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学院

普通本科
保定学院
毕业生数据

3988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保定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地处河北省保定市,距雄安新区30公里,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河北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先进集体、河北省高校党建示范校、河北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等荣誉称号。2016年,学校被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列入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试点院校,2021年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确定为应用型本科教育标准化试点项目院校,跻身全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第一方阵。

学校有百余年的办学历史,其前身是始建于1904年的保定初级师范学堂1910年改称直隶第二初级师范学堂1928年随省易名为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78年改建保定师范专科学校1998年与保定教育学院合并,1999年河北保定师范学校并入,2007年升格为保定学院。

学校具有光荣革命传统,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仅省军级以上领导干部就有60余人,还有一批教育、科技、文化界名人。201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师昌绪,中纪委原第二书记王鹤寿,浙江省委原第一书记铁瑛,中组部原副部长杨士杰,教育部原副部长臧伯平,著名作家梁斌,东北师大原校长丁浩川等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目前,学校毕业生已成为保定基础教育等各行业的中坚力量,为地方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校园占地874亩,建筑面积40.42万平方米。现有生物实验中心、化学实验中心、汽车与电子工程实验中心、教师教育实验中心、地理与旅游实验中心、信息工程实验中心、数据科学与软件工程实验中心、外语教育与国际商务实验中心、公共机房9个类别实验室,各类实训室28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的现代实训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学校投入700余万元,建有专门用于师范生技能训练的教师育化中心。

学校紧密结合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雄安新区建设需要,着力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逐步形成了面向保定主导产业和社会发展的特色专业,构建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4个,专科专业3个,涵盖理学、文学、工学、教育学、历史学、法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9个学科门类。

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高等智慧教育平台上线课程3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建有保定学院现代实训中心8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平台,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与200余家企事业单位开展深度合作。集中骨干力量建设的水润雄安文化网站,被列为雄安思想文化八大工程之一。

全校单价千元以上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0343.99万元。建有基于异地双活存储的数据中心,校园万兆骨干网络实现教学区、办公区、公共区域有线、无线全覆盖。图书馆藏有纸质文献149.4万余册,纸质期刊近800种,电子图书16万册,电子期刊2.4万种,学位论文455万余篇,音视频资源5.4万小时。拥有清同治年间刊印的《二十四史》等线装古籍1万余册,其中珍善本16种,3种入选河北省首批珍贵古籍名录。自创刊至建国前的《申报》《大公报》等珍贵影印资料千余册。建有吕正操革命精神研学中心。图书馆现有CNKI学术文献总库、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等24个全文数据库。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944人。教职工1064人(专任教师65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97人,副高级职称304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各类省级高层次人才23人。

学校高度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是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空手道分会主席单位。在近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7项,连续荣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奖 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展示,荣获“合唱指挥”个人单项奖。在第十四届北京国际合唱节比赛中,学校合唱团荣获金奖,音乐舞蹈200名学生连续三年受邀参与中央电视台中国梦·祖国颂国庆特别节目。2022年学校音乐舞蹈学院教师团队指导的阜平县马兰花童声合唱团惊艳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指导马兰花童声合唱团参加2023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北京春节联欢晚会等!

