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师范学院

普通本科
楚雄师范学院
毕业生数据

4354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楚雄师范学院是云南省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01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学校办学渊源最早可追溯到1936年成立的省立镇南师范学校,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鲜明师范教育特色的高等院校。学校坐落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州府楚雄市,距云南省会昆明100余公里,交通便利,校园环境优美。

学校2009年荣获中央文明委授予的“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11年学校“民族学”入选云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014年被教育部列为“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国家级项目单位。2015年获批为云南省地方大学应用型整体转型改革试点高校。2016年“教育学”入选云南省一流学科(B类高原学科)建设项目,同年被云南省委高校工委授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学校”荣誉称号,2017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校园”称号,同年获授为云南省具有公费师范生招生和培养资格的师范院校。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同年获批“云南省中小学教师德育研究中心”建设单位,2021年被遴选为云南省具有地方优师专项计划招生资格的两所学校之一,2022年学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政策与思想政治教育”入选云南省一流建设学科(新学科培育计划)。迄今,已为社会培养了七万多毕业生,自有第一届毕业生以来,学校连续十二年荣获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连续十四年获得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校面向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全日制本科学生,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5398人。目前有10个二级学院,共开设55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师范类专业21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5个,云南省支持建设本科高校新兴专业1个;在学科建设方面,有云南省高校一流学科(B类高原学科)1个,云南省一流建设学科1个,云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省级立项培育建设学科3个,校级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8个;在教学成果方面,学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获省级以上“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共30类312项,学生各类学科专业竞赛获国家级奖励413项,省级奖励930项;在课程建设方面,有省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一流课程10门。

学校秉承人才强校理念,大力引进学术领军人物、学科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学校现有教职工788人,其中专任教师626人,教授79人、副教授185人,博士64人。硕士445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兴滇英才教学名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兴滇英才青年人才4人,省卓越青年教师1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12人,省突出贡献专家2人,兴滇科技领军人才4人,州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10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6人。学校研究生导师队伍不断壮大,从2013年起先后与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目前有博导1人、硕导41人,累计联合培养研究生50余名。

学校积极实施科研兴校战略,不断提升科研服务学科专业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迄今,主持承担国家级科学基金项目6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0余项,其它科研项目1000余项;建有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6个,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5个,云南省教育厅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社科基地工作站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3个,校级科研机构36个;科研成果获省厅及其以上奖励100余项,获国家专利授权100余项;学校设有“雁峰论坛”和“雁山学人讲坛”等学术交流平台,每年主办或承办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高水平学术讲座多场。

学校构建了“四位一体”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搭建了以“十个一”为主题的“10+1”育人辅助平台,创设了主题鲜明的文化月活动,成立了校级、院级各类社团,目前有校级社团47个,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竞技活动和各具特色的艺术活动。学校专门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及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建有“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等省级创业孵化平台。近年来,学校在全国“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云南省“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等学术科技竞赛中取得较好成绩,荣获云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9项。

在合作交流方面,学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泰国、马来西亚、越南、老挝、新加坡等国家高校开展交流与合作,通过人员互访、学生交流、科研合作、合作办学等方式开拓办学视野,推进办学国际化进程。在国内合作方面,先后与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在与地方合作方面,学校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属地企事业单位广泛建立合作关系,搭建学生实习实训平台,在“融入”与“服务”过程中,实现“合作共赢”。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在新的起点上,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朝着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而努力奋斗,谱写楚雄师范学院发展的新篇章。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网络工程
  • 物理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化学
  • 生物技术
  • 科学教育
  •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 地理科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城乡规划
  • 思想政治教育
  • 园艺
  • 小学教育
  • 财务管理
  • 教育技术学
  • 市场营销
  • 学前教育
  • 贸易经济
  • 应用心理学
  • 会计学
  • 音乐表演
  • 金融学
  • 音乐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汉语言文学
  • 社会工作
  • 书法
  •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 人文教育
  • 体育教育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英语
  • 工艺美术
  • 汉语国际教育
  • 环境设计
  • 泰语
  • 美术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视觉传达设计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应用统计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数字媒体技术
  • 人工智能
  • 信息与计算科学

