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

985院校 211院校 双一流
华东师范大学
毕业生数据

8584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是由国家举办、教育部主管,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学(1924年)、光华大学(1925年)为基础,同时调进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1959年学校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16所重点院校之一。1972年学校与上海师范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合并,改名上海师范大学。1978年学校再次被确认为全国重点大学。1980年学校恢复华东师范大学校名。1986年学校被国务院批准成为设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等院校之一。1996年被列入“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1997-1998年,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教育学院和上海第二教育学院等先后并入。2002年根据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的战略部署,学校启动闵行校区规划建设,并于2006年主体搬迁到闵行校区,形成了“一校两区、联动发展”的办学格局。2006年教育部和上海市决定重点共建华东师范大学,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高校行列。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全面开启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一流大学的新征程。

立德树人,攀高行远。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学校始终秉承“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这一崇高大学理想,恪守“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精神,全面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决策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按照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确定的建设目标路径,围绕“育人、文明、发展”责任使命,持续加强全面从严治党,统筹实施教育教学创新引领、学科科研优化提升、国家战略精准对接三大工程,通过“卓越学术”支撑“卓越育人”,实现更高质量的卓越发展、创新发展、引领发展、特色发展,致力于建设成为引领育人创新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建教育强国”和“以教育强国”的光荣事业做出持续性贡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历史性贡献!

学校目前设有4个学部、33个学院(系)、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4个研究院,另设有4个书院。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4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6个。本科专业总数85个,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经济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医学等11大学科门类。拥有3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2个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6个上海市高峰学科(I类2个,II类2个,IV类2个),1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和17个上海市一流学科(A类4个,B类13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4,418人,其中专任教师2,412人。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教师2,101人,其中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院士)19人,国家及上海市其他各类人才计划入选者457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914人;在校博士研究生3,952人,硕士研究生17,719人;在校留学生(学历生)1,551人。学校主要校区为闵行校区(地址为上海市东川路500号)和普陀校区(地址为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校园占地总面积约207公顷。

学校理工科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8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和高等学校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民政部研究中心,1个国家新闻出版署重点实验室,2个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创新中心,12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2个上海市前沿科学研究基地;学校文科拥有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1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6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2个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1个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中国老龄协会老龄科研基地,1家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智库(培育),7个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6个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工作室,4个上海高校智库,10个上海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上海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现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学校主办、承办和合办各类中文期刊23种、英文期刊7种,两校区图书馆拥有实体馆藏文献总量495.29万余册、各类电子文献数据库164个(466个子库)。学校积极对接、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教育集团以“卓越”为引领打造基础教育示范校、示范区,现有自办与合作举办的附属中小学、幼儿园共67所(正式招生办学)。学校继续教育坚持管办分离,探索培育高品质非学历教育项目,注重推进内涵式发展,统筹提升社会效能和经济效能。

学校注重国际合作交流,先后与里昂高师等法国三所高等师范学院、美国纽约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俄罗斯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与世界30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签订了学术合作与交流协议。与里昂高师等法国三所高等师范学院成立中法联合研究生院;与法国里昂高师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中法社会与科学联合研究院;与美国纽约大学联合创办的上海纽约大学,是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美合作创办的大学;与法国里昂商学院合作共建亚欧商学院;与以色列海法大学合作共建转化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共建先进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学校设有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作为中方合作院校建设5所孔子学院和2所独立孔子课堂。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生物技术
  • 法学
  • 历史学(历史学系(闵行校区))
  • 生态学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英语(外语学院(闵行校区))
  • 心理学
  • 社会学
  • 指音与主持艺术
  • 应用心理学
  • 社会工作
  • 地理科学(孟宪承书院(闵行校区))
  • 统计学
  • 思想政治教育
  • 化学(孟宪承书院(闵行校区))
  • 通信工程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历史学(孟宪承书院(闵行校区))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教育技术学
  • 生物科学(孟宪承书院(闵行校区))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艺术教育
  • 数学与应用数学(孟宪承书院(闵行校区))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学前教育
  • 物理学(孟宪承书院(闵行校区))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特殊教育
  • 英语(孟宪承书院(闵行校区))
  • 软件工程
  • 教育康复学
  • 工商管理(中法创新实验班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体育教育
  • 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科学学院(闵行校区))
  • 环境科学
  • 运动训练
  • 物理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闵行校区))
  • 环境生态工程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化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闵行校区、普陀校区))
  •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 汉语言文学
  • 生物科学(生命科学学院(闵行校区))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汉语国际教育
  • 地理科学(地理科学学院(闵行校区))
  • 工商管理
  • 英语
  • 会计学
  • 俄语
  • 人力资源管理
  • 德语
  • 公共事业管理
  • 法语
  • 西班牙语
  • 行政管理
  • 日语
  • 旅游管理
  • 翻译
  • 音乐表演
  • 新闻学
  • 音乐学
  • 编辑出版学
  • 广播电视编导
  • 历史学
  • 美术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绘画
  • 化学
  • 雕塑
  • 地理科学
  • 哲学
  • 视觉传达设计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经济学
  • 环境设计
  • 地理信息科学
  • 金融学
  • 产品设计
  • 生物科学
  • 保险学
  • 公共艺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强的数理化基础,具有国际化视野,接受严格科学思维、专业理 论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掌握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掌握 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教学、科研、生物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 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理化基础、生物学及相关方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接受生 物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培养和基本技能训练,掌握扎实的科学理论基 础知识,具有生物技术研发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的学科基础、具有计算 机及信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3.掌握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以及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等基本技术;

4.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研发的能力, 以及开展创新实验的初步能力;

5.熟悉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生物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国内外研究前沿和最新技术动态,以及行业发展趋势;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适应社会需求、 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医学、农学。

核心知识领域:生命的化学分子基础,细胞的结构、功能与重大生命活动,生物体的结构与功 能及生物多样性,微生物的特征与代谢,生物的遗传与进化,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的原理与 应用。

核心课程示例(以下课程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

示例一:普通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 课16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32学时)、分子生物学(48学时)、细胞生物学 (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遗传学及实验(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生物统 计与实验设计(理论课16学时,实验课16学时)、发育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 时)等。

示例二:生物化学(理论课80学时,实验课24学时)、微生物生物学(理论课72学时,实验 课24学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56学时,实验课16学时)、遗传学(理论课72学时,实验课24 学时)、分子生物学(48学时)、分子克隆技术(32学时)、基因操作原理(56学时)等。

示例三:生物化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64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 学时)、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细胞生物学与细胞工程(理论 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发酵与酶工程(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海洋生物活性物 质营养与分析(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生产实习、综合实践、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生物学实验(或动物生物学和植物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 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及发酵工程实验、遗传学实验、基因工程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深厚的法 学专业知识功底,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创 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和涉外活动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 级专门人才,同时兼顾培养能够在各高等、中等学校从事法学教学的教师。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 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从 事法律工作和法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法学 基础知识,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如法学理论、刑事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学、国际法 学、环境法学等)系统深入地掌握该方向的知识体系。

2.深刻掌握法学学科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基础知识 素养、求实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公正的品质、综合分析素养、法律意识和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精 通法律,熟悉法律和相关业务。

3.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法学和法律实务之中。毕 业生应特别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独立自主地学习并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社 交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根据本专业不同的任务检索相关文献。

(2)应用知识的能力

具有在获得相关法律基础知识与法学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应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解决实 践中遇到的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

(3)实践能力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

(4)创新能力(精神)

掌握进行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能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创业思维和探索能力。

4.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与相关领 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法律与法学 文献检索,掌握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应用基本的数据库,掌握法律写作的基本知识。

5.了解中国和相关国际法律、法学的理论前沿,把握法律实践的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法学理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国际法(在本科阶段所有学科均在法学一 级学科下招生培养)。

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司法部门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0302 政治学类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及其他相关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生态学专业理 论和知识,具有开展生态学实验和野外实践的技能,能在与生态学密切相关的农业、林业、水利、 环保、规划等教学与科研单位、职能部门和企业从事生态学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等工作,具有良 好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生态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习相关的数理化 基础和人文社科知识,接受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训练,掌握扎实 的学科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数理化、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3.掌握生态学研究、生态监测与评价、区域规划与自然保护、生态管理的基本技术;

4.具有开展生态学调查、实验、规划、管理与教育的初步能力;

5.熟悉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生态学的历史、现状、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适应社会需求、 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环境科学。

核心知识领域:生命的化学分子基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及其重要生命活动、动植物体的结 构与功能、微生物的特征与代谢、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生物与环境、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生态统计 学基础。

核心课程示例(以下课程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

示例一:动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植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 课32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生态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 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分子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 时)等。

示例二:生态学(含实验96学时)、植物分类学(32学时)、植物生态生理学(48学时)、自然 资源生态学(48学时)、土壤学(48学时)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48学时)、生物统计学(48学 时)等。

示例三:普通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普通生态学(64学时)、环境科学概 论(48学时)、环境分析化学(理论课40学时,实验课16学时)、基础生物化学(理论课48学时, 实验课16学时)、基础微生物学(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8学时)、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48学 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生态学野外实习、综合实践、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动物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 验、生态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学、行政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 门知识,能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机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工 作的政治学和行政学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政治学、行政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政治学理 论与方法、行政学理论与方法、中国政治分析、比较政治分析、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等 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调查研究、分析判断和协调组织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政治学、行政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系统分析、统计分析、比较分析、历 史分析等方法或技术;

3.具有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机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及其他 有关专门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政治过程以及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政治学、行政学及法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 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政治学。