我校选派31名志愿者圆满完成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志愿服务工作,1人获评河北省先进个人,CCTV5、河北新闻网等媒体关注报道。近年来,学校13支团队入选团中央社会实践专项计划。“西部支教”志愿服务项目获评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麦浪飞翔”乡村夏令营项目荣获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学校获2017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服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团中央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当选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校团委获评2022年度“河北省五四红旗团委”“河北省十佳高校团委”“河北省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称号。学校承办了河北省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得2116铜的优异成绩,获评优秀组织奖,在挑战杯学创杯大创年会等各项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学校获批河北省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理科大学、理工大学,日本札幌国际大学,美国黑山州立大学、东肯塔基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韩国大田大学,俄罗斯楚瓦什国立师范大学等20余所海外院校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百余名学生赴国外合作院校交流学习或攻读学位,20余名骨干教师公派赴海外高校攻读博士学位或进修访学,20余名师生经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选拔赴美国、加纳、泰国、日本等国家开展汉语教学。受国家文化部委派,学校合唱团代表国家参加第四届爱沙尼亚流行音乐合唱节。2020年以来,与汉考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建立全国首家HSK留学中国基地”。依托此合作项目,学校与复旦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共同举办六期“HSK中国名校体验项目”线上课程,培养800余名日本留学生,获得项目合作方和留学生一致好评。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创设“三位一体 以文化人德育模式,实施七大育人工程,形成了循环向上、文化育人长效机制。学校被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授予2018-2020年度河北省文明校园荣誉称号,获评首批河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

2000年以来,契合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扎根西部,为边疆稳定、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2014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引起强烈社会反响。习近平在信中称赞他们响应国家号召,怀着执着的理想,奔赴条件艰苦的西部和边疆地区,扎根基层教书育人,十几年如一日,写下了充满激情和奋斗的人生历程。习近平强调,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以他们为榜样,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在中宣部等部委联合主办的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中专题展出。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先后荣获中国五四青年奖章集体”“中华儿女年度人物”“‘中国好人’敬业奉献好人群体”“燕赵楷模”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全校师生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着力构建新时代西部支教长效机制,倾力打造立德树人新载体,多项活动被光明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网、学习强国全国平台等中央级媒体专题报道400余次。

20225月,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入选中国青年报社推出的追寻百年团史上的精神路标

进入“十四五”,学校秉承“德业兼修、知行并重”的校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对接保定主导产业,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为路径,积极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的开放办学模式,切实承担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为建设符合新时代要求、受人尊重、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凝聚强大力量!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化学
  • 地理科学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生物科学
  • 应用心理学
  • 汽车服务工程
  • 电信工程及管理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工程
  • 软件工程
  • 物联网工程
  • 数字媒体技术
  • 投资学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知识产权
  • 环境生态工程
  • 人力资源管理
  • 思想政治教育
  • 体育经济与管理
  • 教育技术学
  • 物流工程
  • 学前教育
  • 供应链管理
  • 小学教育
  • 会展经济与管理
  • 特殊教育
  •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 体育教育
  • 艺术管理
  • 休闲体育
  • 音乐学
  • 汉语言文学
  • 舞蹈学
  • 汉语国际教育
  •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
  • 秘书学
  • 美术学
  • 英语
  • 绘画
  • 日语
  • 书法学
  • 商务英语
  • 视觉传达设计
  • 网络与新媒体
  • 工艺美术
  • 历史学
  • 数字媒体艺术
  • 文物与博物馆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物理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通过对学生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的训练,培养具备现代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应用研究、科技管理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仪器分析、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化学分析实验、基础仪器分析实验、物理化学实验、综合实验、研究与创新实验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既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与化学、医药及食品相关的应用、研究和管理等工作,又可从事中学化学教学与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现代地理科学基础理论扎实、基础知识全面、基本技能熟练,掌握现代教学方法、理念和教学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地质学基础、气象学与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概论、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理教学论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初、高中地理教学和其他教育工作,也可到企事业单位从事城镇规划和建设、国土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数字测绘、地理信息采集与处理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城乡规划设计与规划建设管理综合能力,掌握空间分析、手工绘图、计算机制图、信息化管理等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测量与地图学、建筑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遥感概论、区域分析与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CAD、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村镇规划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到企事业单位从事城乡建设、国土规划、土地管理、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开发管理、环境保护、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生物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数理化基础、人文社科素养、国际化视野和科学的思维能力,具备进一步攻读研究生的潜质,能够在中等学校从事生物教学或在相关企业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动物学、人体组织解剖生理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普通生态学、生物教育学、植物组织培养、组织胚胎学、生物专业英语、花卉栽培学、生物基本实验技能、食品卫生及微生物检测、食品营养与成分分析、食品工艺学概论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事业部门从事与生物、化学、医药及食品相关的应用、研究和管理等工作,也可以从事中学生物教学与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心理学基本素养,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实验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心理测量学、人格心理学、团体心理辅导、教育与心理统计、SPSS理论与应用、认知心理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到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担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可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人才测评、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心理辅导与咨询等工作,还可到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康复训练机构从事心理咨询或康复训练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汽车服务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具有解决汽车后市场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汽车服务工程、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汽车销售管理及消费心理分析、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构造实验、汽车电控技术实验。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从事与汽车服务工程有关的汽车技术管理、销售、检测、诊断、保险、维修等方面工作。

