企事业单位。
(黑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黑龙江省高水平职业院校专业集群、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A类))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市政、环保、建筑等行业给排水工程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从事传统给排水工程设计、施工、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水环境及水污染监测分析、工程管理等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智慧水务、海绵城市、水问题系统化、建筑信息模型可持续设计、给排水工程经济与管理等新兴产业或行业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创新性应用型技术技能专门人才。主干课程: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与核算、水处理工程施工与核算、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与核算、给排水设备安装施工与核算、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海绵城市技术、城市综合管廊技术、水务信息化及应用、高层建筑给排水、水分析化学、水力学与水泵站、水质检验技术等。就业去向: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为国家机关、建设、规划、经济管理、环保、设计、监理、工矿企业、供排水集团、水务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市政给水工程、排水工程施工组织管理与监理工作;从事给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建筑小区给排水系统、城市给排水系统运行管理工作;从事给排水设备运行及管理工作;从事中小型市政工程的设计工作。
培养目标:具有物流管理和企业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从事工程材料物流、建筑材料物流、装饰材料物流、机械设备物流以及与建筑市场相关的钢材、木材、家具、家用电器等其它商品物流、连锁物流和流通企业经营管理等应用能力,能够从事建筑工程项目物资管理,培养具有一定的物流规划与设计、物流管理、物流业运作等能力,能在经济管理部门、贸易公司、物流企业从事运营管理,物流业运作管理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物流管理人才。核心课程:物流管理基础、物流企业管理、物流运输管理、物流采购管理、物流配送管理、物流仓储管理、主干课程:建筑概论、市场营销、会计基础、国际贸易实务、物流配送中心管理、国际货运代理、物流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管理等课程。就业方向:建筑工程材料与装饰装修材料物流管理人员,物资管理人员,大型物流企业物流经营与管理人员,仓库管理员、仓库主管、店长、物流管理专员、物流专员助理、采购经理、采购主管、销售经理、采购员等。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经济管理部门,工商企业中从事物流管理工作和与物流相关的铁路,航空,港口,仓储等管理和技术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必备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在工程测量相关领域工作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专业素质和动手能力,能独立从事各类工程建设中测量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主干课程: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力学与结构、测量学、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测量、线路施工测量、工程变形观测、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无人机应用、GNSS测量原理与应用、建筑工程计量计价、BIM建模技术、装配式建筑等。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建筑、城镇规划、道路与桥梁、管道、设备安装、市政建设等工程建设中从事测量、施工放线等相关技术工作。也可在矿业、水利、水电、农林、工程勘测、国土资源管理等领域从事基本测绘及相应的管理工作。主要工作岗位:测量员、大地测绘员、内业计算与资料管理员、测量仪器管理员、测量仪器销售员等。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经济管理、 法律法规、物业管理基本知识,具备物业客户服务、沟通与协调、物业资产经营管理、物业 设施设备维护、物业环境与秩序维护能力,从事物业管理服务和物业资产经营管理工作的高 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物业管理服务行业,在物业客户服务、物业设施设备管理、物业环境与秩序管 理、物业资产经营管理岗位群,从事物业管理服务、物业资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物业客户服务能力;
3.具备房屋及设备设施维修养护操作能力;
4.具备环境管理与绿化养护操作能力;
5.具备秩序维护与安全管理能力;
6.具备物业资产经营管理能力;
7.具备获取信息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8.具备沟通与协调能力。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物业管理实务、物业经营管理实务、物业设施设备管理、楼宇智能化管理、物业环境与 秩序管理、物业客户服务、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物业服务营销管理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物业管理专业课程实训、物业管理综合实训。