网络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0903)

非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 ,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需 要的自然科学知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 术,具有数据通信、网络基础、网络协议、网络管理和网络 安全方面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掌握通过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自主学习来解决复杂网络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 具备网络系统构建与应用的初步经验,具有一定的外语运用 能力,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具有竞争能力和团队精神,能 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能胜任计算机网络系统规划与设 计、部署与实施、分析与测试、运行维护与项目管理、协议 分析与应用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网络工程人才,包括电 脑网络工程师、电脑网站开发师、网络测试师、网络系统管 理师、网络信息安全工程师等。 核心课程:信号分析与处理、通信原理概论、计算机 通信与网络、网络工程、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技术、云计 算、大数据、软件工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 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等。设置了下列三个专业方 向选修课程:网络应用方向、网络工程方向、网络管理与网 络安全方向。 近三年本专业就业率为 98.54%,其中 25.33% 进入政 府部门、事业单位、学校就业和读研等,73.21% 到企业就 业和出国就业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物理学及相关前沿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同时也培养 能将物理学应用于技术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经过学习和训练,本专业学生应具备在 物理学及相关学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能达到毕业后从事研究、教学、技术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工 作的要求。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原理,接受科学思维和物理学研究方法 的训练,具有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作风和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 能力和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具有职业道德和爱国敬业精神;

2.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比较系统扎实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具备本专 业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职业安全意识;

3.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其他自然科学 和相关工程技术的初步知识;

4.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应用外语的交流能力 以及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普及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能力;

5.具有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科技 开发能力;

6.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7.对近代物理学和物理学的新发展在高技术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物理学相关学科和技 术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主干学科:物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运动现象与规律、热运动现象与规律、电磁和光现象与规律、物质微观结 构和量子现象与规律、凝聚态物质结构及性质、时空结构、物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力学(68学时)、热学(51学时)、电磁学(51学时)、光学(51学时)、近代物理(51学 时)、原子核物理(68学时)、理论力学(51学时)、电动力学(51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51 学时)、量子力学(68学时)、固体物理学(85学时)、数学物理方法(68学时)。

示例二:力学(54学时)、热学(54学时)、电磁学(72学时)、光学(72学时)、原子物理学(54 学时)、数学物理方法(72学时)、理论力学(72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72学时)、电动力学 (72学时)、量子力学(72学时)、固体物理学(72学时)、半导体物理与器件(72学时)。

示例三:力学(64学时)、热学(56学时)、电磁学(64学时)、光学(64学时)、原子物理学(56 学时)、数学物理方法(72学时)、理论力学(64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64学时)、电动力学 (64学时)、量子力学(72学时)、计算物理基础(32学时)、固体物理学(5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研究性训练、大学生创新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专业方向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业代码:080601)

非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电气工程基 本原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够在电力系统、工矿企业等从事与 电力工程技术有关的电力系统设计、运行与控制、自动化控制与测试、 研制开发、经营管理、计算机应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微机 原理及接口技术、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发电厂电气工程、电力系 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分析、自动控制原理、工程制图与 CAD 等。 本专业 2015 年开始招生。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0503)

非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立足于新能源领域发展趋 势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掌握新能源工程基本理论、技术,培养具有 扎实的新能源工程基础、实践操作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能在风能、 太阳能等新能源领域从事相关工程技术开发研究、工程设计、优化运 行、生产管理及经营管理工作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子技术、计算机编程语言、 工程热力学、传热学、风能发电技术、太阳电池原理与工艺、太阳能 热利用原理与技术、新能源转化原理与技术、风资源与测量评估、太 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工程、电气控制及 PLC 技术、现代控制理论、能源 系统工程专业英语等。 本专业 2018 年开始招生。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代码:080714)

