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普通本科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毕业生数据

5645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管学科优势明显,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始创于1956年,初名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而后历经杭州航空工业学校、浙江电机专科学校、浙江机械工业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管理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等时期,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杭州电子工业学院,2003年原杭州出版学校整体并入,2004年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信息产业部等中央部委,2000年实行浙江省与信息产业部共建、以浙江省管理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2007年成为浙江省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共建高校,2015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坚持立足浙江、依托行业、面向世界、服务社会、支持国防,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弘扬“笃学力行、守正求新”的校训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现设下沙、文一、东岳、下沙东及青山湖等5个校区,占地面积2500余亩;下设19个学院及教学单位,举办1所独立学院,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8000余人,教职员工2500余人。学校拥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来华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45个本科招生专业,2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防特色重点专业,是省属高校中唯一拥有国防特色重点专业的高校,9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其中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是全国首批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之一,具有硕士推免权和雅思考点。拥有4个国防特色学科、2个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2个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4个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6个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1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9个浙江省重点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发展成为浙江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办学规模、水平、质量和效益等各项指标均位于浙江省属高校前列。

学校拥有一支以国家及部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学术造诣深的知名学者为带头人,中青年专家教授、博士等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 全校教职工2500余人,专任教师2000余人,正高职称38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400余人。其中院士3人,****特聘教授2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海外引才计划专家12人,国家万人计划4人,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5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青年项目入选者2人,国家海外引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7人。省特级专家2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2人。设有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在众多领域参与并完成了一系列国家“六五”至“十三五”计划重点攻关、“973”“863”等高科技攻关和国家、省部基金科研项目。2022年实到科研经费突破 6亿元,稳居省属高校第2。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其中,2021年主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21年主持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学校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科技部“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荣获“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称号。拥有浙江省智慧城市研究中心(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高等教育研究院、海洋工程研究中心、微电子研究中心、中国财务云服务研究院、生物三维打印与医疗器械研究院、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浙江省管理会计应用创新研究中心、浙江(杭电)创新材料研究院等一批科技教育研究平台。目前,学校与国内外数百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已成为浙江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高地,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育人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13项。现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是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学风浓郁,学科竞赛成绩突出,近五年在挑战杯、互联网+、电子设计、数学建模、ACM程序设计和智能汽车等全国大学生顶级权威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以上500余项,8次入围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全球总决赛,曾获美国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等国际奖项,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人数在省属高校中位列首位。2017年第41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获得全球排名并列第20;2017年至2022年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共获一等奖36项(含6项全国冠军),总成绩多年居全国第一;2020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信息科技前沿专题邀请赛获赛事最高奖瑞萨杯;2018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满额获奖,总成绩并列全国第一,2021年斩获数学建模国赛三大奖项之一的“知网研学奖”,这是我省首次获得该奖项;2018年和2022年两次取得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获奖数量全国第一;在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六轮总榜单(本科)中排名全国第16位,地方本科院校竞赛榜单列全国第一。

办学67年来,学校在复合型IT人才培养方面的教学实践成果连续五届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学校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了17万余名优秀人才,众多校友成为阿里巴巴、中芯国际、京东方、中电熊猫、海信、创维、厦门宏发、北信源等国内电子企业的领军人物,据统计全国IT百强企业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掌门人为我校校友。学校被誉为“IT企业家摇篮”和“卓越会计师沃土”。学校是全国新生质量百强高校,在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分数位居同类院校前列。学校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较强,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好评。据第三方调查显示,我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考研升学率、起薪率以及对母校满意度等方面的指标均处于省属高校前列。学校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是浙江省首批文化校园建设试点单位,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拥有网络文化、原创音乐文化、志愿服务文化、学科竞赛文化等一批国家级文化品牌,每年均开展“大学之道”人文讲堂、“缤纷下沙”高雅艺坛、社团文化节等数十个文化主题活动以及科技文化节、研究生IT创新学术论坛等一批学术主题活动。金庸、王蒙、泽尔滕(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李昌钰等众多海内外名家大师都曾来校,与师生切磋交流。校园环境优美,书海风荷、雅湖云影等“杭电十景”风光如画。