专业代码:080715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数理基础课程、英语、电路系列课程、计算机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基础、现代通信技术、企业管理、产品开发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论文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既具有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信息网方面的基础知识,又具备管理理论基础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运营、管理,能开拓国际市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获得通信工程的基本训练,同时学习网络协议、企业管理等相关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运营、管理及市场开拓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数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熟悉国家电信工程产业政策及法规;5.了解电信工程及管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专业定义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例如:人脸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基于用户兴趣的智能算法推荐技术。
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社会与人文》、《人工智能哲学基础与伦理》、《先进机器人控制》、《认知机器人》、,《机器人规划与学习》、《仿生机器人》、《群体智能与自主系统》《无人驾驶技术与系统实现》《游戏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问题表达与求解》、《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I》、《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
就业方向
实际应用: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

机器人技术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交叉融合了自动化、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电子信息、电气工程等学科,它以研发出能够最大限度模拟生物体的机电控一体化智能系统为目标,需要有合理的机械结构、灵敏的感知和认知、实时准确的动作控制、灵活的智能分析和自然和谐的人机交互等。作为一类特殊的智能化精密机械设备装置,机器人的设计、制造、装配和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机器人工程专业是面向新兴产业——机器人的“新工科”专业,位列《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十大重点领域的第二位,是研究开发具有明确作业功能(用途)的机器人技术、实现其工程应用并不断提高应用性能、拓展应用领域的专业。简单地说,就是“建造有用的机器人,拓展机器人应用,造福人类”。


专业前景


机器人既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也是改善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点。无论是在制造环境下应用的工业机器人,还是在非制造环境下应用的服务机器人,其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014年6 月9 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决定实施的制造强国战略中,机器人领域位列十大重点领域的第二位,并将其作为推进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支点。


随着智能化改造升级的需求日益凸显,机器人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中国,对机器人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都是极其紧迫的,这个行业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毕业学生的就业和深造前景十分广阔。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计算机软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软件设计、开发和工程管理方法,具有软件系统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主干课程:程序设计基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概论、软件工程导论、网络基础、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建模技术、软件工程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到科研机构、IT企业、教育部门从事计算机系统软件或应用软件的测试、开发和项目管理服务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物联网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的专业知识,能胜任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及物联网应用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智能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等工作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主干课程:数字电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微机原理、数据库原理与设计、路由与交换、无线通信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与技术、操作系统、网络安全、物联网移动应用开发、软件开发技术、物联网数据处理、物联网中间件设计、嵌入式系统。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和高等院校,特别是电子通信等信息技术领域从事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也可从事计算机应用领域、通信领域的软件系统的研发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与数字 媒体相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 方法,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和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在互动媒体、媒体网络、新媒体工程等领域从事 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和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数字媒体 技术领域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网络化、交互性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数字媒体领域的核心技术,了解数字媒体创作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 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够为数字媒体内容的创作和传播提供基本的技术解决方案,具备设计、开发 数字媒体系统的基本能力;

5.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终生学习意识强烈,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 术、新知识、新创意的能力;

6.了解数字媒体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具备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信息技 术以及艺术创作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具有专利和版权的保护、利用、经营等创业意识;

8.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 能力;