非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 21 世纪经济和科技发展 需要,具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受到严格的 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能够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业,从 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与开 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C 程序设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模拟 电路、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大学物理实验、模 拟电路实验、数字电路实验、数字信号处理、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汇编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 本专业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为 100%,其中在党政机关、事业单 位、国有企业、基层服务项目就业及考研升学的学生占毕业生总数的 76.6%。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扎实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 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及其他工作 的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 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较系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初步具备综合运用化 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研究、教学和开发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2.系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的知识体系、学科前沿、发展趋 势和应用前景;

3.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生命、环境、材料、能源等相 关领域的基础知识;

4.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具有获取、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5.能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从事化学研究、教学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学习、交流、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适应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7.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化学。

核心知识领域:物质的结构层次、形态与构效关系,化学键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化学反应的 方向、限度、速率和机理,无机和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分离、分析与表征、反应与转化、性 质与应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技术,常用仪器与设备的原理与应用,化学信息获取、处理和表 达的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普通化学(64学时)、定量分析(32学时)、有机化学(80学时)、无机化学(64学 时)、结构化学(64学时)、仪器分析(32学时)、高分子化学(32学时)、化工基础(32学时)、物理 化学(96学时)、普通化学实验(80学时)、定量分析实验(64学时)、有机化学实验(112学时)、 无机化学实验(64学时)、仪器分析实验(64学时)、物理化学实验(112学时)、综合化学实验( 64 学时)。

示例二:普通化学原理(51学时)、无机化学(51学时)、分析化学(51学时)、有机化学(102 学时)、物理化学(85学时)、仪器分析(51学时)、结构化学(51学时)、化工基础(51学时)、化学 信息学(34学时)、生物化学(34学时)、高分子化学(51学时)、基础化学实验(I、Ⅱ、Ⅲ、Ⅳ) (340学时)、生物化学实验(34学时)、化工基础实验(34学时)、综合化学实验(102学时)、研究 设计实验(34学时)。

示例三:无机化学(102学时)、分析化学(51学时)、有机化学(102学时)、物理化学(102学 时)、仪器分析(51学时)、材料化学(34学时)、化学工程基础(51学时)、结构化学(51学时)、生 物化学(34学时)、基础化学实验(I、Ⅱ、Ⅲ、Ⅳ、V)(359学时)、基础化学工程实验(60学时)、 化学合成与表征实验(115学时)、综合化学实验(10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化学实验、物理实验、实习、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研究性化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生物技术专业(专业代码:070402)

非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生物技术产 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备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 础知识和素质,掌握生物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 技能,具有能在教学、科研、生物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就 业的能力,能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及管理 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 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生物 技术前沿专题等课程。 本专业近三年的年终就业率分别为 97.50%、90.60%、 97.70%。

科学教育专业(专业代码:040102) 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基础教育 事业,具备基本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掌握物理学、化 学、生物学、地理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与教师教育基本技 能,拥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能胜任中 小学及幼儿《科学》课程及综合理科类课程教学的应用型 人才。 核心课程:普通化学、普通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 机化学实验、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植物生物学、植物 生物学实验、动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实验、综合自然地理 学、心理学、教育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科学课堂教学技 能等。 本 专 业 近 三 年 的 年 终 就 业 率 为 100%、92.2%、 97.90%。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 (专业代码:082706)

非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工学 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 备化学、生物学、园艺学、工程学、管理学 等学科的基本素质,掌握葡萄栽培、葡萄酒酿 造、葡萄酒分析检测、葡萄酒品鉴、葡萄酒营 销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葡萄与葡萄 酒行业的质量监督、生产管理、产品研发、市 场推广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及实验、植物生物学、葡萄栽培学及实验、 葡萄酒工艺学、葡萄酒工程学、食品工程原 理、葡萄酒分析检验、葡萄酒市场学、葡萄 品种学、葡萄酒品尝学、葡萄酒仪器分析、 葡萄保护学等。 本专业近两年的年终就业率分别为 100%、97.50%。