学校设施一流,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室、科技馆、体育场、文化活动中心。2021年获批“中国—奥地利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拥有国家级脑机协同智能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以及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拥有检测仪表与自动化系统集成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射频电路与系统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工业和信息化部视听认知健康与智能影像分析评价实验室等1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首批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省信息化发展研究院,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0个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科技创新公共技术平台、4个浙江省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6个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载体、3个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浙江省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以培养基于网络的先进制造技术人才为主的工程训练中心。学校具有先进的网络信息平台,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健全,教学科研实验室及服务与共享公共平**善,办学条件处于浙江省属高校及国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

学校对外合作交流广泛多元,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法国、墨西哥、奥地利、塞浦路斯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33个高校及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大力引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建有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充分发挥信息类人才培养优势和特色,主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开展境外联合办学,在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建有7个境外办学机构。学校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招生国别丰富,教育层次覆盖学历生教育和非学历生教育,设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学生招生奖学金专项”,来华留学生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学校与国外知名高校和一流科研机构设立60余个实质性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建有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广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每年都聘请大量长短期外国文教专家驻校任教,选派千余名优秀大学生赴国(境)外名校留学或长短期学习,选派近百名教师赴国(境)外高校进修学习。学校自2018以来连续4年在浙江省国际化综合排名位列省属高校第1。

当前,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将坚持自身办学特色,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以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加快推进内涵式发展,着力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大学。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会计学
  • 自动化
  • 环境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电子信息类
  • 英语
  • 财务管理
  • 审计学
  • 经管类实验班
  • 理工类实验班
  • 法学
  • 统计学
  • 数字媒体技术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网络空间安全
  • 工业设计
  • 智能制造工程
  • 工业工程
  • 数学类
  • 传播学
  • 电子商务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汉语国际教育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经济学类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社会学
  • 少数民族预科班
  • 网络工程
  • 信息安全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医学信息工程
  • 计算机类
  • 机械类
  • 工商管理类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坚实的数学、外语和计算机基础,具备会计学和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学校、科研机构从事会计、审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本专业以会计学、审计学为专业
本专业培养面向计算机信息科学和工程领域,在计算机与网络、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方面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动化技术领域的项目管理、系统设计、工程实施、产品研发和从事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方面应
本专业以环境监测与自动化为专业方向,培养具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
  学科:理学
  门类:环境科学类
  专业名称:环境科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环境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掌握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以及进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环境科学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熟悉国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环境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环境科学

  主要课程:生态学、环境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环境质量及评价、环境管理与环境法、环境信息系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结合自然地理学、生态学、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等课程进行教学实习等,一般安排10——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英语语言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性强,能在外事、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经贸、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
   本专业主要侧重英语国家语言文学和英语国家文化翻译方向。主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外语和计算机基础,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中介机构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以及教学、科学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本专业以投资决策与金融理财

学科:

门类:

培养目标: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管理一线、牢固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扎实的财会、审计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企业会计手工和微机操作基本技能、审计技能,既有一定财会、审计理论水平,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的高级岗位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税法、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审计、财务审计、管理审计、建设项目审计、计算机审计、法务会计等。

就业方向:可从事大中型企业和跨国公司从事内部审计工作,可在政府审计机关和司法机关从事审计检查与鉴定工作,也可在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等中介机构从事审计服务与咨询工作,还可以在学校和科研部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熟悉国际法及外国的法律,能在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法律服务机构工作,具有良好的经济管理、金融、财会、国际贸易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经贸法律人才。
  本专业以国际商法专业方向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包括一般统计和经济统计两类专业方向,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或数学与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

学科:理学

门类:

培养目标:具备良好的数字媒体技术和艺术基础,能够进行数字媒体作品的设计,熟练掌握数字媒体的制作基础。同时具备坚实的数字媒体软件系统开发能力。技术与艺术并重。既有丰富的艺术细胞,又有坚实的技术支持。