核心课程:政治学原理、行政学概论、中国政府与政治、比较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 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公共政策概论、行政法、社会调查与统计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参与课题研究、教学实习等,一般安排8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初步的科学 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能够在科研部门、教育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与心理学相关的工作或 继续攻读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心理学实验研究设 计、分析方法以及查阅、理解和写作专业文献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心理学的实证以及相关的 统计、测量技术,具有从事相关方面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中、英文语言运用能力,能够利用计算机及信息技术进行文献检索、数据和文 字处理等工作,具有一定的文学、历史学、哲学、人类学、政治学、艺术、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 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具有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2.掌握心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心理学的实证以及相关的统计、测量技术,掌 握心理学实验研究设计、分析方法以及查阅、理解和写作专业文献的方法,了解心理学科的发展 趋势和应用前景,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3.具有知识获取、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政治分析能力、较严密的逻辑推理 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与他人和谐交往的能力以及良好的适应和心理调节能 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及其常用软件、心理测量学、生物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史、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普通心理学(64学时)、心理统计I(32学时)、心理统计Ⅱ-SPSS(32学时)、社 会心理学(32学时)、实验心理学(64学时)、实验心理学实验(64学时)、生理学B(32学时)、 CNS解剖(32学时)、心理测量(32学时)、发展心理学(32学时,含实验)、生理心理学(32学 时)、认知心理学(64学时,含实验)、组织管理心理学(32学时)、变态心理学(48学时,含实 习)、生理心理学实验(64学时)、心理学研究方法(32学时)。

示例二:神经科学导论(54学时)、普通心理学A(72学时)、普通心理学B(72学时)、心理统 计学I(72学时)、实验心理学I(72学时)、实验心理学Ⅱ(54学时)、心理学统计Ⅱ(36学时)、 社会心理学(54学时)、发展心理学(54学时)、心理测量学(54学时)、心理学史(54学时)、变态 心理学(54学时)、人格心理学(54学时)、认知心理学(54学时)、情绪心理学(54学时)。

示例三:人体解剖生理学(72学时)、普通心理学I(54学时)、普通心理学Ⅱ(54学时)、实 验心理学I(54学时)、实验心理学Ⅱ(54学时)、生理心理学(72学时)、发展心理学(54学时)、 人格心理学(72学时)、心理统计学I(54学时)、心理统计学Ⅱ(54学时)、认知心理学(54学 时)、心理学研究方法(54学时)、心理测量学(54学时)、心理学史(54学时)、社会心理学(54学 时)、教育心理学(54学时)、心理学教学法(54学时)、心理健康教育概论(54学时)、心理咨询与 治疗(5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科技训练、综合论文训练 等多种形式。

主要专业实验:实验心理学实验、生理心理学实验等实验课程以及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课程安排的一定课时的教学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教育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社会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具备科学 认识、研究社会的基本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党政机关、教育、科研、文化等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和 社会团体中从事社会调查研究与数据分析、政策研究与政策评估、社会管理与社会规划等方面工 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 接受社会调查和分析研究的专业训练,具有认识社会和分析社会的基本能力及社会管理工作的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社会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动态;

2.掌握社会调查和社会研究的基本方法,能熟练运用社会统计分析软件,能做定量分析和 定性分析;

3.了解经济、政治、法律等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

4.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关于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 法规,并了解我国国情;

5.具有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社会管理能力;

7.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社会学。

核心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学理论、社会研究方法、中国社会思想史、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 学、社会分层理论、社会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概论。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初步的科学 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能够在科研部门、教育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针对不同的领域(例如但 不限于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经济决策、公共关系、市场营销、广告策划、工业与商业设计、公安、军 事、体育、文化艺术、航空航天、医护、社会工作等)从事和心理学相关的工作或继续攻读相关学 科的硕士、博士学位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心理学实验研究设 计、分析方法以及查阅、理解和写作专业文献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心理学的实证以及相关的 统计、测量技术,具有从事相关方面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中、英文语言运用能力,能够利用计算机及信息技术进行文献检索、数据和文 字处理等工作,具有一定的文学、历史学、哲学、人类学、政治学、艺术、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 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具有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2.掌握心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心理学的实证以及相关的统计、测量技术,掌 握心理学实验研究设计、分析方法以及查阅、理解和写作专业文献的方法,了解心理学科的发展 趋势和应用前景,具有初步的对实践领域的具体应用问题的敏感性和解决能力;

3.具有知识获取、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政治分析能力、较严密的逻辑推理 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与他人和谐交往的能力以及良好的适应和心理调节能 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及其常用软件、心理测量学、生物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史、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心理学导论(上、下)(共96学时)、普通生物学(动物部分)(36学时)、动物学实验 (36学时)、线性代数(54学时)、生理学(54学时)、生理学实验(36学时)、概率统计(54学时)、 文科物理学(54学时)、生物心理学(54学时)、人格心理学(54学时)、心理统计(54学时)、实验 心理学(54学时)、实验心理学实验(36学时)、变态心理学(54学时)、发展心理学(54学时)、认 知心理学(54学时)、心理测量(54学时)、社会心理学(54学时)。

示例二:CNS解剖与生理(54学时)、心理统计(108学时)、普通心理学(上)(54学时)、普通 心理学(上)实验(18学时)、普通心理学(下)(54学时)、普通心理学(下)实验(18学时)、实验 心理学(上)(36学时)、实验心理学(上)实验(18学时)、实验心理学(下)(36学时)、实验心理 学(下)实验(18学时)、发展心理学(54学时)、心理测量(54学时)、心理测量实验(18学时)、人 格心理学(54学时)、生理心理学(54学时)、教育心理学(54学时)、社会心理学(54学时)、心理 学史(54学时)、认知心理学(54学时)、认知心理学实验(18学时)、变态心理学(54学时)、心理 咨询概论(54学时)、组织管理心理学(54学时)、人事测评与职业规划(36学时)、人力资源开发 与管理(36学时)。

示例三:人体解剖生理(56学时)、心理学原理(56学时)、心理与教育统计学(54学时)、发 展心理学(54学时)、教育心理学(54学时)、心理咨询学概论(54学时)、教育学(54学时)、人格 心理学(54学时)、心理测量学(54学时)、实验心理学(上)(36学时)、统计软件包(54学时,含 实训36学时)、心理学史(54学时)、临床心理学(54学时)、异常心理学(54学时)、实验心理学 (下)(实验72学时)、社会心理学(54学时)、心理测验及其应用(72学时,含实训36学时)、认 知心理学(72学时,含实训3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科技训练、综合论文训练 等多种形式。

主要专业实验:实验心理学实验等实验课程;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课程安 排的一定课时的教学实验;管理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等课程安排的一定课时的 见习和实习环节。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教育学学士。 0712统计学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专业价值观,具有扎实的理 论基础、熟练的社会工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等部 门和领域从事社会工作服务与社会福利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社会工作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知识,接受社会服务与 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临床社会工作、社区服务管理、社会机构运营以及社会福利行 政等方面的主要知识和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社会工作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知识,掌握社会工作核心价值观及主要伦理 准则;

2.掌握社会政策分析、社会问题调查及社会服务开发等方面的方法和技术;

3.具有开发社会服务项目、实施社会服务、运营社会服务机构的基本能力;

4.熟悉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的主要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的前沿理论和应用前景;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7.掌握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研究、社会政策倡导等基本能力;

8.能灵活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多种专业方法为服务对象提供综合性服务。

主干学科:社会学、心理学、公共管理学。

核心课程: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 工作、社会工作行政、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政策概论、社会保障概论。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社会工作实践活动、社会调查研究。

主要专业实验:个案社会工作实验、小组社会工作实验、社区社会工作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0304 民族学类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统计学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掌握统计学的主要方法,具 有处理特定行业数据问题的能力,能在经济、管理、生物、医药、金融、保险、工业、农业、林业、商 业、信息技术、教育、卫生、医药、气象、水利、环境和减灾等相关领域中从事数据搜集、分析与决策 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统计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文化、道德、身体和心理素质;

2.掌握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系统的统计思想;

3.掌握搜集数据的科学方法,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选用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推断和 预测;

4.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和文献检索的现代信息技术,初步具备获取所关心问题的解决方案 及对这些方案评断的能力;

5.初步具备应用统计学知识解决行业领域(如经济、金融、保险、管理、市场调查、生物、医 药、工业、农业、林业、商业、信息技术、教育、卫生、气象、水利、环境和减灾等方面)中问题的能力 与应用创新意识;

6.了解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动态,具有统计学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7.具有进一步职业发展能力;

8.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统计学、数学。

核心知识领域:统计学基本思想、数学理论、概率论、统计调查、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非参数 方法、回归分析、多元统计方法、随机过程、时间序列分析、试验设计和统计软件。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统计学导论(授课48学时,上机实践32学时)、数学分析(288学时)、代数学基础 (224学时)、解析几何(64学时)、常微分方程(64学时)、概率论(64学时)、应用随机过程(64学 时)、复变函数(64学时)、实变函数(64学时)、统计学基础(授课48学时,上机实践32学时)、概 率测度I(64学时)、多元统计分析(授课48学时,上机实践32学时)、时间序列分析(48学时)、 试验设计(48学时)。

示例二:数学分析(300学时)、高等代数(200学时)、解析几何(60学时)、近世代数(80学 时)、常微分方程(60学时)、概率论基础(60学时)、复变函数(60学时)、实变函数(80学时)、统 计学(60学时)、测度论(60学时)、随机过程(60学时)、实用回归分析(60学时)、应用多元统计 分析(60学时)、应用时间序列分析(60学时)、统计软件选讲(6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上机操作训练、社会调查、统计实习、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既能在学 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本专业的教学、研究工作,又能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以本专业为基础 的宣传、组织、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技能与方法的基本训练,掌 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 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本研究方法;

3.具有从事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教学、研究、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

5.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从事本专业所需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外语和计算机操作等基本知识。

主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教育学。

核心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 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能在信息通 信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技术管理的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大学数学、大学物理、人文学科及外语的基础上,主要学习通信 理论和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通信工程领域软硬件开发、系统与网络的设计与应用、 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从事通信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他相 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掌握通信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4.系统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5.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

6.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7.了解通信与信息行业的相关政策及法规;

8.了解信息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

9.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 精神;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 微波技术、通信原理、通信网理论基础、现代通信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分析基础(32学时)、电子电路基础(48学时)、通信电子电路(32学时)、数字 电路与逻辑设计(48学时)、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8学时)、数据结构(48学时)、微处理器与 接口技术(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随机信号分析(32学时)、数字信号处理(64学时)、 通信原理(64学时)、电磁场与电磁波(48学时)、通信网理论基础(32学时)、现代通信技术(64 学时)。