地理科学专业专业代码:
070501

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 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 握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方 法,能在中等学校从事地理教学和教学研究的 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核心课程:地球概论、气象气候学、地质 地貌学、土壤植物地理学、水文与水资源、综 合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中 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理信息系统、测量地图 学、环境科学概论、教育学、心理学、地理教 学论、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人文地理区域 综合实习、教育实习。 地理科学专业近三年的年终就业率分别为 96.36%、100%、98.11%。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非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 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接受良好的专业技能 训练,能在教育科研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 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 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综合 地理学、化学分析、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环境 评价、自然资源学、环境化学、生态学、测量地 图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概论、区域地理综合 实习、专业综合实习。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近一年的年终就业 率为 98.15%。

城乡规划专业(专业代码:082802)

非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城乡规划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实 践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创新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理 念,尊重地方历史文化,能在专业规划设计机构、管理机构、研 究机构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及其相关的开发与管理、研究与教育等 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设计、 控规与综合性设计、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工程系统与综合防 灾、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生态和环境保 护、中外城市建设史、城市分析方法、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 管理与法规、城乡认识调查、城乡总体规划实践、城乡设计实 践、规划管理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本专业 2017 年开始招生。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专业代码:030503)

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基础教育事业,具备良好 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 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与技能,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能 力,能够胜任中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及能在学校、 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行业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 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政治学原 理、伦理学、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教育学、心理学、中小学思想 政治课课程与教学论。 本专业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为 91.67% ,其中,在党政机关、国有事业单 位、国有企业、基层服务项目就业及考研升学的学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 为 83.69%。

园艺专业(专业代码:090102)

非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园艺行业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事业,具备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素质,掌握园艺专业的 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能在农业、商贸、园艺管理等领域和部 门从事与园艺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以及在职 业技术领域从事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概论、细胞与分子生物 学、微生物学及实验、遗传学及实验、农学概论、农林气象学、园艺学概 论、土壤肥料学、观光农业概论、现代园艺科学前沿专题、园艺植物栽培 学、园艺机械与设施、园艺产品质量分析与控制等课程。 本专业 2017 年开始招生。

小学教育专业(专业代码 :040107)

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分文科、理科两个方向,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是云南省普通高校本科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2014 年入选国家级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成为云南省唯 一承担国家级卓越小学教师培养项目的单位。2017 年承担了云南省首批小学教育专业公费师范生招生任务。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小学教育事业,掌握系统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学科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的 教育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能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从事教育科研和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儿童发展心理学、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基础教育研究方法与 应用、汉语通论、儿童文学、初等数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文科方向)、微积分(理科方向)。 近三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 99%左右。

财务管理专业(专业代码:120204)

非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经济学、管 理学、财务管理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 力。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有独立分析、 解决财务管理问题的能力,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 要,能在企业、党政机关、非盈利组织等领域从事财务管理 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管理学、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学、管 理会计、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务报表分析、投资学等。 本专业近三年的年终就业率分别为 98.51%、100% 和 95%。

教育技术学专业

(专业代码: 040104) 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2015 年,本专业获得云南省高等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 能力建设项目立项,入选云南省首批应用型本科转型专业。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素质 全面,技能过硬,特长鲜明,具有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基本理 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 和创新意识,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中小学信息 技术教育合格师资,以及在信息技术领域从事设计开发、管 理维护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系统设计、教育技术 研究方法、教育传播学、学习科学与技术、教育电视节目编 导、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 近三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达 100%。

市场营销专业(专业代码:120202)

非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经济学、管 理学、市场营销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 能力。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解决市场 营销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 要,能够在工商企业、政府机构和其他非盈利组织从事市场 调研与开发、产品与服务营销、营销与广告策划、销售管理 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销 售管理、广告学、国际市场营销、商务谈判、电子商务、网 络营销、物流管理等。 本专业近三年的年终就业率分别为 100%、94.12% 和 100%。

学前教育专业

(专业代码:040106) 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现为楚雄师院重点专业,入选云南省应用型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 素质全面,技能过硬,特长鲜明,热爱学前教育事业, 具有学前教育领域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适应现代学前教育发展与改革需要,胜任幼儿园、早 教机构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与 幼儿保健及教育相关的工作,具备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 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幼儿保健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 学前游戏论、幼儿园课程、幼儿园组织与管理。 目前学前教育师资社会需求较大,近三年来,本专 业毕业生就业率均达 100%。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优化,通晓内外贸理 论与实务,熟悉现代商业技术,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能在各类工贸企业、相关政府部门从事商务经营和商务管理工作的商务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