主要课程:数字媒体技术概论,数字媒体艺术概论、C语言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JAVA语言、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字图像处理与分析、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动画技术、计算机游戏设计、计算机色彩原理及应用、平面设计、色彩构成、计算机网络与通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电声原理与音响技术、通信电子线路、网页设计与制作、web开发技术、影视基础、影视后期制作、电视节目制作、多媒体技术处理、多媒体技术基础、数字音视频处理技术、数字版权管理、流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设计、Maya、3DMax、CoreldraW、Photoshop、Flash、Dreamweaver、AE等。

就业方向:可从事广播电视、广告制作等信息传媒领域从事多媒体信息的采集、编辑等方面的技术工作以及多媒体产品的开发与制作工作。在动漫和游戏公司进行动漫或者游戏的开发与设计,在企事业单位、学校从事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音视频设备的操作与维护工作。

专业代码:080907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除开设计算机专业的核心及平台课程外,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智能科学技术导论(含脑科学、生命科学与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原理、智能机器人、智能游戏、虚拟现实技术、模式识别、数据挖掘、仿真建模与MATLAB、自然语言处理、智能信息获取技术、智能管理等。本专业按照本科生、研究生相衔接的培养方案,由专业中的教授为本科生开设提高性的课程,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先行选修部分研究生课程,并接受高水平教师的培养。另外,我们还为本科生配备导师,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选课方案。

相近专业: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论文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基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智能系统方法、传感信息处理等科学与技术,进行信息获取、传输、处理、优化、控制、组织等并完成系统集成的,具有相应工程实施能力,具备在相应领域从事智能技术与工程的科研、开发、管理工作的、具有宽口径知识和较强适应能力及现代科学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夯实计算机科学技术为基础,以加强智能科学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研究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掌握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技能;3.掌握人工智能仪器、仪表的使用与维护保养知识;4.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5.了解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前沿技术;6.具有搜索收集信息的能力。

培养目标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旨在培养拥有良好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质、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掌握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信息科学等领域基础知识,扎实掌握网络空间安全理论知识,具备网络与信息安全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能力,熟悉网络空间安全工程项目的实施、组织与管理流程,能够在网络空间安全相关政、产、学、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设计开发、服务管理和综合应用的专业人才。


专业课程


专业教育以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密码学、网络安全、信息系统安全、信息内容安全等课程为核心;强化密码技术、网络安全与数字取证两个专业方向,涵盖密码分析、安全协议分析、云计算和大数据安全、数字取证技术、网络对抗原理、Web安全等方向课程,培养学生专业特长与技能;通过综合实践与工程实训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就业方向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人才可在政府、军队、公安、司法等国家机关从事电子对抗、网络对抗等国防保卫事业,以及司法鉴定、刑侦、公共服务、管理等公共安全业务;可在银行、IT、金融、证券、通信、电商等公司企业从事网络与信息安全系统的设计、研发与应用工作;可在学校、研究院所、培训机构等教育科研行业从事教育、科研、培训、咨询等业务,就业面广、选择多,职业前景非常广阔。


  学科:工学
  门类:机械类
  专业名称:工业设计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具有应用造型设计原理和法则处理各种产品的造型与色彩、形式与外观、结构与功能、结构与材料、外形与工艺、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市场的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统一表现在产品的造型设计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业设计工程基础、设计表现基础、设计基础、设计理论、人机工程、设计材料及加工、计算机辅助设计、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有较强的实验技能、动手能力、及美的鉴赏与创造能力以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艺术学。

  主要课程:力学、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工业美术、造型设计基础、工程材料、人机工程学、心理学、计算机辅助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或文学学士