示例二:电路分析基础(72学时)、电子线路基础(72学时)、高频电子线路(64学时)、数字 逻辑电路(64学时)、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64学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32学时)、微型计算机 原理及接口技术(72学时)、信号与系统(72学时)、数字信号处理(56学时)、通信原理(72学 时)、电磁场与电磁波(64学时)、通信网(32学时)、通信概论(32学时)、移动通信(32学时)、光 纤通信(32学时)、通信系统集成电路设计(32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通信电子电路(48学时)、数字 电路与逻辑设计(64学时)、高级语言程序设计(56学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及C++(32学时)、 数据结构(40学时)、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数字信号处理(56 学时)、通信原理(80学时)、电磁场与传输理论(64学时)、通信网基础(56学时)、无线通信原理 (32学时)、光纤通信与数字传输(5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技术训练、电子工艺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 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线路实验、计算机基础实验、通信原理实验、现代通信技术实验、专业综 合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定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的一级学科,主要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培养能在党政机关、外事部门、高等院校从事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例如:在相关科研机构进行研究工作,利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当代现实问题。

课程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科学社会主义原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国际政治学》、《中共党史》、《社会主义思想史》。

就业方向

高校、科研院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党政机关、高校企事业单位:与本学科相关的理论宣传管理、新闻出版等实务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扎实的自然科 学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能在微电子科学技术领域从事研 究、开发、制造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要求在物理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学等方面掌握扎实的 基础理论,掌握微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的原理、设计、制造、封装与应用技术,接受相关实验技术 的良好训练,掌握文献资料检索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在微电子科学 与工程领域初步具有研究和开发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开阔的科学视野;

2.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具有较强的在未来生活和工作中继续学习的能力;

3.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基础;

4.具备微电子材料、微电子器件、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封装技术和 测试技术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

5.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科技发展动态及产业发展状况,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 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6.掌握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7.具有归纳、整理和分析实验结果以及撰写论文、报告和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微电子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理论、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半导体物理、微电子 器件原理、集成电路设计原理、微电子工艺原理、集成电路封装与系统测试、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 计、电子设计自动化基础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分析原理(64学时)、微电子与电路基础(48学时)、信号与系统(48学时)、半 导体物理(64学时)、电子线路A(48学时)、数字逻辑电路(48学时)、数字集成电路设计(48学 时)、集成电路工艺原理(48学时)、半导体器件物理(48学时)、数字集成电路原理(64学时)、电 子系统设计(64学时)、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48学时)。

示例二:电路分析理论(48学时)、电磁场理论(48学时)、模拟电子线路(64学时)、信号与 系统(64学时)、数字电子线路(64学时)、固体物理学(64学时)、半导体物理学(64学时)、集成 电路原理与设计(64学时)、半导体器件物理(64学时)、微电子制造科学原理(48学时)。

示例三:核心必修课,包括电路分析(54学时)、模拟电子技术(48学时)、数字电子技术(48 学时)、固体物理(48学时)、半导体物理(48学时)、半导体器件物理(64学时)、半导体工艺原理 (48学时);专业方向核心限选课,包括半导体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32学时)、集成电路CAD (32学时)、集成电路工艺设计(32学时)、半导体光电材料(32学时)、半导体光电器件原理(32 学时)、半导体光电器件工艺(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路实验、电子技术实验、信号与系统实验、半导体基础实验以及微电子技术 专业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教育技术学科知识和较强的应用能 力,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各级电教馆等机构从事教学媒体与教学系统设计、开 发、应用、管理、评价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技术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学习信息资源 和学习过程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新技术教育应用方面的基本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教育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教学系统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3.具有教学媒体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国内外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知识体系包含6个核心知识领域,分属基础领域层面和应用领域层 面。基础领域层面主要为本科生奠定专业知识基础,包括教育技术理论基础、计算机与通信技术 基础、媒体与艺术基础3个核心知识领域;应用领域层面主要培养本科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实践能力,包括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信息化教育装备与环境开发及 管理3个核心知识领域。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教育技术学导论(36学时)、教学系统设计(54学时)、教育技术研究方法(36学 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54学时)、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54学时)、多媒体与网络教学资源 的设计与开发(54学时)、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54学时)、远程教育应用(36学时)。

示例二:教育技术学导论(32学时)、教学系统设计(48学时)、教育技术研究方法(48学 时)、教育传播学(32学时)、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48学时)、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48学 时)、远程教育应用(48学时)、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48学时)。

示例三:教育技术学导论(36学时)、教学系统设计(54学时)、教育技术研究方法(54学 时)、教育传播学(36学时)、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54学时)、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54学 时)、远程教育应用(54学时)、信息技术教育应用(5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媒体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设计与开发实践、教育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模拟教学实验、教学设计实验、电视电声教材制作实验、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 作实验、教育网络开发与应用实验、信息化教育装备与环境开发及管理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或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文化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体 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宽基础、高素质、有创新意识 和实践能力的工程科学人才。本专业学生应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各研究方向上(光电子 方向、光电信息方向和技术光学方向)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实验 技能,并具有综合运用光学科学理论和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光电信息 系统分析、设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设计、开发、集成及应用光电信息系统 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光电信息科学的研究和工程技术研发,以及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和 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和维护能力。本专业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终生学习和在工程实践中 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工程科技创新和创业的意识。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光电信息科学与 工程相关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等工作。本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工程技 术基础、科学研究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训练,培养过程突出以光子和电子为信息基本载体的信息 特征,体现信息产业高速发展、学科交叉的趋势。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 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本专业领域内l—2个专业方 向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5.具备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计算 机相关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光电信息系统研究、设计、开发以及系统运行和维护的初步 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

7.具有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和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鉴别能力;

8.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9.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 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

主干学科:光学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核心知识领域由光电信息基础类知识、光电信息技术和工程类知识、 光电子技术类知识组成。光电信息基础类知识领域包括物理、光学和光学技术、电子与信息技术 等核心基础知识;光电信息技术和工程类知识领域包括光电信息技术、光电仪器原理和光电检测 技术、光纤与光通信技术、光电传感与系统等知识;光电子技术类知识领域包括光电子技术、激光 原理、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等知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光学及实验(136学时)、光电检测技术及系统(48学时)、光纤技术(48学时)、 光电图像处理(48学时)、光电信息综合实验(4周)、光电信息物理基础(48学时)、通信原理(48 学时)、激光原理(32学时)、信息光学(32学时)、光学系统CAD(48学时)、光电传感器应用技 术(32学时)、量子光学基础(32学时)。

示例二(方向一为偏重经典光学,方向二为偏重现代光学):工程光学及光学基础实验(184 学时)、激光技术及应用(48学时)、光学测量(48学时)、光电信息导论(英语授课)(40学时)、 光电检测技术(48学时)、光电系统设计(3周)、薄膜光学(方向一)(32学时)、光度与色度学 (方向一)(48学时)、光纤技术与应用(方向一)(48学时)、像质评价技术(方向一)(32学时)、 光学CAD课程设计(方向一)(3周)、传感器原理(方向二)(48学时)、光纤通信理论基础(方向 二)(48学时)、信息物理基础(方向二)(48学时)、现代成像技术(方向二)(32学时)、光电传感 器设计实验(方向二)(1周)、傅里叶光学(48学时)、光学零件工艺学(4周)、实用图像处理方 法及软件(48学时)、视频技术基础(48学时)、微机接口技术(32学时)、微机接口技术实验 (32学时)、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48学时)。

示例三:仪器零件设计(56学时)、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48学时)、误差理论与仪器精度 (学时)(40学时)、仪器制造工艺学(32学时)、工程光学及实验(144学时)、光电检测技术(56 学时)、数字图像处理(48学时)、光学测量(48学时)、激光原理及应用(40学时)、仪器光学概论 (48学时)、光学设计及CAD(48学时)、光学仪器总体设计概论(48学时)、光学零件加工技术 (48学时)、薄膜光学与技术(32学时)、微纳制造技术(学时)、光通信技术基础(32学时)、光 电子技术及器件(32学时)、光学信息处理技术(32学时)、干涉测试技术(32学时)、傅里叶光 学(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或电工实习、专题实验或综合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或生 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实验与创新和社会实践等。

主要专业实验:应用光学实验、物理光学实验、激光实验、光电技术实验、光电信息综合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艺术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技能,能在基 础教育学校和社会教育机构从事艺术教育、管理、交流和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艺术教育 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艺术素养及艺术实践与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文学、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艺术学科基本理论与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 养和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

2.掌握在学科专长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各艺术门类的方法和技能;

3.具有艺术教育、艺术创作和艺术管理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艺术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艺术教育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学、艺术学。

核心课程:美学原理、艺术概论、艺术创作原理、中外艺术史、艺术作品鉴赏、文学作品鉴赏、 综合艺术创作原理与实践、艺术技能训练、艺术教育概论、艺术教育心理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艺术教育见习、艺术教育实习、艺术实践与创作展示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或艺术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080714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原理、电子线路、数字电路、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基础等。

相近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信息安全 光电子技术科学 电信工程及管理 电子商务及法律 信息与计算科学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能适应电子信息科学飞速发展,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适应能力,能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科学及电子信息产业等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与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理论和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科学实验和初步科学研究的训练,系统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5.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7.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保教机构、教 育行政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保教、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学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学前教育技能的 基本训练,掌握保育、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等学 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3.具有设计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和地方有关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学前教育理论和学前教育实践的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

核心课程: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研究方 法、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幼儿园课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 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幼儿园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 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 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 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 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 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 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离散结构、基本算法、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 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0+48学时)、计算机导论(24+6学时)、集合论与图论(48学 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2+8学时)、电路44+16学时)、数理逻辑(32学时)、电子技术基础(32 +20学时)、数字逻辑设计(36+1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40+24学时)、近世代数(32学时)、计 算机组成原理(48+60学时)、软件工程(48 +16学时)、形式语言与自动机(32学时)、数理逻辑 (32学时)、数据库系统(40+24学时)、操作系统(40+16学时)、计算机网络(36+30学时)、算法 设计与分析(32学时)、计算机体系结构(48学时)。