1.公民素质与职业道德培养要求

(1)努力学习并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以 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学习、实践和行动;

(2)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愿意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3)具有艰苦创业、锐意进取、善于合作、百折不挠的意识、意志、毅力和精神;

(4)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

(5)尊重事实,敢于负责。

2.知识与能力培养要求

(1)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与素养;

(2)具有扎实宽厚的经济学、管理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3)熟练掌握商业、贸易、市场和流通领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

(4)熟悉国家有关商贸、流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强,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 能力;

(6)能利用计量、统计、会计等方法从事业务经营管理活动,具有较强的贸易实务操作能力;

(7)具有较强的信息检索、搜集、识别、判断和利用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解决商贸、流通 领域相关问题的实际能力;

(8)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

(9)具有较强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中文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3.身体与心理素质培养要求

(1)掌握一定的体育基础知识;

(2)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

(3)具有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身体健康;

(4)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技能和方法;

(5)尊重生命,关爱他人;

(6)理性、严谨,乐观、开朗。

主干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

核心课程: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 宏观经济)、计量经济学、统计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流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零售管 理学、批发管理学、商业规划学、区域市场与区际贸易、贸易史、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商 品学、商业伦理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实务。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结合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和毕业实习。此外,学生还需参加认 知性实践、综合性实验,撰写文献综述和毕业论文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应用心理学专业

(专业代码: 071102) 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系统的心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学科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心理学应用人才。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工作,也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心 理咨询、心理辅导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本专业于 2013 年开始招生,2017 年第一届毕业生就业率为 98.18%

会计学专业(专业代码:120203)

非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经济学、管 理学、会计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有独立分析、解决 会计核算与财务分析的能力,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需要,能在企业、党政机关、非盈利组织等领域从事会计核 算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基础、中 级财务会计学、跨国公司财务、审计学、财务管理、高级财 务会计、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等。 本专业 2015 年开始招生。

音乐表演专业(专业代码:130201)
非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艺术 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 有较高人文素养和扎实专业功底,掌握音 乐表演艺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具备 良好音乐艺术素质和音乐表演能力,胜任 音乐表演、音乐创作与教学,以及音乐专 业指导、音乐制作与编辑、音乐管理工作 的应用型音乐艺术人才。 核心课程:声乐表演、钢琴表演、舞 蹈表演、民族乐器表演、理论作曲、基本乐 理、视唱练耳、和声学、作曲与曲式分析、 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音乐欣赏、艺术 概论、音乐美学、民族音乐学等。 该专业近三年年终就业率分别为 100%、 97.5%、97.3%。

金融学专业(专业代码:020301)

非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系统掌握 金融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中国和国际金融法规及相关 政策,有较强外语水平和计算机能力,能在各级各类中资和 外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组织、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 从事金融服务和风险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 量经济学、会计学、经济法、统计学、管理学、金融学、金 融市场学、投资学、保险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 行学。 本专业 2017 年开始招生。

音乐学专业(专业代码:130202)
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扎实专业功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德 艺双修的音乐教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较强艺术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音乐艺术 人才。 核心课程:声乐、钢琴、乐理与视唱练耳、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中国民族音乐、外 国民族音乐、中国音乐史与名曲欣赏、西方音乐史与名曲欣赏、中外乐器演奏、合 唱与指挥、音乐教学课件制作、形体与舞蹈、音乐美学基础、计算机音 乐等。 该专业近三年年终就业率分别为 95.45%、100%、 100%。

非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公共管理事业,具备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 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以及相应的经济学和法律知识和技能,具有应用相关理论知识从事实际管理 工作和科研的能力,能够胜任各级党政机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机构的行政管理、人事管理、政策研究、 外事交流、宣传策划、秘书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管理学原理、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公共关系学概论、管理心理学、政治 学原理、微观经济学、行政学原理、宏观经济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财务、公共政策概论、电子政务 概论。 本专业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为 98.66%,其中,在党政机关、国有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基层服务项目及考 研升学的学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为 76.18%。