专业定义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立足“新工科”培养理念,该专业主要研究智能产品设计制造、智能装备故障诊断、维护维修,智能工厂系统运行、管理及系统集成等,培养能够胜任智能制造系统分析、设计、集成、运营的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及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计算机程序设计(Python、Java)》、《智能制造信息系》、《工业互联网》、《数据库技术》、《机械设计基础》、《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等。
就业方向
智能制造行业:智能产品设计及制造、智能制造产品开发、智能产品管理、系统架构规划。
  学科:管理学
  门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专业名称:工业工程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工业工程和系统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能在商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等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业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工业工程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实际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的初步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工业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系统管理的分析方法和管理技术;
  3.具有某一工程学科(如机械工程)的基本技术;
  4.熟悉经济建设和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现代工业工程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管理学、机械工程(或电子科学与技术等)

  主要课程:电工技术基础、机械设计(或电子、冶金等某一类工程设计)基础、运筹学、系统工程导论、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会计学与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一般安排32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或工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在各类传媒、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公共传播机构从事 跨国际、跨文化、跨专业领域公共关系协调和公共信息传播的专业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具备比较 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能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独立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系统掌握新闻传播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媒体融合 的发展趋势与运作机制。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新闻传播学知识背景,熟悉媒体融合的新趋势,熟悉大众媒 体运作机制,熟练掌握新媒体及网络媒体应用技能,通晓新闻传播、文化宣传政策和法规,熟练运 用外语和计算机。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熟悉公共传播相关的法律、制度、方针、政策;

3.接受公共传播和社会形势研究、社会调查与统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调查研究、分析 判断和协调组织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独立、综合地分析各类公共传播现象和解决各种公共传 播问题的能力;

4.具有较高的文字写作、口语表达水平和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国际沟通 能力;

5.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学会电脑操作与统计分析,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 基本方法和手段,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在现代传播媒体和其他公共传播部门从事较强的 实际工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

核心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媒介融合概论、 传播学研究方法、人际传播学、组织传播学、政治传播、公共危机传播管理、公共关系学、演讲与修 辞、说服与传播运作设计、传播统计软件应用。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新闻媒体(报纸、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以及大型企事业单位从事 公关实习。实习可分为一次或两次,实习时间不少于20周。

主要专业实验:新闻采访与写作、多媒体制作、公共关系操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电子商务是一门由计算机技术、管理、经济、贸易等多学科支撑的新兴交叉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计算机、信息、管理、经济、商务运作等方面的知识和掌握电子商务技术,能在工商企业、金融外贸单位和政府有关部门从事电子商务分析、设计和运用或从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科学素养,较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从事计算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应用系统硬件的设计开发与综合应用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本专业是一个软件和硬件结合、面向应用的宽口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备中国文学、中国 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教学,在各职能部门、 外贸机构、新闻出版单位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 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及中华历史文化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 的基本训练,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汉语国际教育以及国际文化交流实践的 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专业技能,有较强的汉语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能讲比较 标准的普通话,能规范地使用汉字;

3.熟悉中外文学和文化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汉语言文字及其传播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中国古代文 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文化通论、写作、外国语(各语种)。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外汉语教学实习、中华才艺训练、汉语语言现象以及对外汉语教学 热点问题的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和控制技术高度综合,能从事信息处理、软件开发、信号检测、自动控制、微机测控、智能仪器及传感技术、机电一体化等方面的研究、开发、设计和制造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文化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体 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宽基础、高素质、有创新意识 和实践能力的工程科学人才。本专业学生应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各研究方向上(光电子 方向、光电信息方向和技术光学方向)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实验 技能,并具有综合运用光学科学理论和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光电信息 系统分析、设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设计、开发、集成及应用光电信息系统 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光电信息科学的研究和工程技术研发,以及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和 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和维护能力。本专业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终生学习和在工程实践中 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工程科技创新和创业的意识。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光电信息科学与 工程相关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等工作。本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工程技 术基础、科学研究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训练,培养过程突出以光子和电子为信息基本载体的信息 特征,体现信息产业高速发展、学科交叉的趋势。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 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本专业领域内l—2个专业方 向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5.具备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计算 机相关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光电信息系统研究、设计、开发以及系统运行和维护的初步 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

7.具有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和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鉴别能力;

8.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9.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 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