9.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程序设计、网络与应用、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数字视音频处理、计算 机动画、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虚拟现实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32+32学时)、造型基础(16+32学时)、图像信息处理(32+16 学时)、数字摄影(16+32学时)、计算机图形学(32+16学时)、场景设计与表现(16+48学时)、数 字媒体资源管理(32学时)、数字视音频处理(40 +16学时)、计算机动画(32 +16学时)、计算机 视觉(32学时)、人机交互技术(32学时)、角色形象设计(32+32学时)、计算机游戏程序设计(48 学时)、数据结构基础(32+16学时)、数据库系统原理(32+16学时)、计算机网络基础(48 +16学 时)。

示例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32+16学时)、计算机网络协议基础(40 +16学时)、数字信号 处理(48 +16学时)、数字图像处理(32 +16学时)、多媒体原理与应用(32 +16学时)、现代电 视技术(40+16学时)、信息论与编码原理(48学时)、媒体内容安全技术(32+16学时)、计算 机图形学(32+16学时)、媒体网络与交互电视技术概论(32+16学时)、多媒体系统设计(16+ 32学时)。

示例三:数字媒体技术导论(32学时)、媒体制作软件(32+24学时)、3D图形程序设计 (32+16学时)、多媒体画面艺术(24+8学时)、游戏架构设计(16 +16学时)、三维造型与动画 技术(32+24学时)、计算机图形学(40+8学时)、数字图像处理(40+8学时)、实时虚拟现实 技术(32+16学时)、游戏开发(64+32学时)、动画设计(64+32学时)、影视制作与合成(32+ 1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需要设置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数字图像处理实验、计算机图形学实验、动画原理与设计实验、数字视音频处 理实验、虚拟现实技术实验、多媒体原理与应用实验、数字媒体制作实践、网络应用技术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掌握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和金融投资专业知识,熟悉投资领域相关法律和投资技术,具有较强组织协作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具有开阔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投资学、金融学、投资银行学、证券投资学、房地产金融与投资、国际金融、金融风险管理、财务会计学、保险学、经济法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能在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期货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各类公司企业的投资部门、各级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和监管部门从事投资管理工作,也可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专业定义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主要研究计算机科学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大数据应用的三个主要层面(即数据管理、系统开发、海量数据分析与挖掘)出发,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例如:今日头条通过算法匹配个人更偏爱的信息内容,淘宝根据消费者日常购买行为等数据进行商品推荐,电子地图根据过往交通情况数据为车辆规划最优路线等。

课程体系

《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Java语言程序设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数据建模》、《大数据平台核心技术》。

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IT类企业: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研究、数据管理、数据挖掘、算法工程、应用开发。

考研方向

大数据系统研发类、大数据应用开发类和大数据分析类、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统计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法学专业基础,全面的知识产权专门学科知识,适合于律师事务所从事商标、专利代理等专业知识产权事务,也可在公、检、法、司等部门从事专门的知识产权的司法审理,或在商标局、版权局等部门从事产权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知识产权法原理、专利权法、著作权法、商标权法、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代理实务、知识产权评估与鉴定、经济法、合同法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在律师事务所、专利事务所、商标事务所等从事专利代理、商标代理及相关诉讼事务,或者在有关行政机关从事知识产权管理事务,同时也能在公安司法机关从事法律事务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科技与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环境生态工程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环境生态工程学发展的前沿、现状和动态以及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状况的人才。

主干课程:环境分析与检测、环境生态工程、环境生态规划与设计、生态学、环境污染物处理工程、现代仪器分析、人居环境生态设计与施工等。

就业方向:环保、农业、林业、国土资源、水利等领域从事生态工程设计、生态环境管理、生态环境规划和评价等方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技能,具有较强语言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等基本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工作分析、人员素质测评、人员招聘与选拔、员工关系管理、员工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会计学、劳动法与劳动争议处理实务、市场营销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亦可进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及其他有关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哲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行政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法学概论、政治学概论、中国革命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行政管理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实务、劳动法、申论与行政能力实训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中等及以上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组织、人民团体及各城乡政府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文秘等工作。