汉语言文学专业
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云南省省级特色专业和云南省硕士点一级学科支撑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基础知识,具备 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备初步的汉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汉 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该专业从 2017 年纳入一本招生。 核心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写作概论、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 学史、外国文学概论、语文教育论等。 该专业近三年平均就业率在 98% 以上,其中,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基层服务项目 就业及考研升学的学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在 80% 以上。

非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社会工 作事业,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素质和科学文化 素质,掌握社会工作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社会工作理念 和社会工作实务技能,能够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 生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 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 人才。 核心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导论、社会保障概 论、社会政策概论、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学、 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 行政。 本专业从 2014 年开始招生。

暂无此专业简介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

(专业代码:120904) 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旅游 管理理论、旅游服务技能和旅游教学技能,适应旅游 行业发展需要,能在中等职业学校、相关政府管理部 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教学及研究、旅游服务与管 理、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 人才。 核心课程:旅游英语、旅游学概论、管理学原理、 旅游资源学、经济学原理、旅行社经营管理、饭店管 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管理信息 系统、旅游公共关系、导游业务、教育学、心理学、 旅游教学论、旅游管理服务综合实习、教育实习。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近三年年终就业率分别 为 100%、97.73%、97.62%。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文史哲等人文学科专业基础理论和知 识,能在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从事人文学科综合课程及相关分科课程教学工作的 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人文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学科主要方法的 基本训练,掌握人文学科教育和科研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人文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人文学科的基本方法;

3.具有人文学科教育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人文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人文教育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等。

核心课程:人文科学概论、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 史、经济学原理、心理学、教育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教育与体育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知识,能在各级各类学 校从事体育教学、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工作、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等 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教育学、心理学、体育教学论、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运动 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体操、武术。 本专业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为 98.98%,其中,在党政机关、国有事业单 位、企业、基层服务项目就业及考研升学的学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为 60.3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专业代码:040203)

非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 意识,掌握社会体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胜任体育健身、体育休闲 娱乐指导工作,并具有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业经营管理、社会体育工作组织管理、 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管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 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田径、体操、篮球健身理论与实践、排球健 身理论与实践、足球健身理论与实践、武术健身理论与实践、网球健身理论与 实践、健美操与体育舞蹈健身理论与实践课程。 本专业近年就业率为 98.3%,其中,在党政机关、国有事业单位、企业、 基层服务项目就业及考研升学的学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为 58.7%。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 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熟练运用英语和本族 语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的英语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兼学主要英语国家的文 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艺术、法律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系统、科学的英语听、说、读、 写、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掌握英语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与海内外人士进行跨文化交 际的能力、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的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英语语言学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运用英语和本族语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和科学 研究的能力;

3.具有熟练运用英语,与海外人士进行口头与书面交流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4.熟悉我国在外交、外事、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学艺 术修养、较强的现代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求实创新的 精神、专业学科意识和思辨能力,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

1.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语音、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 译等。

2.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包括语言学导论、英语语音学、英语词汇学、英语文体学、报刊选读、 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学术论文写作、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语教学法、翻译理论与实 践等。

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的学时应不低于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总量的40%,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学 时应占专业教育学时总量的35 010左右。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既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学习 和实践活动中。课外学习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应鼓励学生积 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专业实践(如涉外活动和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修业年限:四年/五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专业代码:050103)