主干学科:光学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核心知识领域由光电信息基础类知识、光电信息技术和工程类知识、 光电子技术类知识组成。光电信息基础类知识领域包括物理、光学和光学技术、电子与信息技术 等核心基础知识;光电信息技术和工程类知识领域包括光电信息技术、光电仪器原理和光电检测 技术、光纤与光通信技术、光电传感与系统等知识;光电子技术类知识领域包括光电子技术、激光 原理、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等知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光学及实验(136学时)、光电检测技术及系统(48学时)、光纤技术(48学时)、 光电图像处理(48学时)、光电信息综合实验(4周)、光电信息物理基础(48学时)、通信原理(48 学时)、激光原理(32学时)、信息光学(32学时)、光学系统CAD(48学时)、光电传感器应用技 术(32学时)、量子光学基础(32学时)。

示例二(方向一为偏重经典光学,方向二为偏重现代光学):工程光学及光学基础实验(184 学时)、激光技术及应用(48学时)、光学测量(48学时)、光电信息导论(英语授课)(40学时)、 光电检测技术(48学时)、光电系统设计(3周)、薄膜光学(方向一)(32学时)、光度与色度学 (方向一)(48学时)、光纤技术与应用(方向一)(48学时)、像质评价技术(方向一)(32学时)、 光学CAD课程设计(方向一)(3周)、传感器原理(方向二)(48学时)、光纤通信理论基础(方向 二)(48学时)、信息物理基础(方向二)(48学时)、现代成像技术(方向二)(32学时)、光电传感 器设计实验(方向二)(1周)、傅里叶光学(48学时)、光学零件工艺学(4周)、实用图像处理方 法及软件(48学时)、视频技术基础(48学时)、微机接口技术(32学时)、微机接口技术实验 (32学时)、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48学时)。

示例三:仪器零件设计(56学时)、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48学时)、误差理论与仪器精度 (学时)(40学时)、仪器制造工艺学(32学时)、工程光学及实验(144学时)、光电检测技术(56 学时)、数字图像处理(48学时)、光学测量(48学时)、激光原理及应用(40学时)、仪器光学概论 (48学时)、光学设计及CAD(48学时)、光学仪器总体设计概论(48学时)、光学零件加工技术 (48学时)、薄膜光学与技术(32学时)、微纳制造技术(学时)、光通信技术基础(32学时)、光 电子技术及器件(32学时)、光学信息处理技术(32学时)、干涉测试技术(32学时)、傅里叶光 学(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或电工实习、专题实验或综合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或生 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实验与创新和社会实践等。

主要专业实验:应用光学实验、物理光学实验、激光实验、光电技术实验、光电信息综合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具备较全面的社会学理论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与分析技能,适合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教育部门、科研机构、社会团体从事社会调查与研究、政策研究与评估、社会规划与管理、发展研究与策划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招收理工类学生,学制4年。
  培养目标: 运用专业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方法进行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管理和维护,具备进行网络系统研究开发的实践能力。
  主要课程:网络计算导论、信号与系统、数字图象处理、网络规划与设计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独立建立、维护网络的安全认证系统,保障网络安全运营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 Windows 系统的安全防护、网络攻防技术、 Linux 服务器配置与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电子商务、金融、电子政务等领域从事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与开发工作。

  可获得技术证书:网络管理员、信息安全工程师、网络安全技术工程师等。

本专业培养以工业电气传动与运动控制、智能大厦楼宇自动化、以及电力系统自动化等领域为主,能从事电气工程、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系统和网络化测控系统等方面的产品与工程设计、系统分析与运行、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规划与管理等方面工作高级
  学科:工学
  门类:航空航天类
  专业名称:飞行器动力工程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飞行器动力装置或飞行器动力装置控制系统等方面的知识,能在航空、航天、交通、能源、环境等部门从事飞行器动力装置及其它热动力机械的设计、研究、生产、实验、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有关飞行器动力装置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机械工程设计、实验测试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飞行器动力装置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实验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扎实的数学、力学、机械学及电子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飞行器动力装置或飞行器动力装备控制系统的原理和结构的设计和分析方法;
  3.具有综合的机械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
  4.了解飞行器动力装置的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6.具有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修养,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力学、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