示例二:计算概论(7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54学时)、集合论 与图论(54学时)、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54学时)、数理逻辑(54学时)、微机原理(54学时)、计 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54学时)、电路分析原理(72学时)、数字集成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 (54学时)、微电子与电路基础(54学时)、电子线路(72学时)、算法设计与设计(72学时)、脑与 认知科学(36学时)、人工智能导论(54学时)、编译技术及实习(54+72学时)、操作系统及实 习(54+72学时)、微机实验(0+72学时)、程序设计实习(0+72学时)、数字逻辑电路实验(O+ 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实验(0+72学时)、电子线路实验(0+72学时)、基础电路实验(0+72 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60+3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60+30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15 +15学时)、计算机导论(16学 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56+20学时)、软件工程(30+16学时)、数据库系统(40 +12学时)、编译 原理(52+16学时)、人工智能(46学时)、操作系统(54+24学时)、程序设计基础(44+32学时)、 数据结构(54+24学时)、离散数学(一)(54学时)、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76+20学时)、微机 系统(50+20学时)、离散数学(二)(3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计算机组成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知识与较强的教学 实践能力,能在特殊教育机构及相关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心理和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接受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特殊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评估各类特殊儿童的基本方法;

3.具有进行特殊教育实际工作、科研或管理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特殊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掌握特殊教育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医学。

核心课程:解剖生理学、特殊教育导论、盲童心理与教育、聋童心理与教育、弱智儿童心理与 教育、特殊儿童病理学、特殊儿童康复、特殊教育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特殊教育实习、教育见习、教育调查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0402体育学类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 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 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 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 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 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 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 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 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 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 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离散数学(64学时)、计算系统基础(64+48学 时)、计算与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Ⅱ(小组级软件开 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Ⅲ(团队软件工程实践)(16+96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 (64+48学时)、操作系统(48+48学时)、计算机网络(48+48学时)、数据库系统(48+48学 时)、软件需求工程(32+32学时)、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32+32学时)、软件构造(32+32 学时)、软件测试与质量(32+32学时)、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32+32学时)、计算机组织 结构(限选)(48学时)、软件工程统计方法(限选)(48学时)、软件过程与管理(限选)(32学 时)。

示例二:程序设计基础(32学时)、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32学时)、数据结构(32学时)、 离散结构(32学时)、操作系统(32学时)、数据库系统(32学时)、计算机网络(32学时)、软件工 程概论(32学时)、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32学时)、软件体系结构(32学时)、软件项目管理 (32学时)、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2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编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面向对 象与交互式应用开发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 库应用系统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软件系统构思综合训练(实验64学时)、软件工程综合实 践(实验64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程序设计基础(60+20学时)、离散数学(64学 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16学时)、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52 +12学 时)、操作系统(62 +10学时)、数据库概论(52 +12学时)、软件工程导论(40+8学时)、网络及其 计算(56+16学时)、软件建模技术(30+10学时)、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32+8学时)、软件项目 管理(32+8学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 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儿童患病的类型也在发生改变,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下降,遗传性疾病、先天畸形、早产、极低体重等儿童的存活率逐渐上升。这些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暴露出某些障碍或缺陷,甚至产生如脑瘫、智力障碍、孤独症等疾病。由于现有的医学手段尚无法治愈这些疾病,这些特殊儿童需要接受长期的康复治疗。到了受教育的年龄,他们只能带病接受教育。另外,随着特殊教育零拒绝理念的推行,与十多年前相比,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特殊儿童障碍程度加重,残障类型增多,多重障碍儿童增多等。针对目前特殊教育对象的现状,要切实提高我国的特殊教育水平,特殊教育学校必须承担起教育与康复的双重任务,培养具有教育与康复双重知识和技能的师资。教育康复专业正是在“医教结合、综合康复”理念指导下,整合教育与康复的手段和方法,培养为兼具教育与康复两种需求的人提供服务的专业人才。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有哪些?


教育康复学开设的学科大类核心课程有:心理学、教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专业核心课程有:人体解剖学、教育康复学概论、言语障碍评估与矫治、运动障碍评估与矫治;专业选修课程有:听力学基础、康复听力学、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儿童语言发展、融合教育、学习障碍儿童教育康复、发育迟缓儿童教育康复、情绪异常儿童教育康复、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脑瘫儿童教育康复、行为改变技术。


本专业的就业去向和就业前景?


该专业在“医教结合、综合康复”理念指导下,整合教育与康复的手段和方法,旨在培养富有爱心、素质优良、具备较为扎实的特殊教育、学科教育教学、康复训练的复合型知识技能,能够在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资源教室、康复中心、民政福利机构、医院相关科室、研究机构等从事言语障碍、听觉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心理障碍、运动障碍等的评定、康复、教育、咨询及康复辅具研发的集教育和康复两种技能于一身的双师型专业工作者。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专业定义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主要研究计算机科学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大数据应用的三个主要层面(即数据管理、系统开发、海量数据分析与挖掘)出发,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例如:今日头条通过算法匹配个人更偏爱的信息内容,淘宝根据消费者日常购买行为等数据进行商品推荐,电子地图根据过往交通情况数据为车辆规划最优路线等。

课程体系

《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Java语言程序设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数据建模》、《大数据平台核心技术》。

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IT类企业: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研究、数据管理、数据挖掘、算法工程、应用开发。

考研方向

大数据系统研发类、大数据应用开发类和大数据分析类、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统计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教育与体育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知识,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 体育教学、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工作、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作为体 育教师所必备的运动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科研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所需的教育科学、运动科学、心理科学、社会科学和运动项目的基 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相关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具备教学训练中所必需的讲解、示范、保护帮助、分析纠 正错误、组织、制订相关文件的技术与方法;

3.具有体育教师所必备的教学、训练、科研、竞赛组织、裁判、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的基本 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学校体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学校体育工作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

核心课程:体育学概论、教育学、学校体育学概论、体育教学论、教育心理学、运动项目理论与 实践。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

主要专业实验:运动生理学、运动生化、体育保健、运动心理学等系列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和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基础知 识,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政府、企业与科研单位从事环境保护及相关领域 工作以及继续深造的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环境科学专业技能的 基本训练,培养系统地识别、分析与解决环境问题的素质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了解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与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前沿;

2.掌握全面扎实的环境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环境科学专业实验的基本技能;

4.具有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分析与解决环境问题的素质;

5.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环境人文社会科学。

核心知识领域:环境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监测学、环境影响评价、环 境管理学、环境法学、环境经济学、环境规划学。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问题(48学时)、环境科学(64学时)、环境工程学 (64学时)、环境管理学(64学时)、环境化学(48学时)、环境监测(48学时)、环境数据分析方法 (32学时)、环境经济学(48学时)、环境法学(32学时)、环境规划学(32学时)、环境与发展(32 学时)。

示例二(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化学(32学时)、环境监测(40学时)、环境生物学 (32学时)、环境工程原理(40学时)、环境规划与管理(64学时)、环境影响评价(48学时)、水污 染控制工程(56学时)、环境学(32学时)。

示例三(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学基础(24学时)、环境地学基础(48学时)、环境微 生物学(48学时)、环境分析化学(64学时)、环境生物学(48学时)、环境监测(56学时)、环境工 程学(64学时)、环境规划学(32学时)、环境管理学(48学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32学时)、环 境系统分析(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环境学实习、环境地学实习、环境监测实习、环境污染控制实习、环境 管理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环境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环境生物实验、环境工程实验、环境物理实 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或五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竞技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及较高的专项技能,能在专业和职业队、 体校和学校代表队、体育俱乐部等部门从事训练、教学、竞赛、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竞技体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运动训练、竞赛 和教学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运动训练与教学、竞赛组织与裁判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专项运动训练、教学、竞赛、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2.熟练掌握1~2项运动项目的技术及训练、教学方法;

3.具有从事专项运动训练与教学、赛事组织与裁判、体育管理的基本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4.了解我国有关竞技体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运动训练、竞赛和运动训练管理的理论前沿;

6.具有初步的竞技体育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

核心课程: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管理学、运动选材学、运动竞赛学、运动按摩、 专项理论与实践。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运动训练实践活动调查、竞技体育教学与训练、竞赛组织与比赛执裁、 毕业论文写作、学术活动等。 主要专业实验:运动机能评定实验、运动技术诊断、运动心理测量等系列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工程设计等方面基础知识,掌握环境生态学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工程治理基本技能,能够在环境与生态保护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或教育部 门从事环境生态学研究、生态修复与建设、生态规划与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影响下生态系统所发生变化的过程、退化 机理、影响评估以及生态系统保育及修复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生态学学科思维、生态环 境问题分析方法与技术以及生态修复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保育生态系统、治理生态环境 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化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扎实的生态学、环境 科学和工程设计科学的基础知识;

2.掌握环境要素、生态因子效应分析的方法,生态规划、生态工程设计方法,以及生态修复 和环境治理工程使用的常规技术;

3.具有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较强实验和野外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计算机运用能力, 初步具备独立开展修复受损生态环境相关工作的能力;

4.熟悉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及其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6.具有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敢于质疑的批判性思维,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 和初步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

主干学科: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环境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生态工程学、产业生态学、环境工程学原理、生态毒 理学、生态规划与管理、生态经济学、生态监测与评价、流域生态工程学。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生理生态学(40学时)、种群生态学(32学时)、群落生态 学(32学时)、生态系统生态学(32学时)、景观生态学(32学时)、遗传生态学(40学时)、植被生 态学(32学时)、生态工程学(32学时)。

示例二(按每16学时折合l学分):环境学(48学时)、生态学导论(32学时)、景观生态学 (48学时)、生态监测与评价(40学时)、生态工程学(48学时)、环境工程学(64学时)、保护生物 学(48学时)、产业生态学(32学时)。

示例三(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64学时)、普通生态学(80学时)、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48学时)、遥感导论(48学时)、环境监测(48学时)、景观生态学与生态园区 设计(48学时)、环境影响评价(32学时)、生态工程(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理论课实验及野外实习、见习。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与 技能,能在社会体育活动中从事健身咨询、技术指导、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到社会体 育活动相关运动技术与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社会体育活动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所需的体育学、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体育健身运动项目的技术及练习方法;

3.具有从事社会体育活动的咨询、技术指导、组织管理、健身指导、社会调查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社会体育活动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社会体育活动的理论前沿和社会需求;