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人 文素养,具备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 专业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教学,在 各职能部门、外贸机构、新闻出版单位及企事业单位从事 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高素质应用 型人才。 核心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 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概论、 外国文化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跨文化交际概论、东 南亚概况、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教育学、心理学、对外汉 语课程与教学论。 2008 年以来每年正常招生,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资源 丰富,并先后与泰国、越南、老挝等国家相关高校签署了 合作交流与办学协议书,与泰国和老挝的 18 所大、中、小 学校签署了教学实习基地协议。从 2011 年以来,每届学 生都到泰国进行半年时间的实习,为学生毕业后增强就业 综合实力,顺利在国内外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该专业 近三年来的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 95% 以上,其中 66% 的 毕业生在国内相关学校从事教育工作,15% 的毕业生被国 家汉办选拔派遣到国外相关学校和文化机构工作,8% 的 毕业生在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工作,还有部分毕业生升学 读研。

非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艺术设计基本理论、专业知 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艺术专业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的知识和能力, 能在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艺术设计、研 究、教学、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设计素描、色彩、计算机辅助设计,摄影,图形创意, 材料预算与方案文本,设计透视,环境艺术设计原理,建筑制图,室内 设计,景观设计,景观案例教学等。 该专业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为 100%。

泰语专业(专业代码:050220) 非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泰国语 言文化及中泰两国各领域合作关系发展事业,具备良好语 言及文化素质,掌握泰语语言、文化、文学知识以及泰语 听、说、读、写、译等技能,对泰国社会、经济、政治、 历史、艺术和文化发展有较深了解,具备较好的泰语口语 表达能力和较强的的泰汉翻译能力,能够在外交外事、经 贸、文化传承、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国际物流 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育、管理、策划等工作或进一 步深造,具备国际化视野和经历的泰语本科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基础泰语、泰语阅读、泰语听力、泰语 语法、高级泰语、泰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泰语写作、泰国 概况、泰国历史、泰文报刊选读、泰国文学史及作品选 读等。 本专业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于 2011 年开始招生,办学 环境优良,教学资源丰富。为了体现专业特点,培养合 格人才,在办学中,我们高度重视与周边国家的联系交 流,常年聘有泰籍泰语教师参与教学工作,适时邀请泰籍 专家、学者前来讲学和指导教学建设,每学期有近 20 名 泰国学生前来学习,有泰国师生团队前来进行语言和文化 研讨交流。2013 年 9 月起与泰国清莱皇家大学正式实施 “3+1”合作办学。目前该专业已有三届学生顺利毕业, 就业率在 95% 以上。

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扎实专业功底,适应基础教 育改革发展需要、德艺双修的美术教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 和较强艺术实践能力的应用型美术人才。 核心课程:色彩、素描、国画、油画、版画、中外美术史、艺术美学、美术教学理 论与方法、艺术概论、透视学、解剖学、构图学、雕塑、书法、摄影、广告设计、艺术 实践、环境艺术设计等。 该专业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为 97%。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专业代码:070101) 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基础教育事 业,具备数学素质和教师素质,掌握数学专业基础知识,掌 握现代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和 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能够胜任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 需要的中小学合格数学教师和相关行业的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数学分析、解析几何、高等代数、概率论与 数理统计、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 心理学、教育学、中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论。 本专业近三年年终就业率分别为:2017 年年终就业率为 97.72%、2016 年年终就业率为 97.96%、2015 年年终就业 率为 94.74%。

非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艺术设计基本理 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艺术专业设计与创作、教学 和研究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生 产和管理单位从事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的专 门人才。 核心课程:设计素描、色彩、设计概论、装饰设计、色 彩构成、立体构成、字体设计、动画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 人体工程学、教学实践、广告设计、包装设计、计算机辅助 设计、包装材料与工艺、动画基础、图形创意、字体与版式 设计、书装设计与印刷工艺、民族传统艺术设计、商品包装 设计等。 该专业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为 10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专业代码:080910)


非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扎实的统 计学、数学、计算机基础,掌握统计学和数学基本理论与方 法,具备大数据处理所需的计算机技术知识与技能,熟练地 利用计算机平台和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具有利用大数据 方法解决信息、生态环境等行业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能适应 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大数据处理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矩阵计 算、C 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大数据概率论基础、大数 据数理统计基础、大数据计算机基础、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实 践、数据仓库技术、大规模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分布与并 行计算方法、最优化方法、多元统计分析、应用回归分析、 应用时间序列分析、云计算技术、数据可视化技术、社交网 络分析、文本挖掘技术。 本专业 2018 年开始招生。