专业代码:120212T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主要课程:有西方经济学、管理学、财务管理、中国税制、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保险学、市场营销学、经济法、人力资源管理、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企业发展战略、体育经纪人、职业体育俱乐部管理、体育无形资产开发与利用、生物制药、体育竞赛的组织与管理、体育场馆管理、体育政策与法规等。本专业的学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并达到学位授予要求的、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相近专业: 西方经济学 体育经济学 体育竞赛的组织与管理 体育场馆管理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熟悉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体育理论,掌握现代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能在经济、体育、文教等部门从事体育市场经济分析、体育事业规划、体育经济管理和从事体育俱乐部经营以及体育经济学教学与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体育经济与管理的基础知识,受到相应学科的技能训练,具有从事竞技体育活动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经营开发、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体育经济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体育经济与管理的学习和研究、分析方法;3.了解有关体育经济与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4.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的基本能力;5.了解体育经济与管理的发展动态;6.了解本学科理论的前沿和动态,具有在科研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工作的基本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先进教学理念、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媒体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影视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对信息化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系统设计、现代远程教育、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制作、电视摄像技术、电视画面编辑、数字后期处理、校园网建设与维护、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学校从事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电教机构的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教学系统与现代教学媒体的设计与开发,远程教育中网络课程、信息产业中的教育产品等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以及广播电视系统、信息传媒公司中影视节目的制作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技术设备和物流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集成、物流系统运行与维护的应用型才。

主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生产与库存控制、物流基础、物流信息系统、物流学导论、供应链管理、物流工程、物流机械技术、国际物流学、电子商务概论、物流仓储技术、物流系统工程、运输会计学。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物流企业,工商企业的物流管理部门,各级物流行政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部门,商业、流通业管理部门,销售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从事相关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保教机构、教 育行政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保教、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学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学前教育技能的 基本训练,掌握保育、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等学 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3.具有设计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和地方有关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学前教育理论和学前教育实践的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

核心课程: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研究方 法、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幼儿园课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 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幼儿园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专业定义
在物流与采购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金融、信息网络技术等多个学科基础上,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例如:管理合同与供应商关系,供应链中的物流管理,库存管理,绩效考评。
课程体系
《物流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生产运营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供应链管理基础》《供应链协同运营管理》《供应链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管理》等。
就业方向
企业单位:物流管理员、零售批发员、财会、供应链管理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小学教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小学心理学、小学教育学、小学班队原理与实践、教育研究方法、教育政策与法规、书法基础、音乐基础、美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到各小学担任教师,从事各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以及班主任工作或从事专门的小学教育研究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会展业健康发展需要,具备会展组织与策划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 识,具有人文素质、广阔视野、创新意识、先进理念和社会责任,掌握会展业策划、设计、运营、管 理、评估的基本能力,能在展览公司、会议公司、会展场馆、会展服务公司、参展企业、节庆礼仪公 司、赛事策划与组织公司、会展物流公司、广告公司、旅行社、宾馆饭店、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从事 会展相关的策划设计、营销公关、运营管理、预算评估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展策划、组织与运营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 受会展管理知识与技巧的基本训练,掌握国内外会展组织、策划实务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会展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工具;

3.具有国内外会展组织、策划实务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会展经济与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会展经济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动态与行业需求;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7.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拥有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设计学。