  主要课程: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力学、自动控制原理、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动力装置原理及结构、动力装置制造工艺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工程图测绘、认识实习、计算机应用与上机实践、课程设计(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课程设计、动力装置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热工综合实验、自控综合实验)、校外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一般安排30——35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2118    本科毕业人数:3527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经济学类 会计学 汉语国际教育 传播学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 信息安全 材料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类 电子信息类 机械类 数学类 自动化 电子商务 工业工程 网络工程 智能制造工程 工业设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医学信息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环境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英语 社会学 经管类实验班 理工类实验班 审计学 财务管理 数字媒体技术 网络空间安全 统计学 法学 智能科学与技术 工商管理类 少数民族预科班
北京 2 2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3 0 2 2 2 2 3 3 4 4 5 5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6 0 0 6 3 4 0 3 9 24 9 5 14 2 2 2 2 3 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2 4 3 3 3 0 5 14 11 2 2 2 2 2 2 0 0 3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2 3 3 0 5 14 10 0 3 0 0 3 0 2 0 3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6 0 2 0 3 3 2 2 10 24 12 3 7 0 0 2 2 3 4 4 8 0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2 3 0 4 3 11 9 5 0 0 0 2 0 0 0 0 3 2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4 0 3 0 0 3 0 3 4 3 0 0 0 0 0 0 0 2 0 3 0 0 0 2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5 4 10 24 0 0 6 0 0 5 2 0 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119 148 0 0 0 0 0 0 178 293 0 0 97 0 0 0 60 0 50 0 0 12 27 97 0 20 30 30 30 45 55 58 67 80 107 0
安徽 6 0 0 0 4 5 6 0 7 23 10 4 5 0 0 6 0 3 0 0 12 2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福建 0 0 0 0 4 4 3 0 13 23 11 4 12 0 0 4 2 2 4 4 8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6 0 0 0 3 3 5 4 7 22 16 4 4 0 3 3 2 0 0 0 12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山东 2 0 0 0 2 3 0 3 10 20 6 4 14 0 0 5 0 0 5 0 0 0 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4 0 0 2 3 4 2 3 14 18 8 2 11 0 2 0 2 0 5 4 8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湖北 3 0 2 0 4 3 0 0 10 10 10 4 10 2 0 0 0 3 2 4 0 0 1 0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4 0 1 7 3 2 0 5 6 12 10 4 7 0 0 0 0 0 3 4 3 0 2 0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5 0 0 0 3 3 3 10 14 30 8 0 8 0 0 2 0 4 4 6 8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2 6 4 5 3 0 6 16 10 0 7 3 3 3 0 2 0 4 4 0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2 0 0 0 2 0 0 0 4 4 3 0 0 0 0 2 0 0 0 0 0 0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10 0 4 4 0 0 0 0 8 16 5 2 16 0 0 3 2 2 5 0 0 0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8 0 3 3 2 3 5 0 10 21 10 4 17 3 2 4 2 0 5 0 8 0 2 0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6 2 6 6 4 8 20 12 5 9 5 4 6 0 0 2 2 14 2 0 5 3 0 0 0 0 0 0 0 0 0 4 0
云南 0 0 0 0 0 6 2 0 7 12 4 0 9 0 0 2 0 2 0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西藏 3 0 3 10 0 0 0 4 0 0 0 0 0 5 4 0 0 0 0 0 0 4 0 0 7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5 0 0 0 0 2 6 3 12 21 3 0 2 0 0 6 2 0 0 2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3 6 0 4 18 10 0 10 0 0 4 0 2 0 6 7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2 0 0 0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4 3 0 0 2 6 5 0 4 2 2 4 0 0 0 3 0 2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2 2 0 0 0 0 0 0 1 0 0 3 0 0 0 0 0 0 0 0 0 0 4 0 0 0 0 0 0 0 0 0 2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