非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统计事业, 具备良好的统计工作、金融工作素质。掌握统计学、金融学 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有运用统计学理 论、方法和统计软件进行金融数据分析,解决金融行业中相 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银行、证券、政府部门等相关领域 从事金融统计、统计分析、经济市场预测与决策工作的应用 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概率论、数理统计、应用回归分析、抽样 调查、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计量经济学、试验设 计、统计预测与决策、金融学原理、问卷调查及设计、统计 实务。 本专业 2014 年开始招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代码:080901)

本科,师范方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需要的自然科学知识、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计算 机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知识,具备信息系统构建与应用能力及初步经验,具有一定的外语运用能力,具有创 新、创业意识,具有竞争能力和团队精神,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胜任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教育、 应用、管理及维护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包括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等领域的电脑系统分析师、电脑软件 开发师、软件测试师、信息系统管理师、信息安全工程师等。对于其中有志于从事教育工作的大学生,着力 使之培养成为中小学、中高等专业职业技术学校、培训机构计算机或信息技术课程的合格教师。 核心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软 件工程、信息安全技术、大数据、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等,开设教育类课程和教育技术与教学技能训 练等师范类课程,设置了下列三个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多媒体应用方向、软件工程方向、机器人教育方向。 近三年本专业就业率为 98.39%,其中 33.3% 进入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学校就业和读研等,65.09% 到企业就业和出国就业等。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专业代码:080906)

非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 ,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 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基 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外语 运用能力,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和一定的艺术修养,具有创 新、创业意识,具有竞争能力和团队精神,能适应技术进步 和社会需求变化,能在互动媒体、媒体网络、新媒体工程等 领域从事常规系统设计、应用开发与维护管理工作的高素 质应用型人才,包括多媒体作品开发工程师、动漫开发设 计师、电脑游戏开发师、测试师、影视作品后台处理工程 师等。 核心课程:摄影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导论、程序设计 语言、传播学、数字音视频技术、三大构成(平面、色彩、 立体)、设计思维与方法、多媒体技术、算法与数据结构、 Java 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库系统原理、计 算机网络原理、游戏程序设计、影视动画技术、数字图像处 理、虚拟现实技术等。设置了下列三个专业方向选修课程: 游戏设计方向、多媒体技术方向、动画设计方向。 本专业 2014 年开始招生。 实践环节:本学院所有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 验、专业技能训练、课程设计或开发实践、实习、毕业设 计、课外实践活动、创新实践等,此外,本专业还根据社会 和学生实际情况和需要,灵活安排就业实习。

专业定义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例如:人脸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基于用户兴趣的智能算法推荐技术。
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社会与人文》、《人工智能哲学基础与伦理》、《先进机器人控制》、《认知机器人》、,《机器人规划与学习》、《仿生机器人》、《群体智能与自主系统》《无人驾驶技术与系统实现》《游戏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问题表达与求解》、《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I》、《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
就业方向
实际应用: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

非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
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数据 处理和信息分析事业,具备应用数学知识处理数据、 分析信息的素质,掌握信息科学、计算科学的基础理 论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能够从事数据处理、程序设计和信息分析工作的应用 型人才。 核心课程:解析几何、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常 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数值分析、 数学模型、信息论与编码、C 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 构、数据库原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 本专业近三年年终就业率分别为:2017 年年终 就业率为 97.78%、2016 年年终就业率为 97.14%、 2015 年年终就业率为 93.61%。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0    本科毕业人数:4354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思想政治教育 小学教育 教育技术学 学前教育 应用心理学 音乐表演 音乐学 汉语言文学 书法 人文教育 英语 汉语国际教育 泰语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应用统计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 人工智能 信息与计算科学 网络工程 物理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化学 生物技术 科学教育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地理科学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城乡规划 园艺 财务管理 市场营销 贸易经济 会计学 金融学 公共事业管理 社会工作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体育教育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工艺美术 环境设计 美术学 视觉传达设计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