核心课程:会展概论、会展管理学、会展市场营销、会展项目策划与管理、节庆活动策划与管 理、展示空间与设计、会展场馆经营与管理、会展财务管理、会展信息管理、现代服务业管理、会展 商务英语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大型会展节庆活动策划实训、会展岗位职能的服务与管理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会展管理信息化软件实验、会展服务管理综合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特殊教育理念,扎实的教育康复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教育康复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感官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智力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特殊教育学、行为矫正技术、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言语障碍评估与矫治、自闭症儿童心理与教育、神经康复学、手语、盲文、特殊儿童语言训练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到教育康复机构、特殊教育学校、残联、民政部门、社会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教育康复训练以及特殊教育教学、特殊教育研究、特殊人士服务、特殊教育管理等工作,也可到普通学校从事随班就读教育教学工作,或在特殊教育班级从事特殊儿童教育、管理工作以及残联、民政、社区等从事相关服务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旅游业和社会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服务地方旅游业发展,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经营、管理、培训、咨询、服务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基础、旅游学概论、旅游资源学、旅游心理学、旅行社管理、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等。

就业方向:新闻网站、各级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传媒集团、网络媒体、各级企事业的信息化管理宣传部门、文化传播公司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体育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体育教学规律,能胜任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及卫生健康教育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一专多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统计学、健康教育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田径、篮球、排球、足球、武术、体操、网球、学校体育学、体育绘图、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珍珠球、空竹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到各级各类学校从事体育教学训练工作及教育管理工作,也可到企事业单位、体育俱乐部从事群众体育、体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和体育科学研究等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休闲体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用技能,具有较强的休闲体育运动能力,懂经营,善管理,能够把握休闲体育活动规律,洞察休闲体育市场变化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户外运动概论、体育市场调查与分析、俱乐部客户关系管理、社会体育指导员基础、体育旅游导论、运动解剖学、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与救护、健美操、高尔夫、保龄球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生可在休闲体育相关企业(休闲度假村、健身休闲俱乐部、户外与拓展训练机构、体育旅游公司等)、政府或公益机构(城市公共游憩空间、主题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活动与竞赛场所等)、休闲体育事业机构(高等院校、研究所)、大型国有企业等单位从事项目规划、开发、经营管理或在学校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一定音乐实践技能和教学能力,掌握音乐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适合在中、小学或普通中专,社会文艺团体、文化机关、出版及广播、影视部门及社区文化部门从事教学、编辑、评论、管理及辅导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声乐(美声、民族、流行唱法)、钢琴演奏基础与钢琴即兴伴奏、器乐(流行乐器演奏、民族乐器演奏、管弦乐器演奏)、和声学、音乐分析与创作、钢琴、声乐、合唱指挥与合唱训练、世界民族音乐、小型乐队编配、声乐作品分析、形体与训练、MIDI音乐制作、音乐治疗、意大利语音、表演、舞台艺术实践、音乐教学法、合唱团排练、器乐排练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学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文化馆(站)、新闻媒体、音像出版、广告公司等单位承担教学、群众文化、编辑、科研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系统的文学理论和汉语文学知识,具有较强的中文表达能力、文化创意能力及初步语言文学研究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美学原理、语文教学论、逻辑、朗读演讲技能、普通话、写字、创意与文化策划、网络文化产业、文化旅游项目策划、汉语方言概要、保定作家群研究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中小学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或在机关、传媒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创意及文案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舞蹈学专业的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舞蹈表演及舞蹈创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汉族民间舞、芭蕾舞基础训练、古典舞基础训练、古典舞身韵、外国舞蹈史、中国近现代舞蹈史、舞蹈艺术概论、现代舞训练与编创、少数民族民间舞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既可从事中外舞蹈史、舞蹈理论的研究、舞蹈教学以及编辑等工作,也可在学校、少年宫、电视台等单位从事舞蹈教学、创作、研究、策划、管理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备中国文学、中国 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教学,在各职能部门、 外贸机构、新闻出版单位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 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及中华历史文化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 的基本训练,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汉语国际教育以及国际文化交流实践的 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专业技能,有较强的汉语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能讲比较 标准的普通话,能规范地使用汉字;