在物业管理服务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物业管理员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物业管理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物业管理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培养目标工程造价专业是高职院校热门专业。我系的工程造价专业成立于1999年,2011年顺应建筑行业需求,划分为两个方向(土建装饰方向和安装方向)。20年来,培养了17届近4000名毕业生。许多毕业生成为建筑企业的优秀工程管理人员。主干课程1. 工程施工技术课程:《建筑工理施工技术》、《建筑水电施工技术》;2. 工程造价课程:《建筑工程计量计价》、《装饰工程计量计价》、《建筑水电计量计价》、《钢筋翻样与算量》3.工程管理课程:《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施工组织》、《工程技术资料管理》;4.应用软件类、课程:《建筑工程算量软件》、《建筑安装工程算量软件》、《REVIT建筑建模》、《REVIT安装建模》。就业方向1.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岗位工作: 招标控制价续制与审核;竣工结真审核;工程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审核。2.建筑业施工企业岗位工作:生产经营管理部门从事投标工作;在项目部从事造价员工作,主要负责投标、报价、工程进赛结算、设工结算及相关造价管理工作;3.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岗位工作:招投标工作、工程监理工作、工程查价管理工作;4.招标代理企业岗位工作:招标事劳性工作、工程造价编制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平面设计、精雕雕刻技术、特种工艺制作及装饰艺术设计等方面知识及能力的应用人才。主干课程:设计表现训练、设计思维训练、平面图文设计、字体创意设计、图形创意设计、标志创意设计、图案与装饰设计训练、精雕设计、特种工艺技术、Photoshop、Illustrator、ArtForm等电脑设计软件。就业方向:能在装潢广告公司、工艺美术公司、精雕设计公司、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设计、制作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面向国家节能减排与积极发展智慧城市的重大需求,培养在智慧供热、清洁供暖、智慧能源管理等领域,具备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综合运用多元知识解决工程领域问题的实践能力,信念执着、品德优良、勇于担当,具有创新思维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主干课程:供热工程、集中供热热源工程、智慧供热概论、智慧供热系统建设与运营管理、自动化检测与电气控制、通风与空调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BIM技术等。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就职于国内大中城市的热电公司、热力公司、热力设计院(所)、节能环保公司等单位。从事智慧供热系统建设及运营管理、智慧供热系统工程设计、智慧能源管理等工作。
专业特色:注重职业文化,突出就业导向,以就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采用工学结合2.5+0.5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校内实践教学与企业标准接轨,2.5为两年半校内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相互融合,依据园林企业岗位工作过程,建立仿真实践教学环境,核心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0.5为最后一学期采取校内综合实训延伸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以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实训条件开展园林企业与本专业的深度合作,学校与校外优质实训基地联合开展校企双导师负责制的学生顶岗实习实践活动,达到毕业及就业的教学目标。主干课程:园林植物、园林绘画、园林设计初步、园林制图与识图、园林测量、园林设计、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工程造价与招投标、园林工程、园林施工图绘制、计算机绘图技能训练等。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园林、城市绿化、城建部门、城市公园、旅游中心、企事业单位、园林绿化设计公司、花木公司、物业管理等部门,可从事城镇园林绿地的规划与设计、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园林工程预决算等工作。
专业简介: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创办于2002年,2006年被列为国家示范性专业覆盖专业群。依托行业企业,深化与完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的“2+0.5+0.5”人才培养模式。建有木作粗加工实训室、古建筑木作安装实训室、油漆彩画设计实训室、地仗工艺施工实训室,瓦石识别与施工实训室等实训室,能提供给学生仿真的工作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建设面向行业一线,符合高职人才培养规律、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古建筑专业教师均为双师型教师,并长期聘请行业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来校任教,将专业生产一线的新知识、新技术引入课堂。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古建筑设计企业、古建筑施工企业、古建筑监理企业、古建筑文物保护和管理企业。主要职业岗位:古建筑设计人员、古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古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古建筑工程造价人员。实训介绍:主要有设有木作粗加工实训室、古建筑木作安装实训室、油漆彩画设计实训室、地仗工艺施工等实训室,提供给学生仿真的工作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木作实训室:完成木作构件从原料加工到制作成成品的过程,并能利用制作好的木模型给学生识别提供更好地媒介。瓦石实训室: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瓦石构件,并能实际操作砖瓦的摆砌。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建设行业生产一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构件及部品部件生产、深化设计等施工与生产技术及管理相关工作,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主干课程:建筑材料、装配式建筑概论、建筑制图与构造、建筑工程测量、建筑力学与结构、地基与基础、装配式建筑水电深化设计基础、装配式建筑质量检验与评定、装配式建筑建筑与结构识图、装配式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装配式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基础、装配式建筑BIM技术应用、装配式构件生产与管理等。就业方向:主要在建设施工企业作为装配式专业技术及深化设计人员或从事工程项目组织、施工管理、施工安全、材料检测、技术资料、质量验收、工程造价等方面的技术工作,也可以在建设行业管理部门、建设单位、建设构配件厂、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从事一般的技术及管理工作。主要工作岗位有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BIM建模员,相关工作岗位有测量员、监理员、预算员等。