6.具有一定从事社会体育活动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体育学、公共管理。

核心课程:社会体育概论、体育俱乐部管理、体育管理导论、社区体育导论、体育经济学、健康 评价与运动处方、运动项目理论与实践。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调查(实践)、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学术活动。

主要专业实验:体质测量与评价、体育康复等实验系列。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101008T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听觉概念、听觉理论、听觉定向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听力与言语康复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其相关知识和能力,能在听力与言语康复学领域中从事听觉康复治疗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受到系统的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的基本训练,具有听力与言语康复学治疗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掌握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一般治疗方法;3.具有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的基本理论与技能;4.掌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的前沿技术;5.了解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研、教学与制药生产技能。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及相关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审美鉴赏、创造性思维、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汉语言文字以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文学(含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写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 面发展,具有高尚健全的人格、一定的国际视野、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宽厚的专业基 础和综合人文素养,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领导潜质,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管理学和经济学理 论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方法 与技术,具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践和研究能力,能够在国家政府部门、企事 业单位、科研机构等组织从事信息系统建设与信息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与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大 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科学思维、系统分析及技术工具的基本训练,掌握获取知识能 力、应用知识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掌握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信息技术理论基础和 专业知识;

2.掌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方法、技术与工具;

3.具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技能;

4.熟悉经济管理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等方面的知识;

5.了解本专业的理论与应用前沿以及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

核心课程:下列专业核心课中,第1—5门为必修课,6、7、8和9四门课可以任选三门课,课 程名称和内容可根据各学校情况进行组合。

1.经济学;

2.管理学;

3.运筹学;

4.管理信息系统;

5.管理统计学;

6.信息资源管理;

7.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8.数据结构与数据库;

9.计算机网络基础。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与课程设计(程序设计、运筹学、管理统计学、数据结构与数据 库、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管理应用系统等)、社会实践与实习(社会认知实践、管 理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等)、综合论文训练(毕业设计(论文)及其他科研实践等)等多种形式。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备中国文学、中国 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教学,在各职能部门、 外贸机构、新闻出版单位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 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及中华历史文化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 的基本训练,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汉语国际教育以及国际文化交流实践的 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专业技能,有较强的汉语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能讲比较 标准的普通话,能规范地使用汉字;

3.熟悉中外文学和文化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汉语言文字及其传播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中国古代文 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文化通论、写作、外国语(各语种)。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外汉语教学实习、中华才艺训练、汉语语言现象以及对外汉语教学 热点问题的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现 代管理理论,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具有实践能力与沟通技能,能够在营利性和 非营利性机构从事管理工作或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企 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和问题的基本 能力;

4.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 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

核心课程: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生产运作 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含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 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熟练运用英语和本族 语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的英语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兼学主要英语国家的文 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艺术、法律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系统、科学的英语听、说、读、 写、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掌握英语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与海内外人士进行跨文化交 际的能力、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的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英语语言学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运用英语和本族语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和科学 研究的能力;

3.具有熟练运用英语,与海外人士进行口头与书面交流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4.熟悉我国在外交、外事、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学艺 术修养、较强的现代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求实创新的 精神、专业学科意识和思辨能力,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

1.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语音、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 译等。

2.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包括语言学导论、英语语音学、英语词汇学、英语文体学、报刊选读、 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学术论文写作、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语教学法、翻译理论与实 践等。

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的学时应不低于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总量的40%,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学 时应占专业教育学时总量的35 010左右。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既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学习 和实践活动中。课外学习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应鼓励学生积 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专业实践(如涉外活动和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 济、管理、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 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会 计方法与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2.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3.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会计惯例;

4.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 能力;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学。

核心课程: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含成本会计)、审计学、财务 管理(或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含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会计模拟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熟练的俄语语言技能、扎实的俄语语言文学专业 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相关部门和领域熟练运用俄语和母语从事翻译、外事、外贸、教 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的俄语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俄语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兼学有关历史、哲学、 政治、艺术、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系统的俄语听、说、读、写、译等 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具有良好的俄语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广阔的国际 视野、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具备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和其他信息手段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俄语语言和文学基础知识;

2.具有熟练运用俄语进行口笔语交流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掌握运用俄语和母语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和 科学研究方法;

4.熟悉我国在外交、外事、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具有有广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和其他信息手段 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

6.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诚信意识和求实创新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 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

1.俄语专业技能核心课程,包括基础俄语、高级俄语、语音、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 译等。专业技能课程学时数占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数总量不少于40%。

2.俄语专业知识核心课程,包括语言学导论、俄罗斯文学选读、学术论文写作、俄语词汇学、 俄语语法学、俄语修辞学、翻译理论等。

俄语专业知识课程学时数占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数总量不少于35%。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外学习和实践 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课外学习和 实践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 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发 展学生个性,提倡人人参与,培养合作精神,其形式可包括课外阅读、演讲、辩论、读书报告会、戏 剧表演、编辑报纸杂志、专题访谈、拍摄电视片等。以上环节应提倡积极建设和有效利用计算机 网络系统、多媒体资料中心和多媒体自修中心,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灵活、方便、实用和广阔的学 习与实践的空间。除参加校内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外,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 种专业实践(如涉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 济、管理、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组织从事人力资 源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接受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的基本能力;

4.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

5.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法学、公共管理。

核心课程:组织行为学、组织与工作设计、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招聘与人才测评、绩效管理、薪 酬与福利、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含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德语语言基本功,比较系统的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比 较广泛的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外交、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熟练 运用德语从事翻译、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德语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德语国家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 面的基本知识,接受德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良好的技能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 从事翻译、教学、研究、管理等工作较高的业务水平、较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德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技能;

2.掌握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

3.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用德语就本国国情与文化较好地进行表达和交流;

4.具备一定的第二外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5.具有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运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 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6.熟悉我国在外交、外事、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

1.德语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基础德语、高级德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译、视 听等。

2.德语专业知识课程,包括德语文学、德语语言学、德语国家社会文化、德语国家概况等。

德语专业技能课程的学时应不低于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总量的60%,德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学 时应占专业教育学时总量的25 010左右。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既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课外 学习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学生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 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 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 专业实践(如涉外活动、教育实习等)和社会实践活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 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公 用行业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公共部门从事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的 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通过学习公共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公共管理技 术与方法等的培养和训练,掌握各项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知识,能够胜任各级公共管理组织中的 管理工作,具有领导、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具有进行自我知 识更新的能力;

2.掌握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必需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3.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制度;

5.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动态和理论前沿;

6.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公共管理。

核心课程: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法学概论(公共事业管理法律制度)、公 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理论与实践、 非政府组织管理、公共工程项目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调查、企事业单位实习、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政务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丰富的法语语言、文学和文化知识,具有扎实的法语应用能力以 及较高的综合人文素养,能在翻译、外事、外贸、教育、研究、管理等各个涉外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 法语专业高级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语语言、文学和法语国家和地区文化的基本知识,接受听、 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法语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应用法语从事跨文化交 际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语语音、语法、词汇、文学和法语国家和地区文化的基本知识,具备良好的汉语和 中国文化素养;

2.掌握运用法语发现和分析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产生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具有解决上述问题的基本能力和从事研究的能力;

4.能够及时追踪和了解法语语言、文学、法语国家和地区文化及所从事行业的发展动态和 前景;

5.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熟悉我国及就业所在地政府在外交、外事、外贸、文化和教育交流 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自觉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

6.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学、文化和人文科学综合研究能力,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良好的思 想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身体健康,心理健全;

7.具备良好的科学技术素养和科学思辨能力,尤其是当代信息科技知识和能力,熟悉与就 业岗位有关的其他专业知识和技能。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

1.法语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基础法语、高级法语、语音、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译 等,学时数占专业课程总学时数的40%左右。

2.法语专业知识课程,指法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知识性课程,包括法语语音学、词汇 学、语法学、法国文学史与文学作品选读、法国和法语区国家概况等,学时数占专业总学时数的 35%左右。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两类。校园 实践包括课外阅读、演讲、辩论、读书报告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各类竞赛以及编辑报纸杂志、制 作多媒体节目等,可以在本校范围内举办,也可以在当地、甚至在全国开设法语专业的院校范围 内举办。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与专业相关、能够应用法语服务社会的活动,例如口译、笔译、导游、 对法交流事务助理等,尤其是国家和当地组织的重大对外交流与合作项目的外语志愿者活动。 同时,有条件的院校可以与机关、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合作,为学生开设法语社会实践点或实习 基地。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熟练的西班牙语语言技能、厚实的西班牙语语 言文学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熟练运用西 班牙语和本族语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的德才兼备的西班牙语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西班牙语语言学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兼学西班牙语国 家的文化、历史、哲学、政治、经济、艺术、法律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系统、科学的西班牙语 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掌握西班牙语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具有与海内外 人士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专业知识发现、 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不同学校可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特点,设立不同的专业方向,如西班牙语+英语、西班牙语+ 国际贸易、西班牙语+国际关系、西班牙语+国际旅游等。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西班牙语语言学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2.运用西班牙语和本族语的专业知识,能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并且掌握创造性思维和 科学研究的方法;

3.熟练运用西班牙语进行口笔语交流和跨文化交际;

4.熟悉我国在外交、外事、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律观念和诚信意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学艺 术修养、较强的现代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具有求实创新的进取精神、专业学科意识和思辨能 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

1.西班牙语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基础西班牙语、高级西班牙语、语音、听力、口语、阅读、写 作、口译、笔译等。

2.西班牙语专业知识课程,包括西班牙语语言学导论(语音、词汇、修辞等)、西班牙语语法、 西班牙文学史及作品选读、拉美文学史及作品选读、西班牙文化导论、拉美文化导论、学术论文写 作等。

西班牙语专业技能课程的学时应不低于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总量的70%,西班牙语专业知识 课程的学时应占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总量的15 010左右。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既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学习 和实践活动中。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 途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培养学生的 自主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应鼓励 学生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专业实践(如涉外活动和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掌握行政管理领域的 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 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系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掌握行政管理学、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领导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掌握社会调查分析、现代信 息技术和管理操作技术等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行政管理学、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

2.具有较强的学习意识和创新精神,具备获取、更新和应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数据收集、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