3.熟悉中外文学和文化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汉语言文字及其传播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中国古代文 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文化通论、写作、外国语(各语种)。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外汉语教学实习、中华才艺训练、汉语语言现象以及对外汉语教学 热点问题的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秘书学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汉、英语言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初步的品牌运营与商务策划能力,能够熟练应用现代办公网络多媒体技术,可以在各类企业或政府机关从事日常文案、行政管理、信息处理、策划、公关事务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秘书实务、秘书写作、公共关系实务、秘书形象与礼仪、言语交际艺术、商务英语、商务谈判、文书学、档案管理学、现代办公设备使用与维护、速录技术、统计与会计、广告学基础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各类企业、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及管理工作。

美术学专业是我系最早开设的本科专业,现为河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本专业下设三个专业培养方向:美术教育、民间工艺衍生品设计、数字视觉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培养掌握美术学专业理论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能够胜任中小学美术教学、美术旅游文化产品设计制作、软装设计与制作、数字视觉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主要专业基础课程:造型基础、色彩基础、版画基础、构成基础、中国画基础、数字图像处理、矢量图形设计、数字摄影等。专业方向选修课程:1、美术教育专业:水彩静物、水粉风景、素描人物、工笔花鸟、写意山水、油画、泥塑、布艺、图形创意、包装设计、美术教材教法等。2、民间工艺衍生品设计专业:漆艺、陶艺、纤维艺术、扎染工艺、旅游产品设计等。3、数字视觉设计专业:数字商业摄影、数字插画设计、包装设计、数字书籍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移动多媒体应用设计、网络广告创意设计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中小学校美术教育和社会美术培训的岗位工作,也可在相关领域的设计公司从事旅游产品设计、软装设计、纺织品设计、网络设计、广告设计、媒体设计、平面设计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通过英语听、说、读、写、译训练,培养系统掌握英语语言基础和英语教育方面专业知识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综合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语语法、英语语音、英美文学史、高级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学概论、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第二外语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在在中、小学进行英语教学和研究或在外事、经贸、文化、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科研、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设置中国画、油画两个专业选修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道德情操、文化素养和艺术理论知识,具备扎实的绘画专业基础、较强的艺术创作实践能力、较好的教学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素描、色彩、国画、油画、工笔人物、工笔花鸟、水墨山水、油画人体、油画半身像、油画人物组合、创作、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文化艺术领域、教育、设计等单位从事创作、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也可在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装饰、设计、宣传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日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商务、文化、翻译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日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技能训练,培养能够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日语及汉语的文字处理,具备用日语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各项专业相关工作及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日语阅读、日语写作、高级日语、日语语法、高级日语视听、日本文化史、二外英语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旅游等行业从事翻译、科研、管理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系统学习书法学理论知识和书写技能,培养具有一定的专业特长和学术潜力,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一定的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书法概论、唐代楷书技法、隶书技法、宋代行书技法、历代草书技法、历代篆书技法、历代篆刻技法、中国古代文学、隶书临摹与创作、行草书创作、书法教学论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中小学从事书法教学和研究,也可在出版社、编辑部等部门从事与书法相关的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视野、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 能,掌握应用语言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学科相关知识和理论,了解国际商务 活动规则,具备较强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参与国际商务竞争与合作的应 用型、复合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接受全面的英语技能训练,了解英语国家基本概况,掌握应用经 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跨学科和跨文化思维能力训 练,具有国际视野,熟悉中外文化和对外交往礼仪,具备按国际惯例从事商务活动的能力,具备良 好的政治思想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适应经贸、管理、金融、外事等领域各 类工作岗位,并具备进一步学习研究的坚实基础。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英语语言基本知识;

2.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3.掌握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4.熟悉我国在国际商务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国际视野和按国际惯例从事商务活 动的能力;

5.掌握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中外文化和对外交 往礼仪,具备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6.了解国际商务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掌握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方法,能够运用专业知 识和技能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

7.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以满足社会和行业的相关需求;

8.具有健康的体魄,较高的心理素质、人文素养,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

核心课程:

1.英语知识与技能课程,包括基础英语、综合商务英语、商务英语视听说、商务英语阅读、商 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翻译(口译、笔译)等;

2.商务知识与技能课程,包括经济学、国际商务导论、国际商法、会计学原理、公共演讲、商 务谈判等;

3.跨文化交际课程,包括跨文化交际、国际商务文化等;

4.人文素养课程,包括英语文学、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中国文化等。

英语知识与技能课程占专业课比例为50%~60%,商务知识与技能课程占专业课比例为 20%一30%,跨文化交际课程和人文素养课程分别占专业课比例5%~15%。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专业实习、商务方案策划、学 术活动和社会实践。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所有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并在教师指导下 开展,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 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包括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对某些教学内容进行计 算机仿真模拟操作;专业实习包括认知实习和岗位实习,可在校内外实习基地和其他实习场所完 成;商务方案策划要求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按照规范策划商务活动,包括项目选择、信息调 研、数据分析、报告撰写、方案设计、模拟实施等环节;学术活动包括学术研讨、学科竞赛等;社会 实践包括各种涉外商务活动、涉外活动志愿服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数字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系统掌握网络与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能熟练运用网络与新媒体进行信息采写、策划、传播,兼具新媒体组织运营和管理能力,善于综合运用多种媒介手段进行整合传播,既具有宽广视野和进取精神,又具有媒介融合特色的创新型传媒人才。

主干课程:网络新闻编辑、数字图像创意与设计、新媒体信息策划、新媒体处理技术、数字媒体交互设计。

就业方向:新闻网站、各级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传媒集团、网络媒体、各级企事业的信息化管理宣传部门、文化传播公司等。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系统培养具有全面的历史学基础知识,能够独立思考并初步具有史学研究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史学理论与方法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学校、文博旅游行业、行政机关、文教科研院所等从事教学、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专业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术能力和较强综合职业素养,能够适应“互联网+”领域需求,具有较强创意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数字媒体行业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多媒体网页设计、电商品牌设计、网络广告创意与设计、数字插画设计、视频艺术设计。

就业方向:毕业面向设计、广告、文化传媒、插画、游戏、网络媒体等公司、机构。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历史学、考古学、文物学为基础,面向文物博物馆、文物保护、基层文物考古、艺术品修复、文化产业以及相关新闻出版、教育、公益文化建设等领域,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文物博物馆服务意识、文物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掌握一定的博物馆服务、藏品管理、陈列设计、文物修复与保护、文物鉴别分析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考古学通论、文物学概论、博物馆学概论、文物保护概论、物质文化史、文化人类学、古代工艺美术、艺术概论、文物与考古技术。

就业方向:可在各级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馆、文物保护机构、文物行政部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等从事管理、教育培训、科学研究等工作,也可服务于文物旅游、文保教育、公益性文化建设、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等单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分析学、几何学、代数学、物理学、概率与数理统计、微分方程、函数论、数学史、数值方法与计算机技术、数学模型、数学实验、数学教学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到中等学校从事数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也可到在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数学应用及生产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学基础和相关应用领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熟练的实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理论力学、数学物理方法、光学、电工学、原子物理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物理教学论、固体物理、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近代物理实验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既可在学校从事物理教育教学工作,也可在电工电子行业从事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和管理等工作。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0    本科毕业人数:3818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170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视觉传达设计 体育经济与管理 日语 秘书学 书法学 环境生态工程 特殊教育 艺术管理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会展经济与管理 地理科学 物流工程 投资学 机器人工程 应用心理学 汉语国际教育 绘画 工艺美术 人工智能 数字媒体艺术 文物与博物馆学 休闲体育 美术学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化学 供应链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物理学 生物科学 英语 数字媒体技术 物联网工程 数学与应用数学 舞蹈学 商务英语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知识产权 历史学 汽车服务工程 学前教育 电信工程及管理 教育技术学 体育教育 汉语言文学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与新媒体 音乐学 小学教育 软件工程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