(黑龙江省高水平职业院校专业集群)培养目标:面向市政环境工程施工企业一线,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良好职业道德、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环境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环保设施运营等方面的综合职业能力;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能从事环境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设备安装与调试、环保设施运营管理及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等方面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主干课程: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水质分析技术、环境监测、污染控制与治理工程施工与管理、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计价与管理、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计价与管理、环保设备安装与运营用电技术、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资源化技术、大气与噪声污染控制技术、海绵城市、低碳及清洁生产技术。就业去向:面向市政工程公司、净水处理厂及污水处理厂等单位,从事环保设备及控制系统、水处理设备及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检测、运行、维护及管理等工作。
专业简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成立于2000年,原名“机械设备及自动化”专业,2002年开始招生,2005年更名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2020年更名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专业。本专业坚持育人为本,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遵纪守法意识和工匠精神。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技能培养和社会实践等教育环节。面向装备制造业培养高素质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培养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2006年国家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省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群。2019年专业建设的“智能制造实训中心” 由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2017-2019年连续3年承办黑龙江省中职组机械CAD技能大赛赛项。主干课程:应用数学、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机械制图、机械CAD绘图、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钳工技术、金属切削加工及装备、机械加工工艺、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UG应用基础、电气控制与PLC、机械设备维修与安装等课程。就业方向: 围绕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发展战略开拓就业岗位,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国家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就业。结合“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积极向沿线经济带输送毕业生。依托机械装备制造业企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哈大齐工业走廊,服务于黑龙江省。本专业毕业生面向建筑、建材、冶金、化工、电子、机械制造等企业,从事机电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维护及市场营销等专业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主要岗位有: 机械绘图员、普通机床操作员、数控机床操作员、机械产品检验员、机械加工工艺员、机械设备操作维护保养、机械设备的维修安装人员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的信息和通信工程技术人员、信息通信网络维护人员、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网络管理、网络应用开发、网络系统运维、网络工程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主干课程计算机基础技能训练、java基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基础、MY SQL数据库应用、Photoshop图像设计、Linux操作系统管理、HTML5开发基础与应用、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PHP程序设计、网络架构、JavaScript程序设计、网络服务与管理、网络工程师项目实战、网页设计师项目实战、动态网站设计项目实战。就业方向:学生在校期间可考取“1+X”web前端证书、“1+X”网络建设与运维证书,毕业后可从事网络工程、网络管理、网页制作、前端开发、网络营销及其它计算机相关技术岗位。
(省级重点建设专业/重点实训基地)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人员、移动端开发测试等职业群。主干课程计算机基础技能训练、Java基础程序设计、UI交互设计、前端基础开发、Mysql、数据库、Java高级程序设计、PHP程序设计、前端全栈开发、Android系统开发、网络与信息安全、移动互联网营销、移动互联产品测试、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及运营、网络与综合布线。就业方向:软件研发工程师、数据库开发工程师、WEB前端开发工程师、用户界面(UI)设计工程师、PHP开发工程师、互联网产品经理/助理、电子商务经理/助理、网络运营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工程师。