4.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5.掌握领导决策、组织协调、沟通交流等方面的系统知识和基本能力;

6.掌握和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7.熟悉我国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制度;

8.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和理论前沿。

主干学科:公共管理、政治学。

核心课程: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法学概论(宪法与行政法)、 公共经济学(政府经济学)、公共政策学、行政组织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调查、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实习、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政务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基础扎实、人文背景深厚、日语综合技能较强、能熟 练运用日语从事外事、对日文化交流、教育、经贸、科技、军事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研究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语言技能训练,要求其在日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达 到较高水平,同时要求学生学习日本的文学、文化、政治、经济、历史、社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 备对日交流交际的实践能力,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能 力,为学生毕业后适应各类工作岗位或进一步的学习研究打下基础。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日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日语语言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3.与日语语言文学密切相关的日本文化、政治、经济、历史、社会方面的基本知识;

4.对中日交流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我国外交、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 规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5.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6.熟练运用日语进行交流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7.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具有国际化视野、跨文化交际意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 养和文学艺术修养,具有求实创新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

1.日语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基础日语、高级日语、听力、会话、阅读、写作、口译、笔译等。

2.日语专业知识课程,包括日本概况、日语概论、日本文学、日本文化、翻译理论等。

日语专业技能课程的学时应不低于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总量的40 010,日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学 时应占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总量的35%左右。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既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 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课外学习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 途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 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应鼓励学生 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实践(如涉外活动和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旅 游管理专业知识,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能在各类 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等从事经营、管理、策划、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 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旅游经营管理方 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旅游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科学的学习与思维方法,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3.熟悉我国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了解国内外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新思维能力;

6.掌握创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7.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拥有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学。

核心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心理学、酒店管理 概论、旅行社管理、旅游财务管理、现代服务业管理、旅游商务英语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旅游景区调查和旅游企事业单位专业实习。

主要专业实验:旅游管理信息化软件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创新意识与国际视野的通用型翻译专业人才,能 够胜任外事、商务、教育、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中一般难度的笔译、口译或其他跨文化交流工 作,能成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与文化的生力军。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语言和翻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汉语和外语两方 面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的训练,掌握跨文化交际和汉外口笔译基本技能,具备口笔译基本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语言知识与能力,包括外语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语听、说、读、写能力,汉语知识 与写作能力,演讲与辩论能力,语言学习能力;

2.掌握翻译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能力,包括口笔译技能、口笔译理论、跨文化交际 能力以及译者综合素质;

3.掌握翻译需要的相关知识与能力,包括中外社会文化知识,语言学与文学知识,使用现代 信息技术和翻译工具的知识,国际商务知识,公共外交知识;

4.了解翻译学的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了解翻译专业的行业需求和发展动态;

5.熟悉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具有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语言知识与能力模块:综合外语、外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现代汉语、古代汉 语、高级汉语写作。翻译知识与技能模块:翻译概论、外汉笔译、汉外笔译、应用翻译;联络口译、 交替传译、专题口译。相关知识与能力模块:中国文化概要、所学外语国家概要、跨文化交际、计 算机与网络应用、国际商务、公共外交。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语言综合技能训练、汉外翻译实践训练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音乐表演(演唱、演奏)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专业文艺表演 团体、文化馆站、中小学从事音乐表演、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并为本专业的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按声乐演唱,键盘、民族乐器、管弦乐器演奏以及指挥等不同专业方 向,主要学习与音乐表演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音乐表演专业方向方面的基本训练, 掌握其相应专业方向所规定的在音乐表演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音乐表演学科以及音乐学、作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一门及以上的音乐演奏或演唱技术;

3.具有独立研习、分析音乐作品,并在表演中进行二度创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党和国家对于文艺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相关音乐表演的理论前沿、发展动态以及行业需求;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音乐与舞蹈学。

核心课程:按不同专业方向,分别为声乐演唱,键盘、民族乐器、管弦乐器演奏以及指挥,以及 重唱、合唱或重奏、合奏;钢琴、乐理、视唱练耳;中西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论文写作、和声、 复调、曲式。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校并到相关文艺团体和社会参加音乐表演实践以及田野采风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在各类媒体从事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新闻实务以 及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该具有坚定的政治方 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科学的思维方法、厚实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宽阔的国际视野和精湛的新 闻传播技能。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新闻传播历史和基本理 论,接受新闻传播实践的训练,具备利用多种传播媒介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情怀、道德品质、协作意识、文化修养以及健康的体魄;

2.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备多学科知识背景与综合思维能力;

3.掌握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熟悉中外新闻事业的历史,了解中国国情及与新闻传播相关 的法律与政策,坚守职业伦理道德;

4.具备采访、写作、编辑、评论以及摄影摄像等专业技能;

5.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

核心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外新闻史、新闻学原理、传播学原理、媒介伦理与法规、新 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音视频节目制作、新媒体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基层社会实践(低年级,6周左右)、新闻媒体专业实践(高年级,16周 左右)。

主要专业实验:新闻摄影、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融合新闻。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音乐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初步对音乐进行理论分析、研究 的能力,能在文化馆站、中小学、社会音乐团体、科研单位和出版、广播影视部门从事中外音乐史、 中外民族音乐理论、音乐美学、音乐教育理论的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 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音乐学和作曲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对音乐 事像进行独立分析、研究及写作、讲授、评论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并掌握相应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音乐美学、作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音乐学分析方法;

3.具有对音乐学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以及对音乐事像进行独立分析、研究及写作、讲授、评 论等的初步能力;

4.熟悉党和国家在文艺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音乐研究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

核心课程:中西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世界民族音乐、音乐美学、论文写作;和声、复调、 曲式、配器;钢琴、视唱练耳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音乐学论文或评论写作、田野采风。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编辑出版学科内在规律,着眼编辑出版事业发展实践,从社会文化生 产、文化传承、文化积累的需要出发,培养具备系统的编辑出版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富有创新精 神,能胜任书刊编辑、出版、数字出版等领域的业务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编辑出版理论和编辑出版实务的基本知识,接受编辑出版研 究和数字出版技能以及表达能力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市场调查研究等多方面的基本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编辑出版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编辑出版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中外编 辑出版事业史和编辑出版思想史,对相关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2.熟练掌握编辑选题策划、出版物制作与生产、电子出版技术等业务技能,能够承担编辑出 版业务流程中的具体分工或整体协调任务,拥有较强的业务创新能力;

3.熟练掌握以出版物经营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知识及相关的经济学知识,以出版管理为中心 的资源组织及行政管理知识;

4.具备综合性的编辑出版信息资源开发、加工以及创造性思维、创新实验和科学研究能力;

5.具备计算机应用和网络应用能力,熟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获取 信息和知识的能力以及初步的编辑出版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

核心课程:编辑学原理、出版学基础、中国编辑出版史、出版法律基础、数字版权、世界出版产 业、出版选题策划、出版物市场营销与管理、数字出版、期刊设计与出版、网络编辑。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调查和在出版社、杂志等单位实习,一般安排不少于20周。

主要专业实验:书刊设计制作、数字出版设计制作、多媒体书刊制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 能,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能够在广播电视新闻机构及其他传媒、企事业单 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编辑、制作、撰稿、音响设计等以及宣传、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 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需要了解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以及各艺术门类的发展史和艺术创 作规律,掌握广播电视创作规律,了解广播电视制作技术,接受广播电视节目创作的创意、制作训 练,培养具备独立创作能力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采写、拍摄、制 作、主持等方面的基本技巧训练,熟练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的创作方法和制作技能,具备广播和电 视节目、栏目、频道等方面的基本管理能力,具备视听结合的思维与表达能力,同时掌握利用多媒 体技术手段进行创作的基本技能;

2.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技能,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 能力,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和社会 活动能力,具备适应未来竞争机制、向更宽广的专业领域拓展和继续学习的素质与能力;

3.英语达到国家四级水平或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外文专业书刊,具备一定的听、说、写、 译的能力;

4.主要学习与专业相关的艺术、文学、美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创造能力,掌握科学的、理性的分析方法,具有创新意识、独立思 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了解党和国家关于新闻及文艺宣传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广播电视的理论前沿和技 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具有健康体质和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与沟通能力;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音乐与舞蹈学。

核心课程:广播电视传播概论、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栏目与频道策划、影像语言、电视画 面编辑、非线性编辑制作技术、广播电视采访、广播电视写作、现场报道、中外电视比较、纪录片创 作、DV创作训练、文化传播、文艺理论、艺术学概论系列、电视节目导播、广播文艺节目编导、广 播剧、电视晚会编导、广播电视音乐节目编导。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阶段性实践教学(短片创作)、影片观摩训练、 写作训练、学期认知实习、专业实习、联合实习(广播剧创作、纪录片创作、电视专题片创作、电视 综艺晚会创作、艺术片创作等)、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技术、摄影创作训练、高清摄影摄像实训、非线性编辑制作 技术、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训练、录音艺术及声音编辑实验、演播室导播训练、纪录片创作训练、DV 创作训练、数字节目制作技术、照明艺术实训、电视晚会室外移动导播录制实验、专题片与艺术片 创作实验、广播电视娱乐节目创作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国家机关、新闻出 版、文教事业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或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历史学科复合型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 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专业工作和历史学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有关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 了解;

2.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与分析方法;

3.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4.熟悉古文字学、史料学、历史地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及教育法规,能够初步运用教育 学、心理学基础理论与历史学基本理论;

5.了解国内外历史学研究与教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史、世界史。

核心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概论、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外国历史要籍介绍及 选读、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专业考察、教学实习、读书报告、学术前沿讲座、 大学生科研立项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具有美术史研究、美术评论、美 术教育、当代视觉文化策划与管理、文化遗产研究与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从事美术教育、美术研 究、文博艺术管理、视觉文化活动策划、新闻出版、画廊、博物馆、美术馆、网络媒体等方面的工作 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能力结构要求上,应具备人文学科的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研究方法、 求实创新精神和综合分析能力;应全面理解和掌握中外美术历史知识和美术理论知识,并具备独 立的判断能力,阐释美术发展的规律;具有较好的艺术鉴赏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和较强的写作能 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对当代美术 的创作现状和市场管理有切实的了解。