专业特色:专业本着以“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实行校企深度融合的“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方案,即“任务驱动、理实同步的校内课程+项目导向、三位一体的校内实训,结合一年的校外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技师组成;拥有校内实训室与校外实训基地,确保学生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的质量和效果。主干课程:家具结构设计、家具市场营销、家具企业生产管理、职业资格考级培训、家具造型设计与模型制作、实木家具制造技术、板式家具制造技术、特种家具制造技术、家具涂装技术、家具数控技术、民用家具设计、公共家具设计、展示家具设计。就业方向:(1)家具企业设计绘图员;(2)家具企业生产管理技术员;(3)家具企业营销员;(4)定制家具设计营销员。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以工程项目管理主线,熟练掌握建筑施工技术和建筑工程经济等基本专业知识,具备施工管理技能,能在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材料、建筑法规、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建筑资料、建筑CAD、地基与基础、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BIM建模、高层建筑施工。就业方向1.就业职业领域:建筑施工企业、工程管理咨询企业、建设单位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建筑企事业单位;2.初始就业岗位:主要岗位项目管理员、造价员、资料员、施工员、合同管理员、招投标员等;3.发展晋升岗位:毕业后可以取得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工程师和注册监理工程师等高层次的职业资格。从事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等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具有较宽知识面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工程施工技术、组织、管理问题的能力,面向监理企业、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等企事业单位,在监理员、施工员、质量员等岗位,从事建设工程管理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主干课程:建筑制图、建筑材料、建筑测量、建筑构造、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建设项目质量控制、建设项目进度控制、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设监理实务等。就业方向:主要在建设工程监理单位从事土建专业工程监理的工作,也可以在建筑施工企业从事建筑工程的施工及管理工作,并能在建设单位、房屋开发公司、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一般的技术及管理工作。主要工作岗位有:监理员、质检员,相关工作岗位有:施工员、安全员、造价员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强的建筑工程材料生产操作、生产管理及产品质量检验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建筑施工企业中从事原材料的检验、混凝土配置及建材制品检验等工作,能在建筑工程材料制造企业中,从事生产工艺操作、生产管理、质量检验、产品营销的技术技能人才。主干课程:应用数学、建材化学分析技术、建筑材料、建筑识图与构造、AutoCAD基础、水泥工艺技术、混凝土试配与性能检测、热工基础及设备、工厂电气控制、墙体材料与节能技术、混凝土工程技术、预拌混凝土生产及操作、水泥生料制备与水泥制成、装配式建筑概论、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与运输、BIM应用基础等课程。专业特色:构建“德技双修,虚实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依托行业和企业优势,把“企业需求”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学校和企业双主体育人,以建筑工程材料生产、使用及销售一线工程管理人才需求为依据,通过融入“1+X”证书的课程体系,使学校教育贴近生产、贴近企业、贴近社会,实现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建筑企业、建筑工程材料制造企业。具体岗位如:建筑材料化学分析、物理性能检测技术人员、材料生产中央控制操作员、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技术人员、建筑企业材料技术员、建筑工程材料营销员等。
专业简介: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成立于1971年,原名电气安装专业。专业成立之初,学校审时度势、科学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人民满意、国内一流专业的奋斗目标,并由此明确了特色定位、人才培养定位和规模定位的专业建设方针。1998年学校由中等职业教育升级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也由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转型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目前,专业招生规模及毕业生人数两项指标均位居国内高职院校同专业之首,成为支持国家和地方建设的强大力量。2006年国家首批示范性院校黑龙江省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008年黑龙江省优秀教学团队;2017年国家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专业(2019年通过验收);2019年黑龙江省“双高”建设专业;2019年国家建筑设备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专业;2019年国家“1+X”职业技能证书试点专业(建筑信息模型(BIM));2020年国家“1+X”职业技能证书试点专业(建筑工程识图);2021年IEET工程技术教育认证专业;2021年金平果高职专业竞争力排行榜排名第一。主干课程:建筑概论、建筑电工学、办公自动化、Auto CAD、建筑智能化工程导论、通信网络与综合布线、建筑供电与照明、建筑电气控制技术、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建筑电气消防系统、建筑弱电系统、电梯结构与原理、建筑设备、建筑电气工程预算与招投标、建筑电气施工组织与管理、BIM技术基础、建筑电气工程实务等。就业方向:本专业与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建工集团等数十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实现了专业共建、资源共享、工学交替的人才共育模式,学生在顶岗实习及毕业后经双向选择进入设计院、建筑工程安装公司、建筑工程咨询公司、物业及能源管理等企业从事设计、施工、管理等技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