关注美术学的理论动向及前沿课题,具有对于视觉文化发展前沿动态的把握能力;有广泛的 人文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地考察调研;在社会实践中,积极介入艺术展览活动,了解 艺术家的工作方式、展示方式以及展览的整体运作,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此外,学生还要具有良 好的学风、文风和职业道德。

毕业生还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素质:

1.在素质结构方面,在思想道德素质上要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以 及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团体合作意识;在文化素质上具有较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 养,并具有现代意识、人际交往意识;身心健康。

2.在知识结构方面,除本专业确定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外,应同时具有一定的外语、 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数据库应用等方面的工具性知识,以及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人类 学、政治学、心理学、知识产权保护和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主干学科:美术学、艺术学理论。

核心课程:中国美术通史、外国美术通史、中国近现代艺术思潮、西方近现代艺术思潮、艺术 概论、美学概论、中国画论、西方画论、美术评论与写作、博物馆学概论、艺术管理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总体实践教学体系,由属专业教育范畴的考察实习和属综合教 育范畴的社会实践共同构成。

考察实习教学至少包括美术馆、博物馆、重要美术遗迹、遗址的参观考察;各地民族艺术、民 间艺术与民间文化的考察;各种艺术机构和单位的社会实践、就业实习活动等多种形式。

社会实践教学可结合公共基础课程,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社会公益活动以及进行社会 调查等方式,接触社会实际,了解国情民情,锻炼和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专业实验:美术理论写作、美术批评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 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 和教学工作,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 位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并接受数学建模、计 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在数学理论和应用两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较高的科学 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 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接受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

2.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进行数学教学的能力;

3.了解数学科学发展的历史概况以及当代数学的某些新发展和应用前景;

4.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软件及数学软件),具有编写简单程序的能力;

5.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 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6.师范类毕业生还应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了解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初步运用教育学、 心理学以及数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主干学科:数学。

核心知识领域:几何、分析、代数、微分方程、概率统计、数学建模、数值计算。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数学分析I-Ⅲ(288学时)、高等代数I-Ⅱ(192学时)、解析几何(80学时)、初等 数论(32学时)、近世代数基础(32学时)、常微分方程(64学时)、拓扑学(48学时)、理论力学 (48学时)、大学物理(64学时)、实变函数(64学时)、复变函数论(64学时)、数理统计(64学 时)、泛函分析(64学时)、偏微分方程(64学时)、科学计算(64学时)、随机过程(64学时)。

示例二:数学分析I-Ⅲ(378学时,含习题课)、高等代数I-Ⅱ(198学时)、解析几何(72学 时)、常微分方程(72学时)、复变函数I(72学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I-Ⅱ(144学时)、微分几 何(72学时)、抽象代数(72学时)、实变函数I(72学时)、泛函分析(双语)(72学时)、数学模型 与数学软件(72学时)、数值分析(72学时)、普通物理学I-Ⅱ(180学时,含实验)、计算机基础 (72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108学时,含实验)。

示例三:数学分析I-Ⅲ(324学时)、高等代数I-Ⅱ(198学时)解析几何(72学时)、C语 言(90学时)、普通物理(108学时)、概率与统计(90学时)、数学软件(54学时)、数学建模(72学 时)、近世代数(54学时)、常微分方程(54学时)点集拓扑(72学时)、实变函数(72学时)、中学 数学教材教法(54学时)、微分几何(54学时)、复变函数(54学时)、初等数论(36学时)、泛函分 析(5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术与科技活动、课程设计及实验、毕业实习及社会调查(实践)、毕 业论文(设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具有绘画创作、教学的能力,能 在专业艺术领域和各类学校从事绘画创作或教学、研究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根据所择定的油画、版画、壁画、水彩画等不同的专业方向,在能力结 构要求上,要求具有该专业方向方面较扎实的绘画基本功,掌握该专业方向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 全面的专业素质。同时,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和发展学生 在绘画创作方面的潜能,使之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从事本专业创作、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还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素质:

1.在素质结构方面,在思想道德素质上要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以 及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团体合作意识;在文化素质上具有较好的中西方传统文化素养、文学艺术 修养,并具有现代意识、人际交往意识;身心健康。

2.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求除本专业确定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外,同时具有一定的外 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论文写作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文学艺术、历史哲学、政治思 想道德、心理学等方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主干学科:美术学、艺术学理论。

核心课程:素描、速写、解剖与透视、色彩基础理论、色彩(静物)、社会实践(风景、采风)、所 择定专业方面的绘画(人物、人体)、绘画材料、创作、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下乡写生、艺术考察、社会调查、毕业创作、毕业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素描、绘画、艺术创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扎实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 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及其他工作 的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 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较系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初步具备综合运用化 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研究、教学和开发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2.系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的知识体系、学科前沿、发展趋 势和应用前景;

3.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生命、环境、材料、能源等相 关领域的基础知识;

4.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具有获取、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5.能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从事化学研究、教学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学习、交流、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适应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7.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化学。

核心知识领域:物质的结构层次、形态与构效关系,化学键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化学反应的 方向、限度、速率和机理,无机和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分离、分析与表征、反应与转化、性 质与应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技术,常用仪器与设备的原理与应用,化学信息获取、处理和表 达的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普通化学(64学时)、定量分析(32学时)、有机化学(80学时)、无机化学(64学 时)、结构化学(64学时)、仪器分析(32学时)、高分子化学(32学时)、化工基础(32学时)、物理 化学(96学时)、普通化学实验(80学时)、定量分析实验(64学时)、有机化学实验(112学时)、 无机化学实验(64学时)、仪器分析实验(64学时)、物理化学实验(112学时)、综合化学实验( 64 学时)。

示例二:普通化学原理(51学时)、无机化学(51学时)、分析化学(51学时)、有机化学(102 学时)、物理化学(85学时)、仪器分析(51学时)、结构化学(51学时)、化工基础(51学时)、化学 信息学(34学时)、生物化学(34学时)、高分子化学(51学时)、基础化学实验(I、Ⅱ、Ⅲ、Ⅳ) (340学时)、生物化学实验(34学时)、化工基础实验(34学时)、综合化学实验(102学时)、研究 设计实验(34学时)。

示例三:无机化学(102学时)、分析化学(51学时)、有机化学(102学时)、物理化学(102学 时)、仪器分析(51学时)、材料化学(34学时)、化学工程基础(51学时)、结构化学(51学时)、生 物化学(34学时)、基础化学实验(I、Ⅱ、Ⅲ、Ⅳ、V)(359学时)、基础化学工程实验(60学时)、 化学合成与表征实验(115学时)、综合化学实验(10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化学实验、物理实验、实习、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研究性化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具备立体造型能力,以及应用 泥土、木、石、陶、金属、综合材料等进行具象及抽象造型的能力;能在公共环境雕塑专业领域从事 专业创作、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能力结构要求上,应掌握立体造型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并应用在 三维空间中进行造型设计创作的技术与基本方法,具有运用泥土及硬质材料进行圆雕、浮雕、装 置造型创作设计的基本能力;具备一定的雕塑理论研究和理论写作能力,并具有较为敏锐的创新 能力。同时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和发展学生在本专业理论 研究和创作等方面的潜能,使之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从事本专业创作、教学和研究工作的 能力。

毕业生还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素质:

1.在素质结构方面,在思想道德素质上要求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以及法制意识、 诚信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在文化素质上要求具有较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良好 的心理素质。

2.在知识结构方面,除具备本专业要求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外,还应具有一定的外 语、计算机、写作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文学、历史、哲学、政治、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综合人文 社会科学知识。

主干学科:美术学、艺术学理论。

核心课程:泥塑、素描、解剖、透视、创作、陶艺、金属锻造、中外古代雕刻临摹、木雕、石雕、城 市雕塑工程、城市雕塑设计、专业考察、毕业创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古代景点雕塑临摹、人像、人体的浮雕、圆雕写生、浮雕、圆雕创作构 图、古代雕塑艺术考察,以及毕业创作、毕业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木雕、石雕、陶艺、金属焊接、金属铸造、雕塑放大、制模、翻制工程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现代地理科学基础理论扎实、基本知识全面、基本技能熟练,教学能力 适应现代地理教学发展需要,能在高等院校和中等学校从事地理教学、教学研究和其他教育工 作,也能在科研机构、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科研、管理、规划与开发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地理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地球表层(包括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人类圈及其相互作用)系统 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地图、野外观测、实验室分析模拟等现代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 技能,具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经济、历史的基本素养;

3.能应用现代地理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科学问题和实践问题,了解相 关领域的基本进展和社会需求,能在教师指导下从事基本的理论研究或应用研究;

4.掌握教育学基本理论和地理教学法,具备优秀的表达能力,能运用可视化等现代教学手 段开展地理教学工作;

5.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能胜任野外考察,具有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善 于团队合作。

6.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并达到规定的等级。

主干学科:地理学、教育学。

核心知识领域:天文学、地质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地理学、3S(遥感、地理信息 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科学与技术、地理教学论。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天文学基础(36学时)、地质学与地貌学(54学时)、气象学与气候学(54学时)、 土壤地理学(54学时)、植物地理学(54学时)、水文地理学(54学时)、综合自然地理学(54学 时)、经济地理学(54学时)、政治地理学(54学时)、文化地理学(54学时)、城市地理学(54学 时)、人口地理学(54学时)、世界地理(54学时)、中国地理(54学时)、地图学(54学时)、遥 感概论(54学时)、地理信息系统(54学时)、教育学(36学时)、心理学(36学时)、地理教学论 (36学时)。

示例二:地球概论(72学时)、地质学基础(72学时)、气象与气候学(72学时)、地貌学(54 学时)、水文与水资源学(54学时)、土壤地理学(54学时)、植物地理学(54学时)、人文地理学 (54学时)、经济地理学(54学时)、中国地理(108学时)、世界地理(108学时)、地图学(54学 时)、遥感概论(36学时)、地理信息系统(36学时)、地理学科教学论(54学时)。

示例三:地质与地貌学(72学时)、地理科学导论(36学时)、地图学(54学时)、地理信息系 统(54学时)、自然地理学(54学时)、人文地理学(54学时)、天文学基础(54学时)、气候与水文 学(72学时)、土壤与植被系统(54学时)、遥感导论(54学时)、计量地理(54学时)、经济地理学 (54学时)、区域分析与规划(54学时)、地理学思想史(36学时)、中国地理(72学时)、世界地理 (72学时)、地理教学论(5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气象与气候学实习、水文学实习、土壤植物野外实 习、人文地理野外实习、地理教学实习、毕业论文与实习。

主要专业实验:区域综合地理野外实习、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与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综合实习、 专题地图编制、可视化教学设计。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有进一步 培养潜质的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企业等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 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历史,以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 思维科学的基础知识,接受中西方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发展线索的系统教育,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 养和业务能力的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理论和历史;

2.具有一定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的相关知识;

3.掌握哲学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治学方法和相应的社会调查能力;

4.了解国内外哲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了解国内外最重大的实践问题和发展动态;

6.具有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哲学。

核心课程: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现 代西方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逻辑学、心理学、中外哲学原著导读、马克思主 义哲学原著导读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习、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等,一般安排10周左右。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哲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和 土地管理,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与 前沿发展、应用前景,了解相近专业如城市规划、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了解城 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国家政策和法规,了解城乡规划管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 新发展。

2.掌握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具有较熟练的遥感、遥测和GIS技术 的操作能力,掌握资料调查与收集、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 有分析、归纳、整理相关数据和撰写论文的能力;

3.掌握高等数学基本知识与应用技能,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达到规定的等级;

4.接受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协同攻关能力及科学研究 的初步能力;

5.具备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 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沟通能力、环境适 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地理学、规划类。

核心知识领域:地理学类、数学与信息类、规划类、管理类、环境类。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自然地理学概论(48学时)、人文地理学(32学时)、经济地理学(48学时)、城市地 理学(32学时)、区域分析与区域地理(48学时)、计量地理学(32学时)、遥感基础与图像解译原 理(48学时)、地理信息系统概论(48学时)、城市经济学(32学时)、城市规划原理(48学时)。

示例二:人文地理学(54学时)、城市地理学(54学时)、经济地理学(54学时)、工业地理学 (54学时)、交通地理学(54学时)、区域分析与规划(72学时)、城市规划原理(72学时)、城市总 体规划(72学时)、修建性详细规划(54学时)、控制性详细规划(54学时)、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54学时)。

示例三:自然地理学(120学时),人文地理学(68学时),环境科学概论(54学时),区域分 析与区域规划(68学时),城乡规划原理(54学时),数字测图(54学时),GIS原理与应用(54 学时),遥感概论(45学时)、遥感图像处理与实验(68学时)、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54学时), 土地利用规划(54学时),城乡规划与设计(72学时)、专题地图(6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综合实习、人文地理实习、区域地理综合实习、计算机专题地图编 制、城市(社区)规划实务与图件设计综合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人文地理实践、区域地理综合实践、城市规划综合实践、土地管理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站在时代前列,具有强烈民族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以马克思主义 为指导,经济学基础理论功底深厚,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了解中国 国情,具有国际视野,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应用实践能力,能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相关政府 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学教学研究和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经济学基础理论、科学 研究方法和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能够较好地运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分析方法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3.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计算机 及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情,熟悉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等方面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经济学的理论前沿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6.具有能初步从事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

核心课程: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 宏观经济)、计量经济学、统计学、财政学、货币金融学、会计学、经济史(中国经济史、外国经济 史)、经济思想史、当代中国经济。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课程(含基本统计分析软件应用、实务模拟等)、社会实践(含社 会调查、实习等)、科研和论文写作(含毕业论文、学年论文、科研实践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学基础知识,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能在科研、教学、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相 关部门从事地理信息科学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 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地理信息科学、信息科学、地球科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与应用软件、遥感图像处理和地学信息提取技术、卫星 导航定位系统原理与应用,具有空间分析和数学建模的基本能力;

3.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了解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领域研究发展前沿,能熟练地运用地理 信息系统遥感与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技术解决地理学中的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和决策支持相关 问题;

4.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达到规定的等级。

5.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具有创新意识和协同攻关能力,能在教师指导下从事地 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或具体应用;

主干学科: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遥感。

核心知识领域:地理信息系统理论与应用、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学、地图学、空间数据库、卫 星导航定位原理与应用。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地球科学概论(96学时)、地理信息系统原理(48学时)、GIS设计和应用(64学时)、 网络基础与WebGIS(32学时)、地图学(48学时)、地貌与自然地理(32学时)、遥感概论(48学 时)、遥感图像处理与实验(80学时)、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应用(32学时)、空间数据库(32学 时)。

示例二:地理信息系统原理(54学时)、地理信息系统技术(72学时)、地理信息工程(54学 时)、地图学(72学时)、空间定位技术(54学时)、遥感概论(54学时)、遥感数字图像处理(72学 时)、C语言与程序设计(72学时)、空间数据结构(72学时)、空间数据库(72学时)、计算机图形 学(72学时)、GIS算法基础(72学时)。

示例三:自然地理学(88学时)、人文与经济地理学(48学时)、地图与测量(88学时)、卫星 导航定位原理与应用(32学时)、地理信息系统原理(56学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应用(72学 时)、地理空间分析与建模(48学时)、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编程(48学时)、遥感概论(48学时)、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测量学与地图学实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空间分析方法与应用、遥感 图像处理、科研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实习、地理学综合实习。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系统掌握金融知识和金融理论,具备金融实务专业技 能,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胜任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专业 工作,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精湛专业技能、良好综合素质和优秀人格品质的创新型金融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科和金融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系统掌握金融 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具有较强的金融工作实践能力,掌握金融学科学研究的 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2.能够较好地运用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分析方法对现实金融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3.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计算 机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情,熟悉国家有关经济和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金融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了解金融领域的最新发展状况及国际金融活动的 规则和惯例,了解中国金融发展与改革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6.具有能初步从事金融学理论研究的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具有良好的品德操行、人文修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优秀的综 合素质。

主干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

核心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含微观经济、宏观经济)、计量经济学、经济法律概论、 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学、管理学原理、国际经济学、金融学、金融中介学、金融市场学、投资学、保 险学、商业银行经营学、国际金融学、公司金融、金融工程学、中央银行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课程(含基本统计分析软件应用、实务模拟等)、社会实践(含社 会调查、实习等)、科研和论文写作(含毕业论文、学年论文、科研实践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数理化基础、人文社 科素质、国际化视野和科学思维能力,接受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 识和技能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理化基础、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人文社科知 识,接受专业技能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科学思维和国际化视野,掌握从事生物学及 相关领域基础科学研究及应用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的学科基础,具有计算 机及信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3.掌握群体、个体、细胞和分子等生物学不同层次的分析方法与实验技术;

4.具有从事生物学相关领域研究、教学和管理的初步能力;

5.熟悉生物学及其发展规划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国内外的生物学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适应社会需求、 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医学、农学。

核心知识领域:生命的化学分子基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及其重要生命活动、动物体的结构 与功能、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微生物的特征与代谢、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生物与环境。

核心课程示例(以下课程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

示例一:动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48学时)、植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 课48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80学时,实验课48学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 48学时)、遗传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48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48学 时)、分子生物学(32学时)等。

示例二:动物生物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32学时)、植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 课32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80学时,实验课32学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 32学时)、遗传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 时)、生态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分子生物学(32学时)等。

示例三:植物生物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64学时)、动物生物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 课64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32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 学时)、遗传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6学 时)、分子生物学(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6学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野外综合实习、综合实践及毕业论文、学术与科技活动等。

主要专业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和动物生物学实验(或普通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生 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具有扎实的经济学、金融学基础知识,掌握系统保险知 识和保险理论,具备保险实务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胜任保险、银行等金融机 构、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事业单位的专业工作,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精湛专业技能、良好综合素质、 优秀人格品质的高素质保险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科和金融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系统掌握保险 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具有较强的保险工作实践能力,掌握保险学科学研究的 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金融学和保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2.能够较好地运用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分析方法对现实保险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3.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计算 机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情,熟悉我国经济和保险相关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具有较全面的法律和财务 分析能力;

5.了解保险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了解保险领域的最新发展状况及国际保险活动的规 则和惯例,了解中国保险发展与改革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6.了解国内外保险与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具备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初 步的科研能力,具备良好的品德操行、人文修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 力和优秀的综合素质。

主干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

核心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含微观经济、宏观经济)、计量经济学、经济法、会计学、 金融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社会保障学、保险学、风险管理学、人寿与健康保险、财产与责任保 险、精算学原理、保险法、海上保险学、保险经济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课程(含基本统计分析软件应用、实务模拟等)、社会实践(含社 会调查、实习等)、科研和论文写作(含毕业论文、学年论文、科研实践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841    研究生毕业人数:4065    本科毕业人数:3678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历史学(孟宪承书院(闵行校区)) 生物科学(孟宪承书院(闵行校区)) 地理科学(孟宪承书院(闵行校区)) 化学(孟宪承书院(闵行校区)) 数学与应用数学(孟宪承书院(闵行校区)) 教育康复学 保险学 俄语 艺术教育 西班牙语 生物技术 环境生态工程 产品设计 德语 翻译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英语(孟宪承书院(闵行校区)) 雕塑 环境科学 生态学 社会工作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绘画 人力资源管理 工商管理(中法创新实验班 美术学 旅游管理 行政管理 马克思主义理论 工商管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音乐学 环境设计 公共艺术 日语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广播电视编导 指音与主持艺术 地理信息科学 法语 编辑出版学 社会学 会计学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地理科学(地理科学学院(闵行校区)) 音乐表演 经济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公共事业管理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哲学 历史学(历史学系(闵行校区)) 教育技术学 新闻学 汉语国际教育 英语(外语学院(闵行校区)) 运动训练 通信工程 政治学与行政学 生物科学(生命科学学院(闵行校区)) 特殊教育 心理学 思想政治教育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化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闵行校区、普陀校区)) 法学 应用心理学 视觉传达设计 地理科学 历史学 学前教育 金融学 物理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闵行校区)) 生物科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科学学院(闵行校区)) 英语 化学 体育教育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物理学(孟宪承书院(闵行校区)) 统计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软件工程 汉语